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個謊言,意味著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謊。
棒梗就是這麼做的。
關鍵,秦淮茹和賈張氏還真信。
他們都不知道,棒梗還有這打賞小姐姐的愛好,所以並不懷疑棒梗將一千塊錢進貨的事情。
但是,不管如何,都改變不了一個鐵的事實——棒梗沒錢了!
不僅棒梗沒錢了,整個賈家就都沒什麼錢。
自從小當離開後,秦淮茹就承擔起了家里的所有開支,雖然工資上漲了一些,但同時物價也在跟著上漲,所以根本就存不下什麼錢。
最糟糕的還在後面。
當棒梗說自己的貨被人劫了後,秦淮茹和賈張氏感覺整個家都塌了。
那可是一千塊錢的貨啊,整個賈家翻身的本錢,就這麼沒了。
要問棒梗,可早有計策的棒梗直接選擇擺爛。
他內心很清楚怎麼拿捏秦淮茹和賈張氏。
果然,僅僅半天,兩人就再沒問他一個字。
到了第二天,棒梗就提出要親自去深圳進貨,秦淮茹只是猶豫了一下就選擇了貸款,賈張氏也沒任何意見。
兩人很害怕棒梗一蹶不振。
既然棒梗願意干,他們就要不惜代價的支持。
當然,棒梗想去進貨也不是腦袋一熱干出的事。
這幾天,他受夠了沒錢的日子。
不能好吃好喝,還不能幽會小姐姐,還不如去闖一闖。
既然四九城找不到商機,去到南邊找找未嘗不可。
于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上,棒梗懷揣著一千五百塊錢踏上了南下的火車。
秦淮茹一直看著火車消失在視野,才不依不舍又滿懷希望地回了家。
這一等就是五天。
每天上下班,給賈張氏送飯,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
這天,正當秦淮茹要睡覺的時候,突然就有街道辦的人過來,敲開了她家的門。
听完事情,秦淮茹整個心頓時沉入了谷底。
棒梗先到了寧波,之後又轉到了珠海,僅僅過了一晚上就沒忍受住寂寞,光臨了掛著紅燈籠的地方,結果被抓個正著。
那邊警方連夜通知京城,京城又通知了街道,讓家屬過來簽字交罰款,順便領人。
罰款兩百,拘留五天。
沒有家屬領,不放人。
秦淮茹哭了半夜,第二天急忙請假去辦了貸款。
別說兩百,二十塊錢她都拿不出來。
簡單給賈張氏留了點飯食,她也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車。
只是秦淮茹不知道,這一去,就是和賈張氏天人永隔。
秦淮茹規劃得很清楚,去三天回三天,在珠海待兩天,總共八天,給賈張氏準備十天的干糧,怎麼都足夠了。
可是,她還是低估了賈張氏的飯量,高估了對方的意志力。
十天的干糧,僅僅三天就糟得干干淨淨。
第四天,賈張氏已經開始喝涼水度日。
第五天,餓得實在受不了的賈張氏只能選擇出門,第一選擇是借糧,找周圍鄰居借糧。
可是,她不知道,她因為之前的行為,早就將周圍的鄰居得罪個遍。
一個樓道,二十多戶,有一多半的人家打開門,看到賈張氏,二話不說就關上,連個開口的機會都不給留。
討了一圈,賈張氏僅僅獲得了兩個半窩頭,稍微墊了墊肚子。
到了第六天,她還去討要,已經再沒人開門。
第七天,餓得前胸貼後背的賈張氏突然想起了開海鮮酒店的許大茂和傻柱。
想到那些美味的海鮮,賈張氏在心中鼓起了莫大的勇氣,下了樓。
不過,剛到樓下,賈張氏就後悔了。
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體力,畢竟七十六了,還有一條受點冷就疼得難受的瘸腿。
另一方面,外面下著大雪,天氣很是惡劣。
正準備要回去時,好巧不巧,有家長帶著孩子,手里拎著正是肯德雞的紙袋,從她身邊走過。
那香味冒出來,肚子里的饞蟲鬧騰,再次刺激到了賈張氏。
一咬牙一跺腳,真得闖進了風雪。
這一闖就是一個多小時,還沒找到許大茂的飯店,她的腿已經疼痛難忍。
而此時,大雪紛飛,想找個路人都難。
賈張氏轉身就要回去,可看著陌生的地方,她甚至分不清東南西北。
經濟改革促進了城市建設,一年的時間,早就變得賈張氏不認識。
最終,賈張氏終于找到一個適合避風雪的地方。
一堆水泥管子。
如果棒梗還在,他肯定熟悉,這就是當年他偷了許大茂的雞後,銷贓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那麼多年過去了,水泥管子還在。
賈張氏本打算,先躲一會兒,等到有人路過就喊人幫她回家。
只是左等右等,一直沒人影。
而等有人過去時,她早在饑寒交迫之間,睡了過去,然後一睡就沒能再起來。
夢中,賈張氏斜靠在床上,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暖洋洋的。
床邊也是熱鬧非凡,有許大茂捧著一米長的大龍蝦,請她品嘗;有傻柱端著大盆的肘子,讓她當夜宵;有王鐵蛋,一包又一包的炸雞腿,可以做零食。
還有棒梗,身後跟著七個媳婦,一人懷里抱著一個孩子,全都是賈家的種。
可是,正當美滋滋的賈張氏要去拿大龍蝦時,場景突然一變,全成了黑暗。
無盡的寒冷和森森鬼氣迅速縈繞,然後從迷霧中走出了兩個渾身血呼啦啦的老頭和年輕人。
兩人手里各拿著一根木棍,來到賈張氏身邊,不等對方叫出聲,就一下又一下地掄在了賈張氏身上。
這兩人不是老賈和賈東旭還能是誰~
一個說“奸夫淫婦”,一個說帶壞了棒梗。
不管賈張氏怎麼解釋,怎麼求饒,老賈和小賈就是不停。
鑽心的疼痛好像無邊無際,充滿了全身。
三天後,等秦淮茹帶著棒梗,以及一批首飾品回來的時候,才發現賈張氏沒在。
詢問之後,急忙報警。
經過兩天的尋找,終于在水泥管子里找到了正在被野狗群啃食的賈張氏尸體。
誰也沒想到,一代招魂大師會以這樣的方式落幕。
……
冬去春來,時間轉眼到了86年五月。
王家大院這幾年一直運轉得很好,也很低調,但這回不能再低調了。
因為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王鐵蛋的親奶奶,百歲壽誕。
實際上,院里之前就有兩位老人超過了百歲。
當時大家包括老人自己,都沒太在意。
王鐵蛋忙,大家也忙,過去了還想大操大辦,不合適。
到了王鐵蛋親奶奶這里,那就不一樣了。
王鐵蛋從年初就開始準備,不僅要給奶奶辦壽宴,還要給其他兩位爺爺奶奶一起辦了。
百歲壽誕,不管在哪,那都是大喜。
同時給三個百歲老人辦壽宴,絕對是整個四九城獨一份。
反正,還沒到日子,已經驚動了東城區區委和市政府。
別的沒有,禮物先送了一大堆。
看望百歲老人,可不僅僅是規定,大家都想過來沾沾福氣。
按政策,京城老人八十歲以上就能收到一些國家津貼,可院里老人愣是一個沒有。
這下,全辦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