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777章 退避三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777章 退避三舍

    元𡡀和姬叔武商議,衛成公逃亡不管衛國了,要是繼續和晉文公較勁,衛國可就真的要滅亡了。

    于是叔武和元𡡀答應晉國,立即寫信給成得臣,也是和曹共公同樣的措辭 ,倘若楚國無能力幫助衛國復國,那麼對不起,衛國只能投降晉國自保。

    這時候宛春的隨從已經回到睢陽,告訴成得臣,晉文公無禮,侮辱楚國使者團,並且扣押了特使宛春,讓我們給您回話,誰是晉軍要踏平郢都,殺了反賊子玉,活捉楚成王押送雒邑處置。

    成得臣听聞火冒三丈,大罵晉文公,心中又怨恨楚成王,嘴中大罵楚成王昏君一個。

    當初在郢都要是殺了這個餓不死,弄不殘的重耳,不就沒有這麼多麻煩了,現在好了,他個老不死的,咸魚翻身,果然成了楚國的心腹大患。

    成得臣正在和眾人發牢騷時候,衛國,曹國使臣的信件送到了這里。

    成得臣以為是曹國和衛國要和他里應外合,攻打晉軍,誰知道打開書信一看傻眼了,這兩個盟友要叛變晉國。

    成得臣道“如果我們撤退,不和晉國交兵,衛國和曹國就要投降晉國了,勢必引起鄭國,陳國,蔡國,魯國,許國背叛楚國。

    現在晉文公欺人太甚,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他竟然扣押我們使者。

    我們要是再退讓,楚國既丟了里子,又丟了面子,而我們回國後,斗氏將會被楚王徹底邊緣化,現在到了不戰不行的地步了”。

    斗宜申,斗勃,斗越椒,成大心等人齊聲道“為了楚國的榮譽,斗氏的前途,請令尹下令,我等誓死與晉軍一戰”。

    成得臣得到斗氏一族的擁護,于是決定率領楚國軍隊攻打駐扎在曹國的晉文公,于是拔營起寨,不再圍攻宋國睢陽,直奔晉文公而來。

    晉文公早就得到斥候戰報,于是緊急召開戰前會議,詢問道。

    “成得臣果然被咱們激怒,解除了對宋國的圍困,如今楚國大軍已經朝著咱們而來,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中軍將元帥先軫道“楚國軍隊先前聯合魯國討伐齊國,緊接著圍攻宋國,現在持續作戰快一年了,已經疲憊不堪。

    現在我們抓了宛春,瓜分曹衛土地,就是要激怒子玉,讓他來曹國和我們交戰,我認為咱們應該趁著他大軍尚未站穩腳跟,直接突襲楚軍,定能一戰而勝”。

    上軍將狐偃卻道“啟稟君侯,成得臣乃是楚國令尹,此人勇猛剛烈,殺伐果斷,善于治軍,咱們在楚國時候已經見識過此人厲害。”

    我早就派人觀察,他的中軍全是斗氏嫡系部隊,接近兩萬人,左翼,右翼是五國聯軍總計一萬五千人左右。

    雖然大軍從宋國趕來,左右翼稍微有點倉促混亂,但是楚國的中軍行軍儼然有序,士氣高昂,只怕偷襲難以取勝。

    再說了,主公當年在楚成王面前曾經說過,為了報答楚成王厚待國君之情,他日要是和楚成王在戰場上相見,您要退兵三舍。

    現在晉軍和楚軍將要第一次相遇大戰,您不等成得臣大軍駐扎穩妥,就要偷襲楚軍,這是言而無信之舉。

    主公以仁義禮智信為本,從不失信于普通人,難道現在要失信于楚成王當年的約定嗎?我們何不退避三舍,以報當年楚成王之恩。”

    先軫,胥臣,欒枝等人都很不高興道︰“子犯此言差矣,當年主公是有這個約定,但是說的是戰場上晉侯遇到楚君退避三舍。

    如今他子玉帶兵前來挑釁,然後我們退避三舍,成了晉君躲避他一個楚臣,此乃奇恥大辱!斷然不能這麼做!”

    狐偃道︰“子玉雖然蠻橫無禮,但是當年楚成王對我們的恩惠卻不能忘記。我們避的是楚軍,還得恩情是楚成王,而不是他子玉。”

    胥臣道︰“倘若我們退避三舍,子玉不依不饒前來追趕,那該怎麼辦?倘若他不追我們,轉頭再去圍攻宋國又該如何奈何?”

    狐偃道︰“如果我們退兵,楚國也退,其實等于是兩國各退一步,有可能楚國想要和晉國南北割據,一定不會再圍困宋國了,肯定會接受和談盟約,這樣的話,我們禮讓有先,仍舊佔著便宜。

    如果我們退避三舍,而子玉的楚軍繼續追擊,那麼這就是成得臣以楚國臣子身份,逼迫我們晉國國君,乃是無禮拒絕和談,破壞天下安定,這就是他們禮虧。

    我們以君避臣,退避三舍希望和平盟會,到時候我晉軍將會認為國君受辱,自然人人憤怒,群情激昂。

    而楚國軍隊步步緊逼,以為晉軍懼怕楚軍,他們必定人人嬌縱,正所謂驕兵必敗,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舉擊敗楚軍”。

    晉文公點頭同意︰“子犯言之有理!我們退避三舍,不但可以還了楚成王人情,還能把子玉誘敵深入,就這麼辦。

    晉國三軍听令。傳我軍令“三軍全部後退,後撤三十里!”

    然後晉國大軍立即後退了三十里,軍吏前來匯報︰“啟稟君侯,我們大軍已經退了一舍地了。”

    晉文公道︰“楚國軍隊是否跟來。

    軍吏道“楚國大軍正在有序的推進,跟隨我軍前進”

    晉文公道“傳令三軍,繼續後退一舍。”

    于是晉國大軍又後退三十里,看到成得臣的楚軍仍舊繼續追趕晉軍,晉文公便告訴三軍,繼續後撤三十里沒有停留,而是撤到一百一十里的衛國城濮現今的山東鄄城西南臨濮集。)。

    此時晉國大軍撤退到了城濮之後,晉文公命令三軍安營扎寨,等候成得臣的楚軍到來。

    欒枝和胥臣等人建議,咱們大軍先到城濮,應該立即佔據高山,水源等有利地形,倘若讓楚軍佔據有利位置,到時候楚國軍隊以此據守,只怕對我軍不利。

    先軫一臉嚴肅地站出來,高聲反駁道︰“諸位且听我一言!此次我們的行動目標十分明確,那便是要激怒子玉,從而誘使他掉入我們布置的陷阱。

    按照原計劃,我們主動退讓一百多里,已經超過退避三舍的承諾,向楚軍示弱,令其誤以為咱們晉軍懼怕他們。如此一來,楚軍必然會變得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然而,若在此處與楚軍正面交鋒對峙,實則對我方更為有利。

    各位想想看,楚國遠道而來,戰線被大大拉長,補給線也隨之延長。

    這一點,成得臣不可能不清楚。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將軍隊安營扎寨于高地有莘之上即如今的山東曹縣一帶)。

    這樣做看似不夠明智,會讓子玉覺得我們晉國將領不諳兵法,所選擇的駐軍之地並非最佳的戰略位置。

    可實際上呢?他一旦產生這種想法,必定會越發心高氣傲,目中無人。

    而這恰恰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可以趁其不備,一舉擊潰敵軍。如此這般,我們便又多了一分戰勝楚軍的勝算把握啊!”

    歡迎閱讀下一章,原田每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777章 退避三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777章 退避三舍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