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周言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前往黑市與老大踫面。黑市老大見到周言,臉上露出神秘的笑容,二話不說,帶著周言走向經常交易的倉庫。
當倉庫門緩緩打開,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面而來。映入周言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古董。
一幅鄭板橋的《墨竹圖》靜靜攤放在桌上,畫面中,幾竿墨竹挺拔修長,枝葉疏密有致,仿佛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鄭板橋以獨特的“六分半書”題款其上,筆力剛勁中透著靈動,墨韻酣暢淋灕,盡顯文人風骨,讓人不禁聯想到這位清代大家作畫時的灑脫與豪情,仿佛能看到他在那一方天地間,揮毫潑墨,將自己的心境與對自然的感悟都融入這墨竹之中。
旁邊擺放著幾個琉璃瓶,其中一只纏枝蓮紋琉璃瓶尤為奪目。瓶身以藍、綠、黃等多種色彩的琉璃料燒制而成,纏枝蓮的紋飾細膩逼真,花瓣婉轉舒展,仿佛正吐露芬芳。琉璃的質地晶瑩剔透,在昏暗的倉庫中折射出夢幻般的光芒,每一處色澤的過渡都自然流暢,顯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那細膩的紋理,仿佛是時光留下的指紋,訴說著往昔的繁華與匠心。
在架子的中央,一只小巧精致的雞缸杯格外引人注目。杯身繪制著雄雞引吭高歌、母雞低頭覓食、小雞相互嬉戲的畫面,神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會從杯上躍出,走進現實世界。杯體輕薄,胎質細膩潔白,釉面溫潤如玉,五彩施彩鮮艷明麗,尤其是那一抹嬌黃,宛如初春的嫩柳,柔和而奪目,讓人忍不住輕輕拿起,生怕一不小心就驚擾了這杯中的小世界。
一幅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書法作品吸引了周言的目光。字體筆畫縴細卻剛勁有力,猶如鐵畫銀鉤,每一筆都獨具風神。起筆收筆,鋒芒畢露,結構嚴謹中又透著靈動,充分展現了宋徽宗卓越的書法造詣,讓人感受到宋代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仿佛能看到宋徽宗在宮廷中,揮毫書寫著他的藝術夢想與人生悲歡。
另有一對明代的青花瓷瓶,瓶身繪有精美的山水人物圖。遠處山巒起伏,雲霧繚繞,近處亭台樓閣錯落有致,人物形態各異,或吟詩作畫,或撫琴對弈,仿佛將一幅悠然自得的古代文人生活場景生動地呈現在眼前。青花瓷的色澤淡雅,青花發色鮮艷,筆觸細膩流暢,盡顯明代青花瓷的獨特韻味,那淡雅的色調,仿佛是歲月沉澱後的寧靜與從容。
而在一側的案幾上,擺放著一個宋代的汝窯筆洗。筆洗呈橢圓形,造型簡潔大方,線條流暢自然。其釉色溫潤如玉,天青色中略帶淡淡的粉青,仿佛雨過天晴後天空的顏色,清新而淡雅。表面布滿了細小的開片紋,如冰裂般錯落有致,這些開片不僅是時間留下的痕跡,更是汝窯瓷器獨特的藝術魅力所在,讓人在觸摸它的時候,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文化的傳承。
旁邊的一個錦盒中,放置著一方端硯。硯台質地細膩溫潤,如嬰兒肌膚般光滑,輕輕敲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硯面上雕刻著精美的雲紋和瑞獸圖案,刀法嫻熟,線條流暢,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工匠的精湛技藝。這方端硯不僅是實用的文房器具,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凝聚著古代文人的雅趣與情懷。
周言小心翼翼地拿起這些寶貝,仔細端詳著,眼中滿是驚喜與欣慰。這時,黑市老大在一旁開口說道︰“妹子,你放心。我手下有個研究這方面的專家,對古董鑒別那是相當在行。這些可都是他仔細看過、確保沒問題後才收來的。”
周言听後,滿意地點點頭。深知在這個特殊時期,能收集到這些古董著實不易。仔細查看一番後,周言對這批古董很是滿意。她思索片刻,對黑市老大說︰“老大,你和兄弟們先回去吧。明天我會安排人把第二批糧食送到倉庫。”
黑市老大咧嘴一笑,點點頭說︰“行 ,妹子,那就等你明天的糧食。你放心,我辦事肯定牢靠。” 說完,他帶著手下離開,只留下周言一人沉浸在這些珍貴的古董之中,心中暗自期許著這些國寶能在這場風暴中安然無恙,輕輕撫摸著這些古董,就像撫摸著歷史的脈絡,默默發誓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它們在這動蕩的年代里得以保存,等待著未來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喜歡周言重生1958請大家收藏︰()周言重生195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