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連心。
就算兒子忤逆,史尚香也不會生氣。
為啥不會生氣?
只有在兒子這里,史尚香才是真正的無敵女王。
伸手拿起一顆圓圓紅紅非常漂亮的西紅柿,送到嘴邊,輕輕一咬。
“歐呦!我的個娘,我吃的真是西紅柿嗎?”
一口咬破西紅柿,滿嘴爆漿,酸甜口感,回味無窮。
拿開嘴邊西紅柿,仔細一看,確實是一顆普普通通的西紅柿,于是,史尚香滿臉狐疑的望向兒子。
嚓 嚓。。
只見一旁的兒子,三兩口就干掉一顆西紅柿,吃的那是津津有味,別提多爽了。
“特奶奶的,這小子是給他自己要的西紅柿。”
一盤西紅柿,轉眼之間,就只剩最後一顆。
嗖!
史尚香伸手拿起最後一顆西紅柿,這才慢慢品嘗手中的西紅柿。
“媽,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一口吃完手中西紅柿,葉晨開口說道
“小強,陪媽聊會。”
“媽,我去洗個手。”
葉晨起身站起,快速說完,轉身就走。
“你回來,這里有水。”
午飯至少還要兩個小時才能做好,抓緊時間,休息一會。
咚咚咚。。
葉晨一溜煙的跑回了三樓。
洗了一把臉,脫掉衣服,上床就睡。
迷迷糊糊中,感覺有個小人,坐在自己臉上,肉嘟嘟的小屁股,竟然來回亂揉。
“爸爸,小寶要吃葡萄。”
孫小寶一邊搖晃,一邊說。
“小寶,自己去口袋里拿。”
葉晨把兒子輕輕放在身邊,閉眼說道。
“媽媽,爸爸終于睡醒了。”
躺在葉晨身邊的李小婉,急忙下床,走到衣服前,從衣服口袋里,竟然掏出了一顆葡萄。
“怎麼回事?我這是眼花了嗎?”
李小婉懵了。
“媽媽,快點把葡萄給我。”
孫小寶看見葡萄,大聲嚷嚷。
“小寶,再要一顆,媽媽也要吃葡萄。”
李小婉手拿葡萄,輕輕一咬,微笑說道。
“爸爸,我還要一顆葡萄。”
孫小寶捏住葉晨的鼻子,大聲說道。
“自己去掏。”
撥開小手,葉晨不耐煩的說道。
“草特碼的,這也太神奇了。”
這一次,李小婉看得清清楚楚,平平整整的口袋里,原本沒有葡萄,可是把手往口袋里一伸,竟然又掏出了一顆大大的葡萄。
一覺醒來,又到了開飯時間。
餐桌上,母子兩人坐在一起,無所顧忌的小聲聊著。
“小強,明天不要再去上班了,好嗎?”
“好的,明天不去上班了。”
前幾天,下火車前,葉晨不動聲色的洗劫了軟臥車廂,收獲了大量滿洲國圓,以及金銀首飾金條等貴重物品。
這是最後的晚餐。
臨走前,再撈一把,干完這票,以後老子就不干乘警了。
不過,李小婉佩戴的金銀首飾,不是贓物,都是在北平用法幣購買的,全都有購買憑證。
偷來的法幣,必須全部花光,不然,未來就會變成一堆廢紙。
“小強,以後也不許再去當乘警了。”
史尚香試探問道。
“好的,不去了。”
“小強,你是不是在騙媽媽?”
史尚香眉頭一皺,不相信的問道。
“媽,你再給我找份新的工作。”
“小強,你沒開玩笑嗎?”
為了去當乘警,鬧了好久,家里才同意孫滿洲去當乘警。
“媽,不開玩笑,我真的不想干了。”
“吃完飯,媽媽就去給你找工作。”
“好的。”
“對了,告訴你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
“陳詩雅是處女,媽媽親自驗明正身。”
“你你你。。。你真的那啥了。”
“媽媽戴著口罩帽子眼鏡,穿著白大褂,親自做的檢查。”
“媽,你會嗎?”
“咋不會,簡單得要命。”
“媽,你真棒!”
葉晨是真沒想到,史尚香還有這一手。
餐桌上。
李小婉、張蕾、章澤慧靜靜的听著。
想當初,她們三人也有類似經歷。
真正的豪門,規矩非常多,沒有那麼好進。
“就這幾天,等你爹有時間了,我們和陳家坐一次,把你們倆的婚事,直接定了。”
“好的。”
陳詩雅是知識女性,她和李小婉她們生活經歷完全不同。李小婉她們全都是貌美如花的粗人,斗大的字,不認幾個。
東北一直都是一夫多妻。
不娶正妻陳詩雅,就不能娶李小婉、張蕾、章澤慧。
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確定兒子不去上班,史尚香才放心回家。
史尚香前腳剛走。
張蕾就嚷嚷著要回娘家。
為啥這麼著急?
都快當媽媽了,美如天仙的張蕾,硬是沒有一件屬于自己的金銀首飾。
想回娘家,那就直接走,多大的事。
全套首飾,早就已經買好,隨便拿出一套,給張蕾戴上立刻就能驚艷四方。
唯一遺憾,就是肚子太大,不能穿太好的衣服,更不能穿高跟鞋。
當天下午,李大軍開車,三人就一起去了張家,一陣熱火朝天的聊天,臨走前,葉晨再次不聲不響的留下了兩千元。
兩千元可不是小數字,有了這筆錢,張家這一年,都不會鬧饑荒。
第二天上午,又陪著章澤慧去了章家,一陣熱烈寒暄後,臨走時,葉晨又留下了兩千元。
錢能解決的事情,對葉晨來說,已經不叫事。
從章家回來後,一家五口,喜氣洋洋的吃著豪華午餐。
章澤慧身穿旗袍,全套首飾,美艷無雙的小口吃著飯菜。
如今家里三女,口袋里要錢有錢,要排場有排場。
叮鈴鈴。。叮鈴鈴。。
“喂,你好。”
“小紅,叫少爺來接電話。”
“是,主母。”
“媽,我正在吃飯,你等會再打,就不行嗎?”
葉晨坐在沙發上,不耐煩的說道。
“小強,媽媽等不急了,和陳家時間已經約好,吃完飯,你立刻回家。”
“好的。”
喜歡諜戰︰從小人開始請大家收藏︰()諜戰︰從小人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