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解決了密國和翟國關系後,讓造父轉道朝北而去,最後來到安邑,舉行朝會。
晉武侯,芮侯,虞侯,北唐侯,刑侯全部參會,周穆王要求這幾個國家,以晉國為首,最近開始組建聯合軍隊,防止北方鬼戎,麗戎侵犯。
隨後周穆王返回宗周,巡視涇渭平原,路過渭水河畔時,看到當年周文王迎娶帝妹時候修建的橋梁,經過一百多年的歲月侵蝕,已經破舊不堪。
南邊橋墩已經坍塌,周穆王轉身對大司徒井公利道。
大司徒,這座橋是周文王時代修建,是宗周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年久失修,這可是你的活。
你即刻下發一道朝廷明詔,讓全國各地諸侯國的頂級橋梁專家,前往鎬京重修這座橋,工錢由宗周府庫承擔。
大司徒井公利趕緊應諾,不到三個月,全國各地的修路修橋工匠來到宗周鎬京,然後給周穆王出修建渭水大橋的意見和規劃書。
周穆王問他們,橋墩為何坍塌,有人道。
時間長了,河里的泥鰍,善于不斷打洞,橋墩自然而然就被掏空了,遇到大水就會坍塌。
周穆王詢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來自徐國的工匠道。
我們南方多水塘和沼澤,常年修建橋梁,這個問題現在也能解決。
《山海經》有雲,趴蝮,也叫霸下。吸水獸。
霸下傳說是龍生的九子之一,傳說是龍的九子中最喜愛之子,最喜歡水,常飾于石橋欄桿頂端。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是古橋的守護神。
頭部有點像龍, 不過比龍頭扁平些,更接近于獸類,有點獅子相,頭頂有一對犄角。身體、四條腿和尾巴上都有龍鱗。
因為犯事了,被貶到人間,壓在巨黿殼中,守護河水不能泛濫。
最後刑滿釋放,回歸天庭,成為守護橋梁的守護神,現在南方修建橋梁,為了怕泥鰍,鱔魚等在橋墩上打洞,就會捕捉黿鼉圈養在橋墩附近。
這樣一來,黿鼉就會吃掉來此打洞的泥鰍鱔魚,保護橋墩的完好。
(注︰黿鼉,就是巨鱉和豬婆龍,揚子鱷)。
周穆王點頭稱贊,隨後周穆王讓全國各地的工匠,分別在涇水和渭水分別建造新的橋梁,以此檢驗各種造橋技術。
公元前921年,周穆王突然下詔給各地諸侯,要求他們在次年,去安邑範宮朝會,包括年度的歲貢。
另外楚國,隨國,虎方國 ,徐國,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