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說道。
“這其中可有在外領兵的吳軍將領家眷?”
司馬師搖搖頭。
“諸葛瑾在我大軍圍之前將孫權的太子和那些將領的家眷第一時間送出了建業城,我們未能捉到。”
“抓到的只有一些文官和低級一些將領的家眷。”
“其中比較大的有張弘之子張玄、孫張尚,還有一些官員在出城之後逃去丹陽郡,現在八叔已帶兵攻下丹陽,正地搜捕這些人,希望其中能有孫權重臣!”
司馬懿听聞陸遜、步騭、朱然這些在外統兵的重要將領的家眷逃脫之後,心中滿是惋惜。
“真是可惜了!”
“這些人家眷要是落在我軍手中,我們就可以此制衡這些人前來歸順我大梁!”
隨之司馬懿問道。
“諸葛瑾情況如何,我听聞他死狀極為慘烈!”
司馬師有些擔心的說道。
“是,人頭被割了去!”
“當時進攻建業久攻不克,兒就下了對諸葛瑾的重賞之令,沒想到到一個小兵直接將其人刀斬下邀功!”
司馬懿眉頭一皺說道。
“他乃是諸葛亮的胞兄,雖說更為其主,可諸葛瑾還是死的慘烈。”
“如今諸葛亮執掌漢朝軍政大權。我們應當厚葬諸葛瑾,以免日後諸葛亮開戰之際對我們優先關照!”
“明白!”
“父親放心,孩兒已經第一時間收殮諸葛瑾尸身,還春首級全身,以九卿之禮厚葬于建業城外。”
“畢竟他的兩個兒子都還在外任職領兵!”
司馬懿點點頭。
“那就好,那些官員你先與他們談,為父已封賞出一個文聘為表率,想必這些人心中對我大梁已有計較。”
“現在不要小氣,只要對我有用之人就大加拉攏。”
“我還未得天下,不怕他們貪,就怕他們不要,敢貪的人才好控制,才好利用!”
說著司馬懿就要離去。
“父王!”
司馬師出聲喊道。
“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司馬懿看著司馬師說道。
“講!”
司馬師說道。
“父王你應該稱帝!”
“你說什麼?”
司馬懿不久之前動過直接稱帝的念頭,可其被當時的司馬師所阻。
現在沒想到剛剛奪下江東,司馬師卻一反常態支持司馬懿進位稱帝。
這反差也太大!
司馬懿說道。
“說說你的想法!”
司馬師說道。
“因為只有父王稱帝才能給予追隨你的人更多封賞。”
“接下來我們是要控制吳地,如要讓更多的吳地大家支持于你,就要大加封賞。”
“剛才父親也說,不怕他們貪,就怕他們不要。”
“這些大家在地方的影響之力遠超朝廷,只有喂飽他們,地方才能安定。”
“而只是錢財和普通官職卻不能打動人心。”
“唯有封爵、重賞、共享天下,讓其家族更為榮耀,如此才能動其心,楊氏四世四公、就是如此!”
“然父親只做一梁王,能封賞的極為有限,就如封侯都有不合禮制之嫌,可如要稱帝,我大梁將于世家之中完全合禮,到時父親就是封公、封王又有何不可。”
“這些才是那些大家最所想要的。”
“這些封王、封公之舉,諸葛亮不能做、孫權不敢做。”
“可我們不怕!”
“這是我們超過諸葛亮和孫權的最大優勢,如此這些世家才會走上我們的戰車、與我們同進同退!”
司馬懿表情未有變化,只是說了一句。
“為父現在要回去,現在諸葛亮已回關中,只留你二弟一人防守睢陽我著實放心不下!”
說著大步離開。
而就在司馬懿北上,司馬師與互相嚴陣以對之時。
于關中的諸葛亮也未閑置。
現在天下還是三國。
可已發生巨大變化。
原來最強的魏國在諸葛亮、司馬懿兩人,一個內憂、一個外患的進攻之下已被分解。
現在是諸葛亮的漢軍一方佔據益、涼、雍、並、冀、幽、荊北三郡和青州大河以北的地盤,共計七州之地。
而司馬懿新崛起的勢力則佔據了豫、兗、徐、揚和青州大河以南的四州半之地盤!
而孫權的吳軍在剛剛失去建業和吳地數郡之後卻是元氣大傷。
其手中地盤只剩下交州、半個荊州和豫章、廬陵兩郡地盤,還有益州的秭歸一城,還有一個剛剛奪下的江夏。
從原來的實力第二,落到勢力最小的一方。
孫權在想法重整兵馬奪回江東地盤。
正在孫權整頓兵馬之時。
于江陵正在整兵奉詔,準備東進的陸遜卻是被自己弟弟陸瑁和部下張休等人死死勸住。
“大將軍不能去啊,不能去!”
陸遜說道。
“陛下要我領兵東進與其合兵,身為臣子我怎能不去,放手,你們要謀反不成!”
陸瑁不敢說實話,只是一未死死拉住陸遜的衣甲死不松手!
而一旁的張休也是急急勸道。
“大將軍,現在形勢危難,您不可輕離荊州,否則必有禍事啊!”
而一旁的謝旌、李異、周胤等將也是猶豫不決。
陸遜看著眾人說道。
“天子詔令,誰能違抗,你們勿要陷我于不臣之地!”
張休說道。
“不瞞大將軍,現在陛下已失江東吳郡、會稽、廬江、丹陽四郡之地,奪地不成又兵退柴桑,此時大將軍去柴桑是凶多吉少!”
陸瑁也是說道。
“是啊,大哥你趁文聘出兵之際奪了他的江夏西陵,而也因如此文聘才引軍東進與司馬懿的水師合力打敗了吳軍水師。”
“也是因此讓我們這位陛下奪回建業的計劃功虧一簣。”
“這筆賬陛下肯定算在您的身上!”
“你此時去柴桑必是有去無回!”
陸遜說道。
“此事仍天時所至,誰人能夠想到,想必陛下也不會怪罪于我!”
看著執意要領兵東進的陸遜,一旁的周胤也說道。
“將軍,你不要將陛下想的如此簡單,你可知之前我們進攻西川之時,陛下為何引大軍西進荊州,還把我與其他你手下將領調離本城,我被從公安調去永安助戰,陸將軍被從江陵調去麥城駐軍,而陛下的禁軍和心腹步騭、全綜等部兵馬卻接手江陵、公安等地城防。”
“這些都是為的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