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1年春,鄭莊公主導了他一生最後一次會盟,稱霸惡曹之後,突然病倒,于是緊急召見祭足,高渠彌和原繁等人,準備托付後事。
鄭莊公道“太子忽勇武有力,智謀不足,雖說如今是大爭的年代,以武力解決沖突的天下。
但是要想鄭國立于不敗之地,需要智勇雙全,我曾多次勸他,娶了齊僖公的女兒,鄭國和齊國聯姻。
今後齊鄭兩國就可以東西聯手,逐漸吃掉宋 ,陳,魯,蔡,成為中原大國。
可是他目光短淺,居然說出什麼“齊大非偶”的屁話,置鄭國大業于不顧,非雄主耶。
而老二公子突,文武雙全,頗有武公之風,所以我想讓老二姬突繼承君位,不知諸位大夫,意下如何?
高渠彌因為上次 葛之戰,提出魚麗之陣,搶掉了不少太子忽的功勞,太子忽心胸狹隘,就和高渠彌不合。
所以高渠彌也不喜歡讓太子忽繼位鄭國國君,那樣自己肯定會被太子忽報復,于是高渠彌道。
“君侯所言極是,太子忽做事魯莽,不計後果,而公子突頗有鄭伯和武公風範,並且他的母親是宋國貴族雍氏。
他們一系在宋國頗有威望,如果公子突繼位,宋國作為鄭國鄰居,兩個交好,自然符合鄭國利益”。
鄭莊公點頭大喜,而祭仲卻強烈反對,他告訴鄭莊公,鄭國現在雖然稱霸天下,其主要原因是齊國尚未崛起。
而楚國,秦國邊遠地區,正在整合周邊小諸侯,無暇顧及中原,而昔日強國,晉國,魯國,衛國,宋國,陳國無一例外的全部陷入內亂。
這樣才給力鄭國發展機會,而這些國家的內亂根源,全部都是爭奪君位,兄弟,父子,叔佷相互間弒君奪位。
而鄭國之所以能夠稱霸,取決于先君武公的明智之舉,頂著太夫人武姜的壓力,硬是沒有傳位給最受寵幸的共叔段。
雖然共叔段最後造反,但是國人始終站在國君一方,這是因為您才是正統,周禮宗法的合法繼承人。
君侯,如今您這是怎麼了?難道您要廢長立幼,破壞周禮 ,你看看周邊的晉國,現在還在火拼,魯國,衛國,陳國,宋國已經深陷泥潭。
如果您廢長立幼,讓公子突繼位,如何安置太子忽,殺了他嗎?無辜殺害子嗣,這可是天理不容的大罪,鄭國今後有何臉面當霸主。
不殺他,您把他安置在哪里,太子忽可是一員虎將,您覺得他將來會不會老老實實輔佐弟弟公子突,到時候兄弟二人一定會兵戎相見。
咱們鄭國目前挨著周,晉,葛,應,許,宋,胡,陳,戴,曹,衛十一國,雖然現在都和鄭國聯盟,那是因為懼怕君侯。
倘若君侯百年之後,子嗣兄弟相殘,爭奪君位,你知道這十一國誰支持太子忽,誰支持公子突,誰支持公子�,誰支持公子嬰。
到時候要是諸公子鬧起來,咱們鄭國可是十一戰之地,那就有滅亡的風險。
鄭莊公听完驚出一身冷汗,心說自己也真是老糊涂了,當初自己父親鄭武公要是把位置給了共叔段,自己肯定會起兵造反,如今自己怎麼糊里糊涂要犯下廢長立幼的錯誤。
鄭莊公只好就此作罷,打消了廢長立幼的念頭,但是此事還是被高渠彌泄露給了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