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

第715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火紅年代一俗人 本章︰第715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圖

    “曉光!可算讓我找到你啦!”

    高曉光剛打開車門準備上車,前往某工大見妻兒時,听到有人喊他,他扭頭一看是老師王德彪與何韜兩人。

    他見兩人笑眯眯走過來,頓時明白兩人的來意。

    沒錯!

    兩人是為商務直升機設計圖而來。

    可他這段時間根本忙的睡覺的時間都是從黑白空間擠出來的,根本就沒時間設計商用直升機。

    “老師!何書記,你們有事找我?”

    王德彪、何韜兩人見高曉光揣著明白裝糊涂,兩人對視一眼,雖然未說話,但兩人眼神卻像在說︰老王你看,我猜的沒錯吧!

    咱們不來堵曉光,這小子又要溜號……

    王德彪朝何韜回了個眼神,走到高曉光面前,直接倒苦水,“曉光!你看……咱們商用直升機研究所成立也有一段時間。

    可商用直升機目前依舊停留在設計圖階段,正好你回來,能不能現在去指導指導渦軸發動機研發工作?”

    “老師,何書記,之前我不是同研究員們設計過一款渦軸發動機嗎?”

    高曉光得知商用直升機設計圖並不驚訝,因為在他還是覃嶺基地院長之時,就組織過並設計了一款武裝制直升機。

    他原以為商用直升機是在類似黑鷹武裝直升機改良版,可何韜接下來的話否決了他想法。

    此刻,何韜補充道,“曉光!你之前設計的是武裝直升機,它的渦扇發動機升力,以及動力達不到我們設計所要求的動力。”

    “哦?你們需要的升力是多少?”高曉光好奇的追問。

    “我們設計的商用直升機,需要推重比1.1至1.2的渦軸發動機。”

    何韜剛說完,高曉光立刻搖頭,“不可能!以現在全球直升機技術來看,十年內都無法研發出推重比1.2的渦軸發動機。”

    王德彪、何韜兩人小聲嘀咕片刻,何韜補充道,“那要是用兩台0.6推重比的渦軸發動機呢?”

    高曉光借助空間石碑推演一番後,微微頷首,“要是搭載兩台0.6推重比的渦軸發動機,理論上是可以。

    不過……老師、何書記你們到底設計了一款什麼樣商用直升機,竟然需要1.2推重比?”

    “曉光!我們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楚,這樣你現在跟我們去直升機研究所,正好韻儀也在,她帶領某工大學生,此次負責渦軸發動機設計以及研發工作。”

    听到媳婦都被抓了壯丁,高曉光無奈隨同兩人前往直升機研究所。

    一個來小時後,車子緩緩駛入直升機研究所。

    高曉光一下車,便被王德彪和何韜簇擁著往研究所走去。

    一路上,不斷有科研人員同他們打招呼,高曉光也一一微笑回應。

    進入會議室,高曉光一眼就看到了擺在桌上的商用直升機設計圖。

    他走上前,剛看了幾眼,就不禁瞪大了眼楮,驚嘆︰“這……這設計方案簡直太天馬行空!”

    何韜笑著說︰“曉光,這就是我們設計的商用直升機,怎麼樣,是不是很先進?”

    先進?!

    這特麼何止先進,簡直就是非常超前。

    不對!

    準確的說直升機研究所設計的這款直升機,步子邁的有點大,非常容易扯到蛋!

    “老師,何書記,你們這設計思路從哪來的啊?”

    王德彪來了興致,“我們確實參考了nh 直升機的一些理念。

    你給大家講講這直升機的性能參數和先進性,也讓大家心里更有數。”

    一位頭發灰白的工程師,開始介紹起來︰“我們設計的這款直升機相當先進。

    它采用了四片槳葉的無鉸鈦合金主旋翼,直徑達到16.3米,這使得它的升力性能相當出色。

    機身長19.5米,寬1.9米,高5.4米,最大起飛重量可達8.5噸。”

    “高老師,那它的動力系統呢?”

    工程師接著說道︰“配備兩台渦輪軸發動機,型號為t700,單台功率高達1600軸馬力。

    這兩台發動機能讓它的最大巡航速度達到310千米每小時,實用升限可達6000米,航程在搭載10名乘客的情況下能達到1100千米。

    而且,它的航電系統極為先進,采用了綜合模塊化航空電子系統ia),將飛行控制、導航、通信等多種功能集成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飛行員的操作效率和飛行安全性。”

    “那它在商用方面有什麼優勢呢?”

    “它的機艙空間寬敞,能靈活布置座椅,最多可搭載20名乘客,非常適合中短程的商務運輸。

    而且它的可靠性高,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在復雜氣象條件下的飛行性能也很出色。

    咱們這個設計方案要是能參考它的優點並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潛力可不小。”

    聞言!

    高曉光頓時明白老師、何韜兩人打的什麼算盤。

    沒錯!

    這款名義上雖說是商用直升機,但同時也可以作為軍用。

    “老師!何書記,恐怕研究所目前不僅僅面臨渦軸發動機技術難題吧?”高曉光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何韜、王德彪兩人老臉一紅。

    旋即恭維道,“曉光你不愧是科研一把刀,看一眼設計圖就清楚咱們還有許多技術難題需要攻克。”<……

    這特麼是一點點難題需要攻克嗎?

    高曉光腹誹,他可清楚首先需要攻克,機身結構與材料技術?復合材料應用與輕量化設計?。

    而且該款直升機需要采用樹脂基復合材料實現高強度、低重量及耐腐蝕特性。

    同時機身傾角設計降低雷達反射截面,兼顧隱身與運載空間優化?。?

    並且主旋翼槳葉綜合性能?,需滿足大飛行包線、自動折疊、除冰功能及高損傷容限要求,涉及復雜材料工藝和疲勞試驗驗證?。

    更要開發精確的電子控制系統與軟件算法,確保飛行穩定性和低空突襲任務中的操控靈活性?。

    高曉光看著兩人,無奈地嘆了口氣,“老師、何書記,你們這想法確實很有前瞻性,但面臨的技術挑戰實在太多了。

    就像你們說的,渦軸發動機是個大難題,就算采用兩台0.6推重比的發動機,後續的研發和匹配工作也相當復雜。”

    王德彪點了點頭,“曉光,我們也知道困難重重,但咱們不能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走。

    這次就是想大膽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高曉光指著設計圖繼續道︰“除了發動機,機身結構與材料技術這塊,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應用可不是簡單的事兒。

    從材料的研發、生產工藝到實際應用中的各種性能測試,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而且要做到高強度、低重量又耐腐蝕,這對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藝要求極高。”

    何韜在一旁認真听著,不時點頭,“曉光,你說的這些我們都明白。

    但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的。”

    高曉光又提到︰“還有主旋翼槳葉,要滿足大飛行包線、自動折疊、除冰功能以及高損傷容限要求,這涉及到非常復雜的材料工藝和大量的疲勞試驗驗證。

    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不然很可能在實際飛行中出現嚴重問題。”

    這時,之前那位介紹性能的工程師道︰“高顧問,您說的這些我們在設計過程中也有考慮到。

    目前確實缺乏相關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所以才想請您來指導指導。

    而且據我所知,您可是軍工科研界的大拿,還有您不能攻克的技術難題嗎?”

    喜歡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請大家收藏︰()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方便以後閱讀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第715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第715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圖並對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