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雲盤之周王朝

第110章 宋微子建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馬負文君 本章︰第110章 宋微子建國

    公元前 1039 年,周公旦、姜子牙和召公𠺖,三公聯手平息三監之亂,勝利歸來。都城鎬京張燈結彩,歡迎周六師勝利凱旋。

    周成王在王宮大殿設宴,犒賞群臣。

    他贊譽道︰“你們三人輔佐三代周天子,興周滅商,拯救宗周于危難,功績卓越,舉世無雙。

    ”先王已賜予你們最高爵位,封國領地亦是最多,寡人若再賞賜土地,顯然有違宗法祖制。

    諸侯國的食邑不能超過王畿的五分之一,實在不知如何加封你們。

    我想自三公之後,宗周再無人能超越你們的功業,今後朝廷也不會再加封三公之職。

    太傅是寡人的叔父,亦是三位輔政大臣之一,寡人年幼無法理政,國內事務皆由太傅定奪。寡人特賜太傅侍王而立,代王理政,以顯尊榮。

    周公旦惶恐跪辭,周成王執意加封,周公旦方才領命。

    此後,周公旦站立在周成王身旁,接受百官朝拜,如同一朝有二位王一般。

    周公旦向周成王詳述平滅武庚和三監之亂的過程。經此一役,他建議周成王將殷商徹底瓦解,以絕後患。周公旦為此撰寫了一份詳細報告,即著名的《大誥》。

    接下來,討論焦點集中在微子啟和微子衍以及殷商的命運上。

    周公旦提議殺掉二人,以絕後患,不再保留殷商的祭祀,徹底吞並殷商的地盤。

    姜子牙則道︰“先王時,我們沒有趁著滅商之機一並除掉殷商宗親,反而大行仁德,將三皇五帝的後裔都冊封為公爵諸侯國。

    大家都知曉我們以仁德治國,如今卻要出爾反爾嗎?

    雖說武庚和三監合謀作亂,但是罪魁禍首已經伏法,不能再殺微子啟等人。

    第一︰“微子啟兄弟二人名聲太大,以賢德著稱,稱為殷商三賢,殺他會被天下人非議”。

    第二︰微子啟兄弟兩次投降宗周,並且這次作為內應打開朝歌城,功不可沒,我們不獎賞他們二人,還要殺掉,這讓世人如何議論,會非議我王不修王道仁慈,勢必影響我王威嚴。

    最終大家反復商議之後,決定由微子啟繼承爵位,取消殷商宗廟,保留祭祀天地之權。

    其封邑只限于其先祖子契的商地(商丘),其弟微子衍為卿士,協同其兄治國,二人同去建立國家,稱之為“宋”,建立宋國。

    (注︰金文的宋字同假字叢,二人同一地方的意思)。

    微子啟為宋國第一任國君,公爵,可以執天子之禮祭祀,史稱“宋微子”。

    他後來去世,沒有子嗣,其弟微仲衍繼位宋國國君,史稱“宋微仲”。

    周公旦與姜子牙等人共商,擬將殷商遺民分為三大類進行安置。

    其一,乃朝歌之殷商貴族子民。

    其二,為“殷商各類工匠和藝人”。

    其三,則是殷八師以及降後之奴隸、罪犯、士兵。

    此次平叛,姬叔封居功至偉,若非他通風報信,阻攔住武庚大軍,三監之亂恐難以如此輕易地平息。

    故眾人懇請周天子賞賜姬叔封,冊封其為衛侯,伯爵,封地囊括朝歌、邯鄲、邢台,直至濮國。

    姬叔封自此成為諸侯,為衛國首任國君,主要治理殷商遺民,史稱“衛康叔”。

    第一類殷商遺民,原地駐守,盡歸衛康叔之衛國統轄。

    衛康叔可因地制宜,施以嚴管,衛國可高度自治,無需顧慮宗周之禮法制度。

    第二類殷商遺民,則交由齊國和魯國管轄。

    太傅周公旦由于擔任宗周執政卿冢宰,其子伯禽接替父親周公旦,繼任魯國國君,肩負治理殷商遺民之重任。

    至于第三類遺民,盡數遷往雒邑,安置在河東之地,以保宗周安全。

    此後,函谷關以東之諸侯,不得入關朝覲。宗周將在雒邑修建行宮,由周天子確定每年東方諸侯朝覲之時間,或由東宮太子于雒邑接受諸侯朝覲。

    諸侯國相關人等,若未經宗周許可,擅自入關至函谷關以西,視同謀反。

    太保召公𠺖與東虢公負責雒邑之營造,兼管函谷關以東諸侯事務。

    太師姜子牙返回齊國,聯合魯國,總管黃河以南所有諸侯國事務。

    天子行事,賞罰分明,以正典刑,既然有賞就必須有罰,針對此次三監之亂,也到了秋後算賬的時候。

    武庚已死,三監管叔鮮,蔡叔度,霍叔處已經被處死,但是其後裔尚在。

    管叔鮮,霍叔處是主謀,性質惡劣,削除管國和霍國的封國,其後裔貶為庶民,三代之內不得為士。

    至于蔡叔度,他的蔡國地處邊境,和荊蠻,徐,堰,淮夷交界,不如就讓其子姬胡繼任蔡侯。

    (注︰蔡國,因為當年伏羲氏在上蔡附近,用當地的蓍草佔卜推演先天八卦,後世以蓍草為祭祀之物,所以取草和祭組成蔡字)。

    這樣一來,姬胡繼任蔡侯,可以遏制徐,堰,淮夷,濮姑等部落,為王室屏藩,戴罪立功。

    還有兩個人需要懲罰,那就是隨侯南宮適和唐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侯弄丟徐,擅自撤軍,造成伐徐,堰半途而廢,理應削其封地。

    召公𠺖覺得不妥,委任南宮適原本就是為了屏藩,你要是公開處罰他,他要是真的和徐走到一起造反怎麼辦?

    難道又要大張旗鼓前去討伐嗎?即便討伐成功,那一塊地派誰去守衛。

    我看這樣吧!以周天子名義申飭即可,不要實質性處罰 ,免得再生出事端。

    至于唐侯,這玩意也不是我們姬姓諸侯,就是因為他,老子征調不動他的人馬,造成函谷關被霍叔處搶先佔領。

    給我們宗周大軍平叛生出不少麻煩,此次借此機會先將其封地大幅削減。

    他要是識趣,今後老老實實的還則罷了,倘若他有不軌之心,正好將其殲滅,除掉唐國。

    大家可以看看,函谷關以西,是我們宗周的核心區域,大部分都是嫡系姬姓諸侯。

    當初先王念其滅商有功,所以才保留了他這個唐國。

    唐國當時不斷在商周之間搖擺,他就在鎬京旁邊,倘若宗周發生不測,我敢保證唐國第一個反水。

    姜子牙和周公旦都同意該方案,于是決定削除唐國的三分之一領地,韓城,安邑,兩塊封地,共十八個城邑。

    大家商議已定,于是開始分頭行動。

    公元前1036年,淮夷,堰,徐,濮姑,息慎國聯合作亂。

    周公旦請周成王御駕親征,彰顯周天子威嚴,為以後周成王親政做準備。

    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大軍簇擁下,出武關親征淮夷各部。

    徐國棄國而逃,堰國,濮姑被滅,息慎國投降。

    就在周成王和周公旦遠征淮夷之際,誰知道北邊又出亂子了。

    歡迎閱讀下一章,桐葉封侯。

    喜歡歷史雲盤之周王朝請大家收藏︰()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雲盤之周王朝》,方便以後閱讀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110章 宋微子建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第110章 宋微子建國並對歷史雲盤之周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