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341章 伯鄭論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341章 伯鄭論政

    申侯道“我有一計,此地的申戎、姜戎、條戎、麗戎以及太原之戎和犬戎等部眾,皆與我相交甚篤,乃是多年的老友。

    此番由我親自出馬,游說他們一同進擊王城。

    周幽王得知此事後,必定會派遣大軍前來征討,而晉國也會被周幽王指示協助平叛。

    而此時,只需要你們晉國在關鍵時刻故意松懈防守,稍稍放些水,那麼我便可輕而易舉地擊潰王師。

    如此一來,日後這片地域,周幽王必將完全喪失掌控權。而為了報答諸位,我定會下令命申戎、姜戎和條戎歸降于晉國。

    屆時,晉國無需耗費絲毫力氣,便能順理成章地獲得廣袤的千畝土地。不知晉侯意下如何?是否對此頗感興趣呢?

    晉文侯聞听此言,陷入了長久的沉思之中。

    這時,成師移步上前,壓低聲音說道︰“大哥啊!依小弟之見,此事我們不妨暫且應承下來。

    畢竟待到那時,興兵作亂之人乃是申侯,若陛下欲令我們出兵相助平定叛亂,我們便可借機懇請他賜予我們更高的爵位。

    倘若周幽王執意不肯應允,那我們便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待看清形勢之後再決定究竟該支持哪一方。”

    晉文侯听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賢弟所言極是,就依你之言。”

    于是晉文侯滿口答應申侯,你放心,到時候你我聯手,定會讓周六師有來無回。

    申侯得到晉文侯的承諾後,于是秘密趕往千畝之地,聯絡了六戎,最後約定準備對宗周鎬京來一次突襲。

    晉文侯則在申侯走後,就按耐不住,將消息透露給周幽王,他告訴周幽王,最近晉國附近的千畝之地,有申侯的人在此串聯,似有不軌行為。

    晉文侯想借此機會,徹底控制千畝之地,于是請命,希望周幽王授權給晉國,前去千畝之地平叛戎狄。

    周幽王然後詢問大臣,如何應對千畝之地的六濟之戎,是否借助晉國軍隊,前去討伐六濟之戎。

    虢石父表示反對道“千畝之地乃是水土豐沃之地,就算是王幾大旱之年,這里也可以做到旱澇保收。

    這片土地因為先王最後一戰被丟失控制權,但是有大部分部落仍舊不想徹底和朝廷鬧翻,最起碼交著少量貢賦。

    如果讓晉國軍隊入住千畝之地,那麼用不了幾年,晉國就可以依靠千畝之地發展起來,到時候我們想要回千畝之地,那是勢必登天”。

    皇父和鄭桓公也深知,晉國的晉文公上台,這家伙屬于無利不起早的人,現在申侯這攤子還沒搞定,如果在讓晉國摻和進來,宗周朝廷今後就徹底被諸侯掌控。

    最後大家商議後,決定不讓晉國單獨討伐千畝之地,而是想借助晉國力量,收服千畝之地。

    而鄭桓公得知此事後,就與謀士伯陽父商議過,伯陽父告訴鄭桓公,申侯最大的威脅就是他們家族和戎狄多年的交情。

    如果大王和申侯鬧翻,申侯唯一的王牌就是聯合西戎各部,對付宗周朝廷,包括前幾次周宣王時代,就是申侯指使西戎鬧事 ,趁機給朝廷壓力,好讓周宣王繼續重用申國。

    現在大王徹底和申侯鬧翻,申侯估計下一步計劃可不是鬧事那麼簡單,只怕是有矛盾激化的勢態。

    我擔心的是申侯這次讓六濟之戎進攻王幾是假,他要是在聯合西戎各部,他們從南申國打入武關,那可就天下大亂了。

    鄭伯想過沒有,不管那一路打入王幾,鎬京城是堅固異常,又有周六師,宿衛軍護衛,但是你的南鄭可是挨著鎬京。

    這些戎狄拿不下鎬京,就會趁機攻打王幾之內的附庸國,你的鄭國肯定在劫難逃。

    鄭桓公道“那該如何是好?需要我出兵討伐六濟之戎嗎?先先手為強”。

    伯陽父道“不可,現在周六師已經羸弱不堪,周天子的軍事實力不比當年,而且你沒看到,晉國,虢國,周國,畢國這些諸侯們,都想盡辦法趁機摟錢,兼並王室土地,誰還有心思管宗周朝廷”。

    鄭伯也應該早做籌謀,可不能死心眼一心為了周幽王,而葬送自己家族。

    鄭桓公問伯陽父該如何應對。

    伯陽父道“趁著現在申侯和周幽王沒有開打,你趕緊在函谷關以東尋找合適地方。

    將自己的封國商人,工匠禮器全部搬走,營建新的鄭國,以防王幾遭遇不測,給自己留好退路”。

    鄭桓公思慮半天道“這……這恐怕不行吧!無緣無故周幽王也不會賜給我新封地,這有違禮制。”

    伯陽父道“平白無故肯定不行,但是要是情況特殊,那就不一樣了”。

    鄭桓公道“請太史公教我……”。

    這件事你需要聯絡兩個人,和你一起向大王進言。

    告訴陛下,從宣王開始,都城鎬京以及龍興之地岐山,天災不斷,山崩地裂,三川枯竭,並且謠言滿天飛。

    這意味著天道輪回,五行相生相克,岐山的龍脈氣數已盡,如今戎狄猖獗,恐怕西周有傾城之危。

    望眼天下,東方地域廣闊,如今風調雨順,下一次龍興之地當屬東方。

    當年周文公營造成周雒邑,原本就是作為陪都,以防宗周不測,如今局勢嚴峻,你們勸諫陛下重心東,準備遷都雒邑,以保證王室安全。

    這樣你就有機會以拱衛新都雒邑為由,獲得東方封地建國,躲避西部戰亂。

    鄭桓公道“都城鎬京畢竟從立國至今,都是王城,並且太子是宗祠都在畢 ,周 又是王幾之內的天子土地。

    再說了,遷都耗費巨資,恐怕大王未必肯”。

    伯陽父道“所以我們要拉上丞相皇父和大司馬虢石父 ,告訴他們兩個勸說陛下,陛下答應遷都。

    皇父作為太宰丞相,一定會全面負責新都事宜,大王自然要在成周雒邑的王幾土地上,劃給皇父一塊土地做食邑。

    只要這個口子開了,就慫恿虢石父也要封地,你先讓他們兩個得到好處,自然會幫你在雒邑找一塊土地建國”。

    歡迎閱讀下一章,伯鄭對策。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341章 伯鄭論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341章 伯鄭論政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