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達以外公司借助量子計算機服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騰達內部也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發展著。
    新材料可不止是騰達外部需要,騰達內部也需要。
    尤其是正在天上研發微型可控核聚變的月球基地。
    他們對于微型可控核聚變的追求,幾乎已經到達了一種瘋魔的地步。
    量子計算機出現之後,馮尚等人更是整天在實驗室當中埋頭測試。
    畢竟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月球基地上的很多項目都已經做的差不多了。
    那麼差的多的部分在哪里呢?
    答案是能源。
    只要能源的問題解決的差不多了,那麼一切問題就將迎刃而解。
    騰達現在研發出來的量子計算機雖然並不是萬能的通用型量子計算機。
    但是在模擬材料這方面,已經超出了過往所有的量子計算機。
    因此馮尚等人幾乎是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量子計算機上。
    他沒日沒夜地測試數據,試驗各種各樣有可能的新材料。
    畢竟目前制約可控核聚變微型化的難點,就是材料的問題。
    一方面,微型可控核聚變對磁場的要求極高。
    這就需要全新的超導材料,制備出全新的超導磁體。
    另一方面,微型可控核聚變產生的中子輻射也不是一般的材料能扛住的。
    普通的可控核聚變,不用考慮設備的大小。
    可以盡情地堆料.
    一層材料扛不住輻射?
    那就十層、二十層、三十層!
    反正量變就是能產生質變的。
    還有在形成磁場的時候。
    一台設備的功率不夠,那就上兩台、上三台,上到功率足夠為主。
    但是想要把可控核聚變安裝其他的設備上,就要考慮到大小問題了。
    因此,他們對于新材料的研發就是那麼迫切。
    希望可以通過量子計算機,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新材料實現微型可控核聚變。
    可即便是量子計算機,也並非萬能的。
    無非就是節省了用真實材料模擬的一些時間成本,以及經濟成本。
    並不是說想制造出新材料,就一定能制造出符合心意的新材料。
    發布會過去一個月,追月公司沒有造出符合要求的新材料。
    發布會過去兩個月,追月公司仍然沒有造出符合要求的新材料。
    這並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
    一些人的熱情,也有被打擊到。
    他們還希望量子計算機一現世,就能成功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微型化呢!
    好在搞科研的早就習慣了寂寞。
    在熱情退去之後,他們仍然能夠靠自己的意志力堅持枯燥無聊的科研日常。
    好幾年不出成果,或者只出一些小成果,才是他們的日常。
    然而西邊不亮東邊亮。
    微型可控核聚變的進度確實沒有明顯的進展。
    可是騰達醫藥的基因編輯技術,卻因為量子計算機的突破迎來了全新的發展。
    這又得歸功于量子計算機的量子疊加特性。
    量子計算機,可以從根源上對蛋白質、dna等生物大分子進行模擬,而不用進行人體實驗。
    還能模擬基因編輯之後,人體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當然,人體的生物環境是非常復雜的。
    量子計算機的模擬,只能做到局部的簡單模擬。
    畢竟它的優勢在于微觀世界而非宏觀世界。
    一旦涉及到宏觀世界的模擬,量子計算機就遠遠不如傳統計算機。
    因為現在量子計算機的算法和底層編譯器都非常粗糙。
    可就算只能模擬微觀世界,量子計算機還是快速推動了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
    不過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也不全是量子計算機的功勞。
    本身騰達醫藥對于基因編輯技術就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
    再加上艾維柏與騰達醫藥達成合作。
    雙方在基因編輯技術上,互相取長補短,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因而基因編輯技術,很快就有了全新的突破。
    突破的方向,不再是糖尿病這種針對于病人的方向。
    而是一個針對于正常人的基因編輯方向。
    ……
    騰達醫藥,總部。
    “這一次,我們突破的方向是人的精力。”
    此時的陳騰正帶著自己的家人共同來到騰達醫藥的實驗室。
    負責陪同解說的,還有騰達醫藥的盧玉川。
    “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發現,體內的基因會影響人的精力。
    “當這個基因打開的時候,人的精力就會旺盛一些。
    “當這個基因關閉的時候,人就會經常感到累、困。”
    陳騰向家人用通俗的語言介紹著這一次突破的成果。
    陳莉莉听到這話眼前一亮。
    “我就知道,我小時候成績差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實在是因為基因太差。”
    “你的意思是爸媽給你的基因不好嘍?”陳騰似笑非笑地看著陳莉莉。
    陳建國與姜美芝的目光,一下子就落到了陳莉莉身上。
    “其實是我不努力。”陳莉莉縮了縮頭忙道,“繼續介紹吧,我的好哥哥。”
    陳騰也不逗她︰“具體是哪個基因影響了人的精力,沒有一個科學家知道。直到艾維柏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這個秘密,並與我們合作進行研究。”
    在這個基因方面,艾維柏是頭等大功臣。
    他們發現了具體是哪一個基因影響到了人的精力。
    于是騰達與艾維柏,就順著這個現象研究了下去。
    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研究之下,終于是搞明白了到底如何要對這個基因進行修改,才能讓人的精力旺盛。
    “我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研究結果,全人類都會因此受益。”
    精力旺盛對于一個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拋開奮斗這種事情,就算是玩也得精力旺盛的人玩才能玩得開心。
    有時候和別人約好了出去玩,可能才剛到晚飯時間就精力不足了。
    這個時候,不論是接著玩還是不玩都讓人非常難受。
    玩,實在是沒那個精力困得昏昏欲睡。
    不玩,又實在是掃興。
    總之就是玩個半天還能承受,玩個一整天精力完全跟不上想睡覺。
    “你們要不要做一個檢測,然後編輯一下自己的基因?”
    陳騰詢問家人們的意見。
    陳騰的父母、妹妹,以及黎星若的母親、弟弟,全都來到了這里。
    他也想讓他們做一個基因編輯手術。
    精力旺盛一點,就算是以後出去玩都能玩的盡興一點。
    與此同時,一旁的盧玉川遞上一份簡單易懂的實驗結果報告。
    “主動參與我們實驗的志願者表示,在做過我們的基因編輯手術之後,精力確實變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