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鄶仲肅清國內奸細叛亂之人的時候,鄭武公早就帶著鄭軍前來,潁考叔駕著戰車,鄭武公來到鄶城。
鄭武公高聲喊到“鄶國將士們,你們國君無道,周天子令我前來討伐。
鄶仲不思悔改,竟然無辜殺害鄶國卿大夫,他听信小人讒言,懷疑大臣謀反。
在沒有真憑實據情況下,大肆殺害無辜之人,估計你們就是下一個被殺之人”。
中低層將領,特別是守城的將領,他們得知國君正在大肆屠殺鄶國卿士,好多自己的頂頭上司被全家抄斬。
自己作為他們的屬下,又是守城官,而自己上司的死因就是 ,傳聞他們要里應外合,獻城給鄭國。
現在老大被全家滅門,自己會不會被牽連,誰都不知道,現在是個個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
鄭武公乘機高聲喊道“現在投降鄭國的,我可保他全家無事,並且將來官復原職,倘若冥頑不化的,我相信,不用我們鄭國出手,你們都會死在鄶仲之手”。
這下子城內可就亂套了,守城將士為了保全自己,一看國君瘋了吧!不分青紅皂白的殺人,算了,干脆開城迎接鄭武公,最起碼能保一條性命。
于是鄶城城內守軍,將大門打開,鄭軍一擁而進,直奔鄶仲的宮殿而來。
有人趕緊前來稟報鄶仲,鄶仲這才緩過神來,原來是中了鄭武公的挑撥離間之計,此時說啥都完了,無奈之下,只得拿出禮器,親自前來迎接鄭武公,準備投降保命。
鄭武公來到宮殿,看到鄶仲拿著宗廟禮器,跪地投降,鄭武公回頭詢問眾人,該如何處置鄶國國君。
祭仲早就看出來鄭武公的心思,他是要學齊國,準備正式開啟鄭國的擴張之路,那麼鄶國勢必被滅,如果留著鄶仲,早晚鄶國還會出現亂子。
于是祭仲道“鄶仲不尊王,濫殺無辜,乃是無道昏君,君侯應當替天行道,將其處死,以震懾天下的不軌諸侯”。
鄶仲大吃一驚,趕緊跪地求饒,自己好歹是周天子冊封諸侯,周禮有雲,不殺降將,何況我是一國之君。
關其思出來道“君侯不可,鄭國出征鄶國,乃是尊王恪守禮法之典範,我們要是殺了鄶仲,那就是亂了禮法。
鄭國就是失去大義,今後就不會被天下諸侯敬仰,違反天道,就會招致災禍。
現在鄶仲已經被打敗,至于鄶仲,殺不殺他沒有多大意義,留著他還能顯示君侯之仁慈”。
鄭武公听完心中並不高興,因為鄭武公經歷了鎬京之亂,像申侯那樣殺了周天子都沒事,說明現在周天子已經無法維護禮法典樂。
這天下已經是禮崩樂壞,全憑武力定黑白,所謂仁慈只能是迂腐之談。
祭仲算是和關其思較上勁了,祭仲說道。
啟稟君侯,關其思居心叵測,當誅之。
鄭武公一听嚇一跳,心說我是不喜歡他這一套,可是祭仲怎麼冒了出來,並且還要對關其思下死手啊!于是道。
“祭大夫何出此言?”。
祭仲道“第一“關其思前面用君侯之名,行離間之計,導致鄶國眾多卿士被殺,表面上看起來是鄶仲無道昏庸。
實則是關其思為了顯示自己的計謀,卻是讓君侯成為他的棋子,並且此計為君子所不齒。
現在雖然破了鄶國,但是天下人只會說君侯為人奸詐,毫無信譽,而關其思計謀絕倫,他這是借助污蔑君侯的名聲,為自己臉上貼金,成就個人威望”。
第二“他前面讓君侯行奸計,周禮規定,即便雙方交戰,都是下戰書,約定時間,地方,關其思卻慫恿君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借刀殺人。
行如此小人之道,現在反倒是假仁假義,不讓君侯殺鄶仲,要不就是得了鄶仲的好處,假公濟私。
要不然就是言表不一,沽名釣譽,讓君侯擔惡名,自己做好人。
君侯,如此表里不一,致君侯于不仁不義之人,該不該誅滅?”。
鄭武公听完祭仲這些話,心中確實有點不高興,雖然關其思也是為了鄭國,但是也確實是狡詐的惡名給了自己,他卻會被人稱贊計謀謀略無雙。
鄭武公雖然心中不高興,但是表現出自己一向狡詐的本質,笑呵呵道。
“二位大夫,你們都是為了寡人和鄭國,做事情那有十全十美的, 我相信關大夫絕對沒有私心,好了這件事就不再商議了。
既然祭大夫也說,我按照關大夫計謀,成為了一個奸詐之人,失信于天下。
那我就干脆壞人做到底,來人啊!將逆賊鄶仲斬首示眾,鄶國其他人不再追究責任”。
關其思听聞氣得要死,還想阻攔,鄭武公一擺手,關其思只得退下。
鄶國被攻破,鄭軍搗毀了鄶國宗廟,鄶仲被殺,其他公室子弟鄭武公沒有為難他們,許其去留自便。
鄶國是春秋時期第二個被滅國的諸侯國,鄭武公將鄶國人全部遷往制邑,然後再把其他地方的人遷到鄶國,讓鄶國從根基上瓦解消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東虢君虢叔,也听聞了鄭武公祭祀時候,將鄶國奸細全部公布于眾,虢叔頓感蹊蹺,隨後一想,壞了,該不是鄭武公用的離間之計吧!
鄭武公這個人話不多,但是城府很深,做事情不露聲色,虢叔于是趕緊調集四千虢家軍,前去鄶國阻攔鄶仲。
虢叔緊趕慢趕來到鄶國,鄭國邊境,那邊鄭國已經打下鄶城,虢叔一看情景不妙,于是調轉馬頭就要回去。
鄭武公早就派人盯著東虢國,等到虢叔剛一出東虢國,鄭武公就得到消息,派人半路上設伏。
鄭武公命潁考叔帶兵進攻虢叔,虢叔看到鄶國滅亡,心中害怕,于是就想著趕緊回國,和鄭國對峙。
虢叔無心戀戰,帶著虢軍向國內逃去,半路上遇到伏擊,虢軍士氣低落,一觸即潰,四散逃竄。
虢叔見勢不妙,趕忙逃回都城,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鄭軍一時間無法攻克,鄭武公只得將其包圍起來。
此時,鄭武公正與大臣們商議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關其思進言道︰“如今東虢國與虢公翰站在同一陣線,我們既已擊敗東虢國,不妨前往勸降。
若虢叔能歸降鄭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畢竟若我們真的滅掉東虢國,必將與虢公翰徹底決裂,如此一來對鄭國並無益處。
留下東虢國,既能拉攏虢公翰,又可為日後對抗晉國做準備。
依臣之見,縱觀天下,將來對鄭國威脅最大的當屬晉國和楚國。
楚國雖目前看似平靜,但恐怕很快就會有所動作,屆時定會與鄭國爭奪南陽地區。
鄭國未來要麼向北發展,要麼向南擴張,而東邊有衛國、魯國和齊國等強國,我們難以佔到便宜。
因此必須盡早籌劃,務必遏制住晉國和楚國的崛起,這樣才對鄭國有利。”
歡迎閱讀下一章,鄭武公滅虢。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