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過後,兩人的心情都如波濤洶涌的大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們彼此心悅對方,這種兩情相悅的感覺讓他們的手不由自主地緊緊相握,仿佛生怕一松手對方就會消失不見。兩人的目光交匯在一起,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幸福和對未來的期許。
溫若寒和藍啟仁對視了一眼,那一瞬間,時間似乎都停止了流動。溫若寒看到了藍啟仁眼中的猶豫和掙扎,他立刻明白了藍啟仁內心的糾結。
然而,還沒等藍啟仁開口,溫若寒便毫不猶豫地一把將藍啟仁攬入懷中,兩人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其實,藍啟仁曾經有過不答應與溫若寒在一起的念頭。他的想法很簡單,在自己得到幸福和兄長得到幸福之間,他選擇了讓兄長得到幸福,哪怕這意味著自己將遺憾地無法與心愛的人長相廝守。
然而,作為旁觀者的溫若寒,對藍啟仁的了解可謂是深入骨髓。他早就知道,在面對選擇時,藍啟仁一定會優先考慮姑甦藍氏的利益。
說白了,就是如果讓藍啟仁在自己的兄長和溫若寒之間做出選擇,藍啟仁一定會選擇他的兄長。
于是,在藍啟仁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溫若寒決定主動出擊,去找青蘅君談一談。
他懷揣著對藍啟仁的深深情意,以及藍啟仁對青蘅君的種種憂慮,鼓起勇氣,將這一切毫無保留地告訴了青蘅君。
青蘅君在听完溫若寒的講述後,並沒有立刻表態,而是先向溫若寒提出了幾個問題,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想法和決心。溫若寒對這些問題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展現出他對藍啟仁的真摯情感以及對這段感情的堅定信念。
在得到溫若寒的肯定答復後,青蘅君終于松口,表示他會找個合適的時機,與藍啟仁好好地談一談這件事。
不僅如此,青蘅君還提出了一個額外的要求。他認為,如果溫若寒真的希望與藍啟仁結為道侶,那麼岐山溫氏的大長老需要親自來到姑甦藍氏,正式提親。
這樣做不僅可以顯示出岐山溫氏對這門親事的重視,也能讓雙方家族都更有面子。
關于婚後的生活安排,青蘅君也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表示,兩人結為道侶後,不必拘泥于傳統的嫁娶觀念,無論是誰娶誰嫁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雙方能夠真心相待。
至于居住的地方,溫若寒和藍啟仁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無論是留在岐山溫氏,還是前往姑甦藍氏,都應該尊重他們的決定,而不是強求。
青蘅君的種種要求,對于溫若寒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他甚至連思考都不需要,便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青蘅君見狀,心中不禁為之一震。他原本以為溫若寒會對這些要求有所遲疑,畢竟其中一些條件並非那麼容易滿足。然而,溫若寒的爽快讓青蘅君既感到意外,又為弟弟藍啟仁感到由衷的高興。
盡管青蘅君心中仍有些許疑慮,擔心溫若寒答應得如此迅速,是否會在事後反悔。但無論如何,他所期望看到的,正是溫若寒這種毫不遲疑的態度。
而這一切,都源于溫若寒在事先已經向青蘅君坦誠地表達了自己對藍啟仁的深情厚意。正因如此,青蘅君為了弟弟的幸福,在溫若寒離開之後,毅然決定親自前往藍啟仁的雅室。
在那間雅室里,青蘅君與藍啟仁究竟談了些什麼呢?這恐怕只有他們兄弟二人才能知曉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經過這次交談,藍啟仁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也正因如此,當溫若寒向藍啟仁表白時,藍啟仁才會如此果斷地直接答應,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遲疑。
喜歡時來允轉請大家收藏︰()時來允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