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公在宗廟撞門而死,寧死不降齊國,祿父看到祝公自殺,想攔已經來不及了,眼看著老頭撞門而死。
祿父一看既然這樣,于是命人將祝公裝殮厚葬 ,尋找祝國公室,但是已經逃亡不見。
祿父一看既然這樣,反正事情已經做了,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 ,將祝國宗廟搗毀,宣布祝國所有土地和子民,全部劃歸齊國。
東周時期第一場滅國戰爭,以祝國滅亡,被齊國吞並開始,正式拉開了春秋時期。
因為這個時候,大家才剛剛開始不尊王,但是禮法還在,所以“春主祭祀,秋主兵戎”。
也就是說在祭祀要在春天,用兵則多在秋天,我們說沙場秋點兵嘛。
從周平王三年開始 ,基本上每一個春天和秋天,不是祭祀,結盟 ,就是發生戰事,所以這一段時期也叫“春秋時期”。
齊國不費吹灰之力滅掉祝國,將祝國禮器全部搬空,都城洗劫一空,將大部分財物送給魯惠公。
齊國則佔領其土地和人口,呂祿父回到都城臨淄之後,立即向齊莊公報喜。
祿父原本以為,自己殺了祝公,滅掉祝國,搗毀宗廟,齊莊公一定會大大贊賞自己。
誰知道齊莊公大發雷霆,怒斥道。
“老子讓你去打祝國,是讓祝國歸順齊國,你倒好,把祝公殺了,竟然把祝國宗廟拆了。
如果周天子發怒,起兵討伐齊國,如何是好?”。
祿父毫不畏懼道“父親息怒!您且听我慢慢給您解釋”。
如今朝廷,周天子就是一個傀儡,朝廷上無非就是晉侯,衛侯和鄭伯說了算。
周天子就算是怪罪下來,能夠起兵征討咱們齊國的也是他們三個。
晉國現在正忙著收回自己的焦地和千畝之地,他才不會出兵討伐咱們齊國,再說了齊國和晉國還是親戚。
剩下的就是衛國和鄭國,我們只需要從中賄賂衛武公和鄭伯,他們才不會勞師動眾和我們過不去。
齊莊公稍感安慰道“那你也不能搗毀宗廟,這樣亂了周禮,我怕引起天下人非議”。
祿父道“人死地在,則國在,人活地失,則國破,人地皆失,則國滅”。
我們不能留著祝國成為一個隱患,必須徹底清除祝國痕跡,把他融入我們齊國才行。
父親放心,出了問題由我去解決,實在不行,我一人承擔。
齊莊公這才放心下來,但是祝國被滅的事情傳開,立馬在諸侯國之間引起轟動。
特別是大家看到齊魯是姜太公和周文公之後,這是第一次聯手,這樣的話,這天下格局已經很明朗了。
秦國在西邊單打獨斗,不構成任何威脅,晉國,鄭國和衛國聯手控制朝堂,勢力最為強勁。
而如今齊魯聯手,加上南方的荊楚,全國基本分為四大勢力,這次齊魯滅祝國,就看周天子如何應對,看其他三大勢力如何應對。
接下來的情況發展,將會直接影響中小諸侯國的佔位結盟對象,以保自己不會像祝國那樣被滅。
周平王得知祝國被滅,當然是怒不可遏,周平王當即召集晉文侯,衛武公和鄭武公商議。
晉文侯當然不願意管這件事,因為晉國利益不在東方,自己晉國要是出兵征討齊國,先不說齊國和自己是親戚,問題是齊國離晉國太遠,不會有任何好處。
晉文侯表示,齊國滅祝國,原因是祝國不朝貢周天子,這件事會對其他不尊王的諸侯國造成很大威懾,以保證今後其他諸侯國承認您才是周天子,進一步孤立逆王姬余臣,這樣來看,這是一件好事。
但是齊魯並沒有請示周天子,這也是違反禮法,周天子不能沒有任何表示,要派使者前去齊魯,嚴厲申飭齊侯和魯侯即可。
晉文侯說完這話,周平王和鄭武公,衛武公都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衛武公道“啥玩意,晉侯,齊國滅了周天子冊封的公爵國,並且還是不經過周天子批準。
這是嚴重的違反周禮行為,是嬌召,僭越天子,然後派個人申飭一番,你到是說的輕巧啊!”
如此下來,這天下豈不是要亂套,都不听從周天子,不尊禮法,天下都要恃強凌弱,弱肉強食 ,隨意滅國 ,宗周社稷不保啊!
晉文侯道“目前我們的問題不在齊魯,齊魯好歹是支持陛下的,現在主要威脅是北方的虢公翰,姬余臣。
然後就是西邊的西戎和南邊荊楚,我听說荊楚已經有了動靜。
如果我們公開和齊魯鬧翻,他們聯合荊楚,支持逆王姬余臣,東南北三路夾擊雒邑,該如何應對?”
鄭武公一听,晉文侯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自己的鄭國發展正在關鍵時候,如果此時卷入戰事,鄭國到時候還是二三流國家,永遠進不了一流諸侯國的行列。
但是他又不想得罪周天子和衛武公,所以只好說,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萬萬不可輕易討伐齊國。
衛武公的意思是,如果不懲罰齊國,那麼以後就沒人把周天子當回事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武公看到晉文侯和衛武公不對付,于是打圓場,二位侯爺別急,咱們慢慢商議。
晉文侯起身道“對不起了二位,我們晉國現在面臨西戎和虢公翰,麗戎,北狄三面壓力,要討伐也行,我們晉國可沒有軍隊跟隨王師出征,我們要保護成周雒邑”。
晉文侯說完站起身走了,剩下衛武公和鄭武公,衛武公告訴周平王,一定要起兵討伐齊國,迫使齊國認錯,晉文侯不出兵,我和鄭伯聯合出兵。
周平王听聞此事後大喜過望,興奮地說道︰“衛侯和鄭伯真是我的得力臣子啊!他們對我忠心耿耿,為我排憂解難。
現在,我就任命鄭伯為宗周王室的統帥,帶領王師,與衛國聯手共同征伐齊國。”
鄭武公雖然心中並不情願,但面對周平王的旨意,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下來。
隨後,衛武公返回國內,開始征調衛國軍隊,兵分兩路向齊國進發。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年事已高的衛武公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狀況大不如前。
尚未出征,他就因疾病纏身而倒下了。
無奈之下,他只好讓自己的太子姬揚暫時代理國政,籌備整軍備戰齊國之事。
與此同時,齊國早已得知了這個消息,得知周天子憤怒不已,下令衛國和鄭國出兵攻打齊國。
齊莊公急忙派遣太子祿父前往鄭國,試圖通過游說來阻止這場戰爭。
于是,呂祿父匆忙收拾行李,踏上了前往鄭國的旅程。
為了更好地應對局面,他邀請了自己的謀士、齊國大夫鮑敬叔一同前往鄭國。
歡迎閱讀下一章,齊鄭聯手。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