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石父詢問太子姬宜臼,可曾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
太子姬宜臼道“孫兒被父王禁足太子府,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走出過東宮,父王也不讓外面的人進來,怎麼會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
虢石父焦急道“哎!傻孩子,你已經大禍臨頭了,鎬京現在流言四起。
說如今岐山崩,三川竭,天降大旱,現在又出現六月雪,而你父王卻不顧群臣反對,要給褒妃娘娘修建驪山行宮”。
現在就有人說,褒姒是妖女,褒國惡龍所變,是來禍國殃民的,並且咒罵大王是桀紂之君。
太子姬宜臼道“呵呵!我看那褒姒就是甦妲己轉世,就是妖女”。
虢石父道“你先別管她是不是妖女,問題是褒姒之前和你與王後不合,你又在瓊台宮毆打她。
現在傳出流言,劍指褒姒,所有人都以為這幕後主使就是王後和您”
所以大王準備懲處王後和太子殿下。
這不您的老師太子太傅伯陽父,因為為你說情,已經受到牽連,被大王下入大獄治了死罪,並且聲稱,誰敢求情,與其同罪一並斬首。
太子姬宜臼蹭的一聲起身道“父王怎能如此,無憑無據難道又要誣陷與我不成,老師不過是說句求情的話,就要被他處死,和那桀紂之君有何區別”。
虢石父趕緊道“哎呦!太子可不敢胡說,如此大不敬忤逆之言,千萬不能讓外人知道”。
太子姬宜臼也知道自己失言 ,于是趕緊道。
“大司馬救我啊!”。
虢石父道“你這事情不太好辦啊!嗯!
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太子敢不敢”。
太子姬宜臼道“大司馬但說無妨”。
虢石父道“你現在就給你父親上疏,為你老師求情,這樣就能顯示太子仁厚,有情有義,然後我們朝臣在從中斡旋,你老師定然沒事”。
這樣一來,你的仁義仁德就會傳遍都城,就算是你以後有什麼事,朝臣們定然會拼死保護太子。
至于王後和你牽涉謠言一案,听說並無實據,這件事由我給你辯解 此事也就是個無頭案,時間長了自然沒事。
太子姬宜臼听完覺得有理,于是連忙說,我這就給父王上書。
虢石父一看事情成了,于是起身告退,並且告訴太子,別和別人說,我來過,要不然你父王知道你和朝廷重臣私下交往,定然會認為太子結黨營私,意圖不軌。
太子姬宜臼點頭道“放心吧!大司馬,我定會守口如瓶”。
太子姬宜臼連夜給周幽王上書,替伯陽父求情,言語間指責周幽王不該遠忠良,近小人。
這份書信次日送到周幽王那里,周幽王看罷勃然大怒,心說謠言一案果然和太子有關。
我這還沒有把伯陽父怎麼著,太子怎麼就知道此事,而且還替其求情,言語間對我頗為不滿。
周幽王于是早朝將太子奏疏拿出來道“尹球,謠言一案恐怕不止涉及伯陽父,我看太子和王後也牽連其中,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周幽王拿著太子奏疏,直言太子也許就是幕後主使,這時候司寇府回來稟報。
他們接到有人消息,城外發現數具尸體,于是派人前往查看,原來試手正是朝廷緝拿欽犯,司天監那個潛逃之人,以及其家眷。
周幽王道“什麼?死了,這等于是死無對證是嗎?”。
司寇府的人道“不過,在案發現場,尸體手里和身上搜出些許財物,其中有塊玉佩,乃是王室才會有的”。
現在已經將其帶回 ,請大王御覽,說罷命人將那玉佩獻上。
周幽王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自己賞給太子姬宜臼的雙龍螭紋玉佩,周幽王道。
太子夠狠的啊!殺人滅口,心黑歹毒,如此惡人,將來怎麼能繼承天子,我要廢了太子。
鄭桓公趕緊出來道“大王 ,此事過于蹊蹺,太子被禁足,怎麼會出來指示司天監的人,定是有人誣陷太子”。
周幽王道“你還替他求情,伯陽父是他老師,太子被禁足,只有伯陽父可以見太子,此次都城鎬京的謠言,直接針對褒姒和寡人。
現在已經查明,消息是從司天監傳出,伯陽父乃是司天監的頂頭上司。
現在人犯被人殺人滅口,現在又有太子玉佩,肯定是太子花錢雇佣伯陽父等人,故意以謠言誹謗褒姒和寡人”。
鄭桓公道“大王,如果是太子殿下指使伯陽父,他們怎麼會笨的將自己玉佩遺落在凶案現場,定是有人故意污蔑太子”。
虢石父道“未必是凶手遺落現場,也有可能凶手賄賂贓物”。
鄭桓公道“既然是有可能,那就是推測,沒有真憑實據,怎麼能定罪”。
周幽王道“現在證人被滅口,無從查清真相,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針對褒姒的謠言是誰捏造的。
總不會褒姒自己污蔑自己,和褒姒不合唯一就是王後和太子,太子並且被禁足,為何知道外面的事情?
太子竟然上疏寡人,數落我的不是,以下犯上,屢教不改,作為太子太傅,司天監總管,太史公伯陽父難辭其咎。
將伯陽父削除一切官職,依律處死。
太子姬宜臼,頑劣不堪,不服管教。
他姥爺申侯不是博學多才,即日起,將太子姬宜臼送往申國,交給申侯嚴加管教”。
周幽王之所以沒有將太子廢除,而是把他送到申國,其實他還是顧忌申侯的勢力,只是一步步試探而已。
鄭桓公道“大王,伯陽父雖然有過,但是罪不至死,他乃是兩朝老臣,為了宗周也出過不少力 大王念其年老體邁,不如饒他一命”。
緊接著,太宰皇父站出來說道︰“大王您可是擁有仁德的君主啊,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理應做到恩威並重!此次饒恕伯陽父,無疑能夠更好地展現出您這位天子的聖明與仁德。”
就這樣,在眾多大臣們的苦苦哀求之下,周幽王終于松口,表示願意釋放伯陽父,並免除他所有的官職以及爵位。
走出大殿之後,鄭桓公急忙加快腳步追趕上伯陽父,開口問道︰“太史公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
歡迎閱讀下一章,太子被逐。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