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穆公的亡馬之士和韓簡的晉軍大戰之時,慶鄭駕著戰車緩緩駛來,他一看秦穆公被圍在晉軍之間,現在是插翅難逃。
慶鄭不被晉惠公器重,不但不听自己勸諫,救援秦國災荒,相反,還輕信呂甥, 芮,狐射等人慫恿,不但不救援晉國,相反去攻打秦國,這才惹得秦國來伐晉。
自己好心勸諫,晉惠公不但不听,還把他當成丕鄭一伙,差點丟了性命,所以慶鄭是一肚子火沒處撒。
所以慶鄭可不希望晉惠公贏了這場戰爭,最好是輸了,秦國人殺了晉惠公才好呢!
到時候晉國換一個英明君主,對晉國,對自己都是有好處的,于是慶鄭來到狐射跟前道。
“國舅,你們在這里磨嘰啥呢!國君在那邊被圍了,再不去救援就掛了” 。
狐射是個無勇無謀之人,打不能打,智商還低,就是仗著自己外甥晉惠公才坐的高位。
狐射听到慶鄭所言,于是憨里憨氣的道。
“韓簡說了,那邊不好打,這邊咱們只要捉了秦穆公,到時候就算是國君被秦人捉了也不要緊,咱們雙方互換國君就行了”。
慶鄭道“�鞢@ 耍 愫 堪。Π毓 甦獯撾 衛刺址Л 饈且蛭 問 龐諶耍 ぉ一鉤米徘毓 耐迪 毓 br />
咱們要是不去救援國君,國君鐵定會被秦國人殺了,如果國君被殺,還換個毛線啊!
就算這邊捉拿了秦穆公,難道韓簡能把秦君殺了嗎?到時候為了保全晉國,肯定會把秦穆公放回去,再立新君。
韓簡和其他人一樣,都對公子重耳心有所屬,一旦國君在這里被殺,他們定然會迎接公子重耳回來繼位。
公子重耳繼位,第一個死的人就是你,然後是 芮”。
狐射听聞大吃一驚道“先殺我,這是為何”。
慶鄭冷笑道“哼哼……因為你們兩個慫恿國君和秦國交惡,導致秦國伐晉,國君被殺你們兩個就是罪魁禍首。
我記得不錯的話,是你出的主意,聯合梁國偷襲秦國,所以現在必須趕緊去救國君,別在這里跟著韓簡耗下去”。
狐射經慶鄭這麼一忽悠,于是對著自己的手下梁有靡和�v溪道。
梁大夫,�v大夫,趕緊西進,前去救援國君,國君被圍,有性命之憂。
韓簡听聞道“國舅,你這是干嘛?國君那邊的道路已經被阻斷,咱們只有活捉秦君,才能確保國君安全”。
狐射道“你可拉倒吧!國君是我外甥,我不能看著他被秦人殺了,是晉國忠臣良將的跟我走”。
狐射能力雖然不咋樣,但是人家是國君的外戚,身份不同,梁有靡,�v溪這都是晉惠公和狐射提拔的人,自然要听從狐射的,韓簡雖說是副帥,可是卻指揮不了狐射等人。
梁有靡和�v溪心中暗自思忖,前去解救國君原本就是職責所在,去了能不能救,反正自己盡力就好,就算國君被殺,自己也沒有主責。
要是抗命不去救援,國君出現意外,自己就是死罪,呂甥, 芮,狐射當政,自己一定會被嚴厲懲處,于是梁有靡,�v溪不听韓簡勸阻,立即調轉馬頭,領兵西去前去營救晉惠公。
韓簡一看這都走了,剩下他自己玩個屁啊!氣得直跺腳,事已至此只能無奈跟著狐射前去營救晉惠公。
秦穆公看到晉國突然撤走,向西邊涌去,秦穆公知道他們是去營救晉惠公,于是立即令旗一揮,所有秦君也朝著晉惠公方向移動。
這下好了,果然如韓簡所料,晉國軍隊根本沖不進去,現在秦穆公被人救走,晉惠公也救不出來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公孫枝帶著人開始強攻,晉惠公身邊的人被打死打傷過半,其他人一看公孫枝和秦軍勇猛異常,這里又被重重圍困,于是決定繳械投降,剩下晉惠公和 步楊兩人。
公孫枝拿著打鐵棍走了過來,對著晉惠公深施一禮道“晉君別來無恙乎,讓你的人停下吧!要不然我這鐵棍可翻臉不認人”。
公孫枝一棍砸下去,把晉惠公的戎車砸掉半拉,晉惠公和 步楊撲通一聲甩下車去。
此時韓簡等人強攻,終于撕開一道口子,沖進來之後才發現為時已晚,晉惠公已經被公孫枝活捉。
公孫枝手拿大鐵棍,指著晉惠公道。
“你們再上前一步,老子就砸爛他的腦袋”。韓簡等人這下子傻眼了,國君沒救成,秦穆公也丟了,韓簡大罵慶鄭和狐射誤事。
此時說什麼都沒有用了,國君被抓個個都得死,並且還要連累家族,于是韓簡等人請求公孫枝。
“休要傷了我們國君性命,我們願意投降,以我們的性命換去國君性命”,于是韓簡,狐射, 步楊,�v溪,梁有靡一共二十三名晉國將領放下武器投降秦國。
而此時慶鄭早就溜之大吉,在晉軍當中制造恐慌,說是國君已經死了,晉國大敗,于是晉國將士立即潰敗,秦軍乘機追殺,晉國軍隊潰不成軍。
慶鄭則帶著殘兵游勇朝著都城絳城逃去,秦軍佔據整個韓 ,秦穆公大勝晉國,並且活捉晉惠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秦穆公獲救後就詢問這些野人,你們是那部分秦軍,為何如此不顧生死保護我。
于是野人就告訴秦穆公,他們是為了報答秦穆公不殺他們當年偷馬吃的恩德。
秦穆公告訴他們,我可以冊封你們為正式官職,編入秦軍,這些野人道。
我們只會種地,目不識丁,醉不了官,秦穆公賞賜他們金銀,他們也都謝絕了,告訴秦穆公,打完這次戰事,他們還要回去務農,給秦國種好土地也是報國之情。
秦穆公听聞此言,頓時熱淚盈眶,回頭告訴百里奚道。
百里大夫,你說說,就連這目不識丁的野人,尚懂得知恩圖報,恪守信義。
那夷吾堂堂一國之君,以怨報德,毫無信義,竟然不如野人,真是讓人唏噓。
百里奚感慨萬千地說道︰“今日秦晉兩國國君竟同時遭遇危難,但最終結局卻是截然不同,天差地別啊!
想那晉國,君與臣之間齟齬不合,相互猜疑、爭執不斷,導致指揮混亂不堪,以至于他們的國君都被生擒活捉,成為階下之囚。
再看咱們秦國,君臣上下一心,團結協作。尤其是國君您,平素寬厚待人,對待子民猶如親生子女一般關愛有加。
若是當初您未能保持那份寬厚大度,執意要將那些偷吃了您戰馬的野人處死,只怕今日國君您也難以幸免,性命難保啊!
此乃先古聖賢所極力推崇之事——國君具備賢能之德,施行仁政以治理國家,則國中之人皆能效仿聖賢之行。
反觀晉國,自從晉文侯之時起,便屢屢發生以下犯上之舉,小宗竟敢公然取代大宗。
如此一來,整個晉國從上至下,無論是國君還是臣民,個個皆是極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之輩,全然喪失了仁義道德之心吶!”
秦穆公听後頻頻點頭,表示贊同道︰“百里大夫所言甚是!從今往後,寡人定會加倍留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時刻秉持仁德,關愛百姓,勤勉政事,致力于治理好咱們秦國。
若能如此堅持下去,又何必擔憂我大秦無法向東拓展疆土,稱霸天下呢!……”
歡迎閱讀下一章晉惠公被囚靈台宮。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