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看,這是一百桿火槍。是我特地寫信讓我葡萄牙總督從馬六甲海運過來的。這些槍發射但要速度快,威力大,堪稱居家旅行必備神奇啊。而且要價便宜,看在主的份上,就送給大人您了。”
看大衛把這些看上去就很復古的火槍吃的神乎其神,張定笑了笑,隨便拿起一桿,抹去上面厚厚的灰塵。這槍上面一點油氣也沒有,可想而知這些人並不在乎這些槍,估計也是些過時了的武器,平常不知道在哪個旮旯角落里吃灰呢。
“那我可得好好謝謝你了。”張定邊摸索著槍支邊說。
“大人,您客氣了,只要您兌現您的承諾就好。”大衛依舊是那一副謙遜有禮的樣子。
這會兒被人找了出來,又找了一批人送到這里。不得不說橋頭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別的不說,至少靠海啊。前兩天緊急搶修了一座碼頭,雖說不大,但也是個碼頭啊。
這不,今天就用上了。大衛的一封信招來了兩艘快船,五個金發碧眼的葡萄牙人大搖大擺的就送過來了。他們靠岸後左喵喵,右看看,絲毫不怕生。張定的人也嘖嘖稱奇的看著他們,雙方看對方都像是在看猴子。
“你看,和我們長的不太一樣。”
“你看,頭發都是黃的,你說他是不是全身都是黃的?”
……
張定把槍丟給劉三刀,他之前也是用過的。劉三刀拿起槍,熟練的上手擺弄起來。又打開一個木箱子,里面是用豬油包裹的子彈。劉三刀絲毫不介意的拿起一顆子彈,三下五除二完成子彈裝填。
對著遠處的一只鳥,“啪。”鳥兒應聲而倒。
“怎麼樣,大人,這槍好用吧?”大衛笑吟吟的說道。倒是那幾個把槍運送過來的人一臉震驚的看著劉三刀,他們不敢相信在這樣一個小小的鎮子里竟然有這種用槍的好手。
劉三刀對著張定點了點頭,把槍放了回去。
“槍是好槍,但是也得有子彈才行啊?不然這和燒火棍有什麼區別。嗯,不對。”張定拍了拍手,“至少人家燒火棍用起來順手啊。”
“哈哈哈啊,大人您說笑了。”大衛露出了一個奸商的笑容,“我們會給您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只要您給錢,自然就會有用不完的子彈。”
“那這體驗品也太少了吧?最多也就百來發。”張定撇撇嘴,踢了踢裝子彈的箱子,估摸著里面也就百來發子彈,沒有多的。也就是說,這些槍平均下來也就幾發就沒了,這要槍有什麼用呢?
“大人您說笑了,這些子彈造價不菲,又不遠千里迢迢的送過來。我們看在大人您的面子上和出于我們的誠意才會給您送這一百桿槍和幾百發子彈。”大衛鞠了一躬。
“縱然大人您和我們的友誼我們很看重,但是天底下哪有這麼做生意的?虧本買賣誰會做呢?我們一定會給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滿意的折扣,大人您可以相信我們。”
“嗯嗯。”張定用鼻孔出去,十分敷衍。
“我也十分看重我們的友誼,那我們的友誼值什麼價格呢?這些槍太少了,再來幾百桿吧,子彈先來個幾萬發。”張定從來不相信什麼所謂的利益集團間的友誼,只要錢夠了,大家都是朋友。
相反,錢不到位,誰是你的朋友?誰和你認識啊?你誰啊。
“大人,您這真是獅子大開口啊,短時間內我們根本沒有這麼多。這樣吧,我做主,看在您的份上能給您再來200桿槍和一萬發子彈,價格嗎,也就10萬兩銀子。”大衛一副十分為難的樣子。
“不夠,500桿槍和10萬發子彈,20萬兩銀子。”張定眼皮都不眨。雙方嘴里都沒有實話,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大家都會故意爆出一個對方都不滿意的數字,大家討價還價,直到大家勉強同意 。
“大人,您這是不可能的,最多200桿槍和5萬發子彈,20萬兩銀子。”大衛再次提高了自己的價碼。
“500桿槍,10萬發子彈,20萬兩銀子或者值錢的東西。”
“200桿槍和5萬發子彈,20萬兩,只能是銀子。”
“500桿槍,10萬發子彈,20萬兩白花花的銀子。”
大衛嘆了一口氣,“大人,這樣吧,最多300桿槍,6萬發子彈,18萬銀子,不可能再少了,這是底價。我們還要算這些人的工錢。”大衛指著其余的幾個葡萄牙人。
“他們的工錢可不便宜,他們是有編制的,不是合同工。老貴了,什麼外派費,過夜費等等,還有要買的保險,還有危險的大海天氣,猖獗的海盜等等,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
“成交,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張定壓根不信這些,這年頭最大的海盜不就是這些海上霸主嗎?搶的過就是土匪,搶不過就是商隊,商戰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不過這個價格應該就是他們的底線了,試探到了自然要見好就收。
“成交,那就預祝我們的交易圓滿完成。”大衛笑了,伸出手和張定握了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走吧,先吃飯。知道你們今天要來特地做了一桌給你們接風洗塵,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應有盡有。”談完了生意,自然就是賓主盡歡的吃飯了。
“哦,早就听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美食更是數不勝數,那我真是有口福了。”大衛自然也是體面人,自然也很上道的說道。一行人笑嘻嘻的說著笑著就去招待所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處理,比如葉伏波。
沒錯,招待所也有了,是張定專門令人修的。在張定的設想中,以後橋頭村將是一個繁華的港口,修一個招待所來招待各地的商人很有必要。明朝不是閉關鎖國麼,那我就大門敞開,利用外貿搞錢。
這個招待所紅瓦青磚,兩層小樓,看上去很客氣,一看就適合有錢人居住。
至于我沒有的資源怎麼辦?搶唄,鄰居屯糧我屯槍,別人就是我糧倉。更何況如今的橋頭鎮也算得上是人丁興旺,頗有幾分煙火氣了。各種酒樓啊,娛樂場所都有了,包括紅燈區,叫做上雲端。
這幾個月橋頭鎮可算得上是日新月異了,自從開春以來,每天都有走投無路的流民跑過來定居,外加張定他們到處搜羅人才和糧食,這人自然就慢慢多起來了。
被搜刮了糧食的普通人沒有活路,自然也只能自己眼巴巴的跑過來求生。一來二去之下,橋頭鎮的人口已經突破了2萬大關,朝著三萬人邁去,天氣越來越暖和,每天跑過來的人都在變多,按照這個趨勢,很快就會突破三萬人。
這幾個月,張定也沒閑著,有空就去偷襲一波大地主,不管是廣西的還是越南的,只要機會合適,就上演一波偷襲。多虧了這些大地主掏心掏肺的支持,張定他們才沒有糧食危機,還能夠讓這麼多人吃上飯的同時還有種子春耕。
沒錯,這幾天張定忙著以工代賑。對于那些手上沒有技術,只有一把子力氣的人,張定就安排他們開荒,挖溝渠,挑農家肥等等活計,得益于他們的辛苦勞作,橋頭鎮附近的一大片地方都種上了糧食。
甚至還種上了從家里帶過來的玉米,紅薯等作物。這些種子被錢多多他爹一直保存著,就等著有機會就種下去。這些天錢管家老開心了,每天就在田埂上走來走去,看著誰偷懶就跑上去說一頓,仿佛回到了以前的日子。
張定手下的人也是越跑越遠,眼看著跑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張定自然也是獲得了一些消息,比如《明史.本紀第二十四 .莊烈帝二》載︰
十一年春正月丁丑,洪承疇敗賊于梓潼,賊還走陝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張任學為總兵官。三月戊寅,賀逢聖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總兵官曹變蛟追破之,復入塞,走西和、禮縣。夏四月辛丑,張獻忠偽降于谷城,熊文燦受之。是月,洪承疇、曹變蛟大破賊于潼關南原,李自成以數騎遁。
這些農民軍被打敗後到處亂竄,嚴重影響了明朝本就混亂的治安,這些人為非作歹,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除了人事什麼都干。本就艱難求生的底層民眾自然難以生存,只能被迫離家以求生存。
至于那些大地主們,自然不會在意這些流民了,雖然他們的護衛隊也就碧綠園保安隊水準,但是這些流民更加不堪,三五成群,根本沒有任何組織紀律性,除了欺負那些農民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至于生活在圍牆里面的達官貴人,更是感受不到流民的存在,因為流民根本就進不去有著圍牆保護的城市,只能在外面霍霍。因此,這些流民對這些人來說連蒼蠅都算不上,畢竟,蒼蠅還能在你耳邊不斷飛來飛去呢。
多虧了這些四處逃竄的流民,讓本就不多還在苦苦掙扎的平民徹底活不下去了,只能背井離鄉,這段時間張定接受到的流民就來自于他們。這些人往往樸實能干,吃苦勞耐,就是吃的多了一些。
但是,張定這兒壓根就不缺大胃王,人人都是大胃王。對于這些人自然是來者不拒,把他們編戶齊民,在還沒有春耕時就讓他們興修水利工程,開墾荒田,天氣暖和了就讓他們去種田。
每天都有大量的農民活躍在橋頭鎮周邊的田埂上,他們辛勤勞作,只為了收獲更多的糧食。偶有巡邏的士兵經過,他們也不驚慌,只覺得內心安穩,正是有了這些士兵,他們才得以安穩的生活在這里。
張定入鄉隨俗,他認認真真的準備結婚。結婚流程主要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個主要步驟,這些步驟在中國古代婚姻習俗中佔有重要地位。
納采?︰這是婚姻程序的開始,男方通過媒人向女方提親,並贈送禮物,如大雁等,以示誠意。
問名?︰通過媒人交換雙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信息,以便進行合婚。
納吉?︰根據佔卜結果,如果吉兆則確定婚約。
納征?︰男方送聘禮到女方家,正式確定婚姻關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請期?︰男方選擇結婚日期並征求女方同意。
親迎?︰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完成婚禮儀式。
張定現在只差贏取新娘了,只等到黃道吉日去迎娶顏如玉,反正顏如玉現在就和他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天天不見抬頭見,感情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張定是幸運的,很多人結婚之前根本不知道對方長的什麼樣,也不知道對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經過這些天的相處,張定覺得顏如玉是一個可以攜手走過以後日子的人,人生還長著,需要良人相伴。
這一切加起來都讓張定最近心情不錯,正所謂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張定怎麼著也算有了倆,馬上就要和心愛的女子結婚,然後事業穩中有進。
這幾個月張定依舊保持著猛虎和長矛軍的編制沒動,依舊是500人,但是近衛軍擴大至100人,都是從猛虎和長矛軍里面遴選出來的,然後繼續從良民中挑選人編入猛虎和長矛。
不斷擴大自己的控制範圍,張定的實際控制範圍不斷擴大,廣西行省靠近橋頭鎮這一塊,很多地方都只是縣衙在官府手里,其他地方比如鄉村全部在張定的實際控制之下,但是張定沒有把這些人強遷過倆,只是把那些外地跑過來的流民都抓了過來。
那些縣衙眼看張定不僅能把那些圍在城牆下的流民給全部遷走,還不對他們動手,也不阻止雙方之間的流動,依舊保持著對城市的糧食供應以及其他需求,自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他們現在也根本無力去管城牆以外的地方。
還不如讓張定接手,甩開這些包袱。正所謂皇權不下鄉,尤其是在如今皇權衰微時更是如此,廣大的農村地區出現了權利真空,本來這些權利被鄉間惡霸,土地主短暫的把持,奈何不是強龍不過江,張定麻溜的把他們收拾了。
不僅獲得了民心,還獲得了一大筆不義之財,真是和 跌倒,嘉慶吃飽。多虧了這些財富,張定才能夠撐過這幾個月,才能安穩的擴大橋頭鎮,安心的春耕,安心的買槍。
還有就是招攬人才,沒錯,隨著張定的實力逐漸穩固和擴大,張定招攬技術人才和讀書人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一旦發現,立馬就把人家全家都帶了過來,保證不給對方逃跑的機會。
如今,張定手下已經有了百名讀書人和大幾百號人手藝人,這些人什麼都會一些,張定買槍自然也有仿造的想法。
喜歡明末混日子請大家收藏︰()明末混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