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749章 晉文公請六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749章 晉文公請六隧

    魏殺了王子帶和隗氏,帶著二人尸體回來,半路上遇到狐毛,狐毛一看魏殺了他們二人。

    于是狐毛道“魏,你太魯莽了吧!這王子帶好賴是周天子的弟弟,隗氏是王後,你應該押送回去,請周天子處罰,你怎麼給他們全殺了”。

    魏道“就是因為王子帶是周天子弟弟,隗氏是他老婆,要是讓周天子親手殺了他們,天下人會非議周天子殘暴。

    干脆我老魏替周天子殺了他們二人,省的再惹出麻煩”。

    狐毛無奈之下,只好帶著魏前去找晉文公,晉文公得知魏殺了王子帶和隗氏,告訴魏,就地找個地方掩埋尸體吧!我們回雒邑稟報周襄王。

    于是魏和狐毛把王子帶和隗氏葬在神農澗,草草掩埋了事。

    晉文公帶著文武群臣來到雒邑,趙衰已經迎回了周襄王,周襄王親自到大殿前的台階上迎接晉文公,以示隆重感謝晉文公的勤王之功。

    周襄王于次日清晨便早早地吩咐下去,讓宮中眾人著手精心籌備一場盛大而豪華的盛宴,以此來盛情款待晉文公這位拯救周王室于危難之中的大功臣。

    待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王宮之內已是燈火輝煌、歌舞升平。

    周襄王親自率領著一眾王公大臣,在宮殿門口迎接晉文公的到來。

    待晉文公踏入宮門之後,周襄王和晉文公分君臣落座,周襄王言辭懇切,再次表達了自己對晉文公的感激之情︰“叔父啊!寡人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您此次的勤王救駕之大恩大德呀!

    若不是叔父您及時率軍趕來,恐怕這江山社稷就要落入那亂臣賊子之手了。

    今日,寡人特意備下這場盛宴,並賞賜叔父諸多珍貴之物,聊表心意。”

    說罷,周襄王一招手,只見一群侍者魚貫而入,他們手中捧著精美的托盤,上面盛放著一件件令人矚目的賞賜之物。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數件造型古樸、工藝精湛的金銀禮器,這些禮器乃是周朝傳承多年的珍寶,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榮耀;

    緊接著是一塊塊溫潤無瑕的玉璧,其色澤晶瑩剔透,宛如羊脂白玉一般,散發出迷人的光澤;

    再往後看,則是一匹匹絢麗多彩的錦帛,它們的質地柔軟光滑,仿佛天邊的雲霞般美麗動人;

    最後還有十幾位容貌嬌美、身姿婀娜的女子,她們皆身著華麗的服飾,面帶嬌羞之色,如同春日里盛開的花朵一般嬌艷欲滴。

    晉文公看了看這些東西,心中不屑暗道“誰稀罕你這些玩意兒,我們晉國又不是沒有,怎麼?想拿這些個東西打發我啊!沒門兒”。

    晉文公趕緊跪地叩頭謝恩道“多謝陛下隆恩,臣勤王護駕乃是盡分內之事,怎麼敢以此冒功領賞”。

    微臣只是有一事相求,望陛下恩準,臣定當感激不盡。

    周襄王一看晉文公不領賞賜,心中暗自道“壞了,這是嫌賞賜的少了,哎……這有何法,如今王室羸弱,自然拿不出什麼珍貴禮物”。

    周襄王于是道“叔父有何請求,且說來听听”。

    晉文公道“臣希望陛下賞賜微臣六隧,百年之後以此規格下葬,臣定當感激不盡,誓死效忠大王。”

    此言一出,底下周王室的卿士們一片嘩然,晉文公這是要請六隧之禮安葬,此事非同小可。

    因為依照周禮,在天子喪葬等禮儀中,有“六道”相關說法,叫天子六隧。

    就是天子死後,他的靈柩車駕要經過不同的墓道和墓門等路徑,從庫門、雉門,等不同門道經過的規定,這些門道及相關路徑組合起來一共有六道。

    而普通人死後,就地挖個坑,再把棺材用繩子懸吊下去,懸棺下葬。

    只有諸侯才可以挖墓道,棺材從墓道送進墓穴,然後封上墓道,但是諸侯的墓道只有一個,而天子的墓穴要用六條墓道,稱為“天子六道”。

    這象征著天子喪葬儀式的特殊流程和規格,體現對天子的尊崇和特殊的禮儀規範。

    如今晉文公請六隧,這是要周襄王允許他以天子六道規格安葬,周襄王臉色立即拉了下來。

    因為這不是簡單的陵寢六道的問題,問題是一旦賞賜晉文公六隧,將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

    因為六隧還對應的有名分,規制和軍事在內,因為當時周武王冊封天下時候,把天下區域劃分為︰“六遂”是指京城外百里之外二百里之內的區域,被劃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遂”。

    在“六遂”中,國人采用鄰、里、、鄙、縣、遂六級管理。

    具體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五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

    “六遂”的居民被稱為“”“氓”或“野民”“野人”,多為被征伐的俘虜及他族姓,或刑罰之人,主要承擔農業生產等勞作任務。

    六隧相當于是王畿領土,如果許了晉文公六隧,他們晉國也依照六隧劃分晉國行政區域,這就相當于是晉國也有了王畿,晉國就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並且依照六隧還牽涉到軍隊︰“六遂”居民組成的軍隊為副軍,是國家軍事力量的重要補充。按規定,每家出一人當兵,六遂共出七萬五千人,組成“副六軍”。

    這樣的話,晉國就會違制,建造六師,按照周禮軍禮規定,周天子才能有六師,加上王城守衛軍,成周八師,雒邑殷八師一共九師。

    而作為大諸侯,侯伯長才可以有三軍,其他大諸侯兩軍,小諸侯一軍。

    如果讓晉文公請六隧,那麼晉國將會成為王畿之內的國中之國,地位和周天子一樣,加上增設六師,這個口子一開,只怕天下大諸侯們今後都要請六隧。

    周襄王心中道“萬萬不能答應晉文公的六隧要求,周天子僅有的這點架子再倒了,今後可就一點顏面都沒有了”。

    于是周襄王道“叔父,先王制定周禮禮法,用來規範上下臣民。

    六隧乃是天子規制,朕不敢因為私人功勞而亂了周禮,再說了,朕要是答應了叔父,天下人會非議叔父違制,會給叔父聲譽造成不好的影響。

    晉文公一听這話,跪在地上不起,只是道“臣謹遵王命”,但是不起身,只是匍匐在大殿之上。

    周襄王一看,晉文公伏地不起,這是逼著自己封賞他呢!今天要是不出點血,今後我這周天子位子也最不穩。

    周襄王只好道“叔父的大功,朕不敢忘記!請六隧不符合禮制,朕不敢違背祖宗禮法。

    朕可以賞賜叔父土地,將溫地,陽樊,原城,攢茅劃給叔父,作為對叔父的補償,不知叔父意下如何”。

    晉文公听聞立即叩謝“臣謝陛下隆恩”。

    于是周襄王只得將王畿之內的溫城、原城、陽樊、攢茅四個城邑賞賜給晉侯。這件事情才算是完美解決。

    歡迎閱讀下一章,陽樊拒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749章 晉文公請六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749章 晉文公請六隧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