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是陳騰寄予厚望的一個項目。
實現之後,可以精準地通過量子計算器模擬出現在還沒有被運用的材料。
材料學,又牽扯著一大堆的學科。
無論是前段時間微型可控核聚變的材料,還是這段時間基因編輯技術需要用到的材料。
都可以通過量子計算器模擬、預測性質。
如果發明出了量子計算機。
那麼騰達在材料學領域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很多對于材料有高要求的學科都將迎來突破與進展。
江逸風也不賣關子“稀釋制冷機!我們的稀釋制冷機,最近有了新突破。”
“原來是稀釋制冷機突破了。”
很多人都沒听說過稀釋制冷機,陳騰卻是很清楚這個玩意兒的作用。
眾所周知,量子計算機需要在超低溫的環境下運行。
但具體是多低呢?
零下10度?
零下50度?
零下100度?
這些溫度在大部分人的認知當中,已經是極低極低的溫度了。
甚至一些極寒末世的小說,設定的溫度也就零下幾十度。
但是這樣的溫度相對于量子計算機的運行溫度來說,還是太高了。
量子計算機在運行的時候,需要的溫度只能比絕對零度高上那麼幾分之一度。
而絕對零度,是熱力學上的最低溫度。
也是一個僅僅存在于理論的最低值。
在這個溫度之下,物質分子沒有動能,僅有勢能。
是最適合量子計算機運行的溫度。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讓量子計算機周圍的溫度保持那麼低呢?
用過電腦的都知道。
隨便打開幾個應用,電腦的溫度就能飆到七八十度。
不管是風冷還是水冷,頂天也只能降溫十幾度。
因為芯片工作時,發熱是必然的。
量子計算機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工作,就會發熱。
而量子計算機發熱的後果,那就是計算結果的不準確。
人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降溫設備,無非空調、冰箱這種電器。
這種電器降溫與制冷的效果還不錯,可相對于量子計算機來說還是太差了。
因此在科研當中,用到的設備叫做稀釋制冷機。
稀釋制冷機的原理不算特別復雜。
里面的化學元素就兩樣東西。
氦3與氦4。
先將兩者混合,兩者的溫度在降低到一定溫度以下之後就會分離為濃相與稀相。
顧名思義,濃相當中的氦3多,且漂浮在上面。
此時如果將氦3氣體抽走,濃相當中的氦3就會蒸發。
為了維持平衡,稀相當中的氦3就會進入到濃相當中。
而這個過程當中,會發生吸熱。
當然,原理簡單不代表著制造稀釋制冷機也很簡單。
實際上,想要造出一台可以長時間維持低溫的稀釋制冷機難度還是很大的。
這難度僅僅體現在制造工藝上,還體現在昂貴的氦3上。
之前登月未成功,沒法從月球上挖氦3。
所以制造稀釋制冷機的成本非常昂貴。
成功登月之後,騰達內部使用氦3的價格便宜了許多。
對于騰達來說,氦3的成本低了許多。
稀釋制冷機,自然也有了新的突破。
“說說看,具體是哪方面的突破?”
“我們可以維持溫度在2k左右。”
k,是一個溫度單位。
1k0001攝氏度。
在聊起稀釋制冷機的時候,1k的意思是比絕對零度高上0001攝氏度。
以此類推,2k就是比絕對零度高上0002攝氏度。
“2k嗎……”
陳騰念叨了一遍。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稀釋制冷機能維持2k的溫度確實是世界領先的水平了。
但,還是不夠領先。
只是比起其他人領先了一點點而已,還不夠。
現在的騰達,要的可不是領先一點點。
要的是大幅度領先。
領先一點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騰達的。
“陳總,雖然這個稀釋制冷機還沒有甩開其他人,但我們在超導量子計算機這一塊,很有可能最快彎道超車,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
“是嗎?還有什麼突破了?”
听江逸風這麼說,陳騰覺得突破的不止是稀釋制冷機。
還有其他的東西,也一並突破了。
“算不上突破。德斯曼教授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
“當然記得。”
第一屆藍星科學技術獎應用物理獎的獲得者之一。
研究方向是三維拓撲超導體。
在他得獎之後,陳騰還與他聊過關于量子計算機的話題。
只不過當時兩人對于于量子計算機的短期前景不太看好。
他們一致認為,在短期內量子計算機是沒什麼前途的。
技術水平達不到,發展不起來。
後來騰達也與德斯曼教授的研究團隊,保持著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騰達給了不少的研究經費和儀器設備,德斯曼教授的研究團隊也將他們的部分研究成果共享給騰達。
雙方的關系,很是融洽。
“之前的時候,德斯曼教授團隊與國外的另外一個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了一個具備8個量子比特的qpu。”
qpu,听上去和cpu、gpu很像。
實際上的用途,也確實有相似之處。
qpu的全稱是量子處理單元,是量子計算機的核心組件,基于量子疊加與糾纏原理實現計算功能。
將其看成是量子計算機的cpu也未嘗不可。
“8個量子比特,不算多。”
“他們將多個qpu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台128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128個量子比特就很多了。”
對于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來說。
128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屬于站在世界前沿的計算機。
當然,具體能解決什麼問題也不一定。
量子計算機這東西,也不是光看參數就行的。
就像是普通的計算機。
光配置好、參數好也不代表性能就一定強。
硬件驅動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計算機上的軟件優化,同樣是很重要的一環。
現在的量子計算機在這方面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
什麼都沒有,自然也不一定能解決具體的問題。
江逸風也覺得128個量子比特挺多的了。
他就說那個研究團隊的事
“大約在兩個月前,這台量子計算機發現無法正常使用。”
喜歡游戲公司?這分明是科技巨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游戲公司?這分明是科技巨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