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

第593章 渡過汾河!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霖山寶 本章︰第593章 渡過汾河!

    馬承問道。

    “陛下,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劉禪說道。

    “既然對方無意北上,那我們便主動前去迎接。既然他們已經到來,又豈能讓他們空手而歸!”

    “那陛下我們大軍南下?”

    劉禪看著對圖說道。

    “命令留駐一千騎兵與霍篤共同防守汾陽城,其余騎兵迅速南下前往介休。”

    “先行殲滅這支魏軍兵馬,然後再集中兵力進攻晉陽。”

    “北宮信!”

    “末將在!”

    劉禪注視著眼前這位身負硬弓和百支長羽箭的弓騎兵百夫長!

    “你率手下弓騎兵先行一步,趕至介休以南,截斷敵軍撤退之路。”

    “行動務必迅速,勿受魏軍零星散騎的干擾,火速南下搶佔要道,其余事宜交由後續騎兵處理。”

    “本將軍誓將這支敵軍兵馬圍困于介休,吃掉他們!”

    “諾!”

    看著北宮信離去,一旁的姜維說道。

    “陛下,我看還是應派出騎兵小隊以策應北宮信他們,到時也好讓敵軍不明我軍主要意圖。”

    劉禪說道。

    “伯約有何想法?”

    姜維一指地圖說道。

    “之前霍將軍已派哨騎偵查過,于介休的汾河之上只有有魏軍臨時架起的兩座簡易浮橋。”

    “我們要全是指望這兩處,只要魏軍一旦發現我大軍行蹤,他們將俘橋一燒,我大軍將無計可施!”

    “現在魏軍兵力不夠,他們于汾河沿線沒有多少兵力,臣建議大軍于汾陽之處馬上搭建俘橋,以保大軍能從此處進擊,而後主力兵馬由汾陽之東渡河,順汾河東岸而下直擊介休!”

    “如此進擊可保大軍無憂!”

    劉禪只想了一下隨之說道。

    “準!”

    第二日。

    數隊小股騎兵由汾河之西南下,直逼七十里開外的介休城,劉禪與姜維率領的騎兵迅速東進于北面架設俘橋。

    而此時于介休駐軍不前的夏侯充也收到了消息。

    “什麼?漢軍竟然南下了!對方有多少兵馬?”

    那哨騎兵說道。

    “敵方先頭部隊規模龐大,約有數千騎兵,且均為清一色騎兵,目前尚未發現步兵蹤跡。”

    “全是騎兵?”

    “是,全是騎兵!”

    “如今敵方大軍已揮師南下,恐怕不出三個時辰,他們便能兵臨介休城外!”

    夏侯充臉色一驚。

    “騎兵的移動速度極快,特別是全員騎兵,無需等待後方步兵跟進。從介休到汾陽的距離僅為不到八十里。”

    “對方僅需大半天工夫便可抵達!”

    這時手下一副將走到夏侯充近前說道。

    “將軍,這支漢軍騎兵顯然來意不善,他們昨日剛抵達汾陽,今日便直撲我軍而來,明顯是想吃掉我們這支北援兵馬。”

    “究竟是戰還是退,您必須盡快做出決斷。”

    夏侯充目光掃過那人,又環視身邊的幾位將軍和校尉,隨即開口說道。

    “各位如何看待?我們當前是應戰還是撤退?”

    這時一個校尉說道。

    “將軍,卑職以為,當前我們應先撤回至平陽一線,再做進一步部署。”

    “目前大軍駐扎在這介休小城之內,實非明智之舉。”

    “待我大軍撤回至平陽,北上即可威脅漢軍側翼,南下則能確保安邑重鎮之安全。”

    “諸葛亮用兵常常變化無常。”

    “此次敵軍舍棄龍門渡,繞過我方重兵防守的並州南部,轉而北上進攻兵力相對薄弱的離石,此舉已完全出乎我軍預料!”

    “如今將軍率軍北進,意在解除晉陽之圍,然而誰能確保諸葛亮未曾于龍門渡布下伏兵?”

    “一旦我大軍傾巢北上,那解良、安邑恐怕會再次遭受漢軍攻擊!”

    “到時安邑失守之罪可都要落到將軍和我們頭上!”

    夏侯充問道。

    “那麼,您的意思是我們的主力部隊目前應先行南撤,以保存實力?”

    “是的,既然漢軍騎兵已抵達汾陽,戰局已然生變,我們也必須相應調整兵力部署,不宜再繼續北進!”

    “不可!”

    這時另一個魏軍將領起身說道。

    “朝廷下達給將軍的詔令為北上馳援晉陽,與冀州將領曹馥協同分兵進擊,于晉陽城外與漢軍展開對決。”

    “如今我三萬大軍北上,已抵達介休,卻未與漢軍交戰便先行撤退。”

    “屆時朝廷定會追究將軍的責任。”

    “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先與漢軍打上兩仗,然後再考慮其他撤軍事宜!”

    “打……,怎麼打,你說的輕松!”

    剛才那說話的校尉說道。

    “剛才哨騎的探報你分明已經听到,對方僅先頭部隊便有數千騎之眾,至于後續究竟有多少騎兵,目前尚不得而知。”

    “僅憑這幾千騎兵,我們手下的三萬步兵能在野外與其交戰嗎?”

    那校尉斜了一眼那人有些陰陽怪氣說道。

    “有些人自己兄弟在晉陽,這才不顧大軍安危一意勸說將軍北上,這是尋私情而忘全軍大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你胡說!”

    “我隨將軍鎮守河東已數載,從未因私情而動搖。然而,您一句撤軍,將置陛下詔令于何地?屆時朝廷怪罪,責任豈不是仍由將軍承擔!”

    “再說……!”

    那人一指地圖之上對眾人說道。

    “況且當前漢軍騎兵距離我軍不足八十里,僅需大半日即可抵達。”

    “我軍三萬余人中,絕大多數為步兵,若舍棄城池向南撤退,豈能于野外保全實力。”

    “用不了兩日就能被漢軍騎兵咬住。”

    “那時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那校尉也不服氣的說道。

    “那又如何?如今漢軍若要進攻介休,必須渡過汾河,而介休城外汾河上僅設有兩座臨時浮橋。”

    “只需將浮橋焚毀,漢軍便無法渡河,難道諸葛亮的騎兵還能涉水而過不成!”

    “然而,對于朝廷的詔令,我們該如何解釋?”

    “屆時若陛下追究責任,豈不將將軍及我整個河東大軍一並牽連!”

    “那又如何?戰場之上軍情瞬息萬變,豈有僅按詔令作戰之理。”

    “陛下本人在千里之外,要是事事回報,我大軍將萬劫不復!”

    “將軍!”

    那校尉一拱手說道。

    “卑職建議大軍馬上回撤平陽,背靠河東以圖固守。”

    而那將軍也是一拱手說道。

    “夏侯將軍,末將建議先過河與漢軍打一仗,如此未見其敵而後撤、將軍法向朝廷交待!”

    目睹屬下爭論不休,夏侯充一時難以決斷。

    這時,他才將目光轉向一旁的文士,開口說道。

    “伯益,依你之見,我們是戰是撤?”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第593章 渡過汾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第593章 渡過汾河!並對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