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913章 觀釁而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913章 觀釁而定

    趙旃和趙同等人謀求卿位,荀林父和晉景公沒有答應,同樣,先谷也沒閑著,他也知道,自己要想坐上中軍將,必須有人支持。

    這次是荀林父為中軍將,那麼下一次一定是趙朔和他爭斗,趙氏和其他士族已經把控六卿和軍大夫,自己是安排不進去人了。

    但是自己可以充當攪屎棍,把局勢攪得越亂越好,到時候就讓晉景公知道,荀林父不能勝任執政,中軍元帥。

    于是他把眼光瞄向了魏,同樣是趙盾的親信,為什麼先谷要找趙氏的親信,那是因為魏之所以受到重用,是當年他父親魏壽余,幫助趙盾把士會騙回晉國立了大功,魏壽余臨死前希望趙盾提拔他兒子。

    因為魏是魏氏小宗,如果不建功立業,魏氏族長是魏的兒子魏顆,根本沒他什麼事,先谷就利用這一點,讓魏出面鬧事。

    他找到魏,告訴魏,現在是個機會,晉景公上台後一直忌憚趙氏,如今趙朔想要繼任中軍將,晉國執政。

    晉景公明確表示反對,這樣一來,你可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我給你指條明路,去投靠晉景公。

    告訴他,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加上趙旃,把控了六卿和三軍大夫,一旦荀林父去世,趙氏將會掌控全部六卿。

    所以我們要早做打算,那就是把趙同的公族大夫給他免了 ,讓你做公族大夫,因為公族大夫可是給六卿推舉士族公子的族長。

    你一旦坐上公族大夫,那今後定然會被其他家族推舉進入六卿,魏听聞大喜。

    于是先谷和魏找到晉景公,將其中利害關系講述一遍,晉景公覺得有理,于是就要免去趙同公族大夫職務,提拔魏做公族大夫。

    趙氏一族當然不干,雙方僵持下去,晉景公也無可奈何,于是只好讓趙同繼續擔任公族大夫,提拔魏為中軍司馬。

    公元前597年六月,晉國關于六卿和官職調整進行了三個月,這才在爭吵聲中落下帷幕。

    晉景公正式批準,晉國六卿以及軍大夫,司馬等職務調整完畢,新一屆晉國政治格局形成。

    中軍將:晉國正卿,三軍主帥,荀林父。

    中軍佐:三軍副帥,先谷。

    上軍將:士會,上軍佐,缺兒子克。

    下軍將:趙朔,下軍佐,欒盾之子,欒書。

    中軍大夫:趙括,趙嬰齊。

    上軍大夫:鞏朔,韓穿。

    下軍大夫:荀首,趙同。

    三軍司馬:韓厥,中軍司馬:魏。

    等到晉景公調整完新一屆執政班子,已經距離楚莊王攻打新鄭過去三個月了。

    晉景公道:“鄭國已經堅持三個月了,這已經很不容易,我們不能再拖下去了,這會讓列國恥笑我們晉國無能,今後就沒有人會承認晉國盟主地位”。

    晉景公一面派出使者前去秦國,向秦桓公表達善意,一面讓西線主將魏顆嚴加防備,防止秦國趁機偷襲晉國。

    另一方面派荀林父為主帥,先谷為副帥,率領晉國三軍傾巢而出,爭取一舉擊敗楚莊王,找回晉國霸主面子。

    于是荀林父,先谷,召集六卿和各自封地的士卒,上中下三軍共計戰車六百輛,總兵力達到五萬人,大軍浩浩蕩蕩開往鄭國衡雍。

    當晉國大軍來到黃河岸邊,斥候來報,楚莊王已經攻破新鄭,鄭襄公肉袒牽羊出城投降,已經和楚國簽訂盟約。

    楚莊王帶領大軍駐扎延城,在延津渡口檢閱部隊,向晉國示威後,已經回撤到衡雍以南的邑河南鄭州滎陽和焦作武陟一帶,大軍脅迫衛國會盟之後,準備回撤回楚國。

    荀林父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荀林父道:“鄭國死戰三個月,等待晉國救援,可是我們晉國內政繁瑣,一直耽擱現在才出兵。

    現在鄭國已經投降,我們來晚了,楚莊王大軍從去年討伐夏徵舒,到現在打敗鄭國已經超過一年多,他定然糧草不濟,準備回楚國。

    楚國軍隊戰力很強,中原國家軍隊和楚軍比差一個檔次 我們新鄭去鄭國不但沒能幫到鄭國,反而是騷擾了鄭國和咱們晉國的百姓,也不一定能夠擊敗楚軍,徒增勞民傷財之舉”。

    依我之見,不如等待楚國軍隊撤回楚國,我們大軍壓境鄭國,質問鄭襄公為何投靠楚國。

    鄭國向來是左右逢源,晉國和楚國爭霸無非就是那鄭國,宋國,陳國 蔡國開刀,到時候鄭國肯定會投降晉國。

    這樣一來,我們晉國也沒有失去什麼面子,不費一兵一卒能夠維持晉國盟主地位,不知道諸位意下如何?

    先谷和趙同一瞪眼道:“啥玩意兒?我們五萬大軍,怕楚蠻子三萬多人,哦!對了,鄭國消耗掉他接近一萬人,也就剩兩萬多人。

    我們晉國多一倍與楚國軍隊,連個照面都不敢打,還談什麼天下盟主,怎麼維持晉國霸業,愧對列祖列宗”。

    上軍將士會出來勸說道:“副帥,趙大夫,您听我給您解釋,元帥說的沒錯,既然楚國要撤退,我們就不要主動前去求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我們跟著晉文公時期作戰,先君告誡我們,大國交戰不是鬧著玩的,一旦開戰都是關系到國家安危,三軍將士性命,不得不謹慎。

    正所謂“觀釁而定”,雙方國家軍事實力相當,要尋找到對方的弱點和漏洞,才能一戰而定。

    如今我觀察楚軍動向,他們是無懈可擊,從三個方面看,我們沒有取勝的機會和空子可鑽。

    第一:楚軍德行不易,因為鄭國投靠晉國,楚莊王先以刀兵之威討伐鄭國。

    鄭國城牆破了,楚莊王沒有趁機攻城,反而後撤,收買人心,最後新鄭被攻破,在晉國大軍沒來時候,楚莊王沒有趁機滅掉鄭國。

    相反還讓鄭襄公繼位做鄭侯,所以楚莊王恩威並用,我們無法使得鄭國幫助我們攻打楚莊王,等于說現在晉國要面對楚鄭聯軍。

    第二:楚國政事不易,楚莊王每次出征,一出來最少一半,上次問鼎中原時候,加上回國平叛斗越椒,差不多三年多。

    可是楚國國內士,農,工,商,各個部門運行正常,這次也一樣,說明楚國國內政治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維護楚莊王,。

    在看我們中原列國,那一次出征一個月,回去一年都緩不過勁來,說明楚國如今在楚莊王的治理下,已經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而我們晉國這次調整一個六卿,組織救援鄭國這麼十萬火急的事情,居然要討論三個多月,可見未能做到君臣民一體,此戰很難取勝。

    第三:典禮不易,我听聞楚國在令尹孫叔敖的改革下,將楚國軍隊三軍進行改制。

    每一軍在改成五軍,分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

    前軍沖鋒探陣,左右兩軍防止敵軍偷襲,後軍負責保護糧草輜重,中軍居中指揮。

    並且孫叔敖以禮法選舉人才,核心都是楚莊王的皇室,外圍是楚莊王的親信大臣,誓死效忠楚莊王。

    這樣的楚國軍隊,以目前我們的戰力和人員配合,根本不可能戰勝楚軍。

    歡迎閱讀下一章,戰和不定。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雲盤之周王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913章 觀釁而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913章 觀釁而定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