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

第339章 最新突破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哈拉和林 本章︰第339章 最新突破

    五分鐘後,戈輝和劉文濤一起坐進了龍旗轎車,蘭方舟給頭車打出手勢,頭車發動,蘭方舟這才坐進戈輝所在的第四輛龍旗轎車,十輛龍旗車順次駛出外事局大院。

    就在戈輝和劉文濤趕往特區工業局後面的鳳凰技術大廈時,一則來自德國柏林和漢堡的消息震驚了世界。

    德國時間九月六日有時差),德國漢堡工人為了抵制標洛政府提出的新生產方式流水線),舉行了第二次群眾性政治停產第一次是1906年1月7日,這一次是我加的,你在歷史上找不到)。

    為了呼應漢堡工人停產,柏林的摩押人區工人區)十萬工人舉行停產行動,他們更加反對新生產方式,工人與德國軍警直接開戰,工人的抵抗相當頑強,柏林的街壘越來越長。

    德國工人為什麼反對新生產方式呢?

    德國以前的生產方式,工人參加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對工人的技術和經驗要求極高,很多學徒工或輔工,甚至需要跟著學習十年,才能成為工長級工人。所以技術一流,經驗豐富的工人,非常吃香,地位極高,變得不可或缺,是工廠的寶貝,連工廠主都要高規格禮遇他們。

    這樣的生產方式,能生產出質量非常過硬的產品,但也有一個不能回避的弊端,就是慢,效率不高,主打一個慢工出細活。你還不能催,萬一產品質量下降,誰的責任?

    而威廉二世和標洛首相,聯合提出的新生產方式,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極大的降低了高技術、高經驗工人的作用。工人不必參與產品生產的全部環節,根據實際情況,只負責一個或幾個小環節,工人能快速的熟練,快速的勝任,快速的專精,也能隨時被替代。高技術、高經驗工人不再像原來那樣重要,不可或缺,他們和學徒和輔工一樣了。大家都一樣了,原來的待遇、地位也就沒有了,這樣的落差,他們不能接受。不接受,就要想辦法改變,他們想到了像以往那樣的停產行動。

    一直被打壓的社會民主黨殘余,再次找到了天賜良機,他們咨詢了列寧,吸收了沙俄工人的斗爭經驗,決定采取政治總停產的斗爭行動,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取破壞機器,破壞工廠的極端行動。就這樣,他們在九月六日,在漢堡和柏林同時發動政治總停產,柏林摩押人區的工人更加激進,築起街壘,直接攻擊軍警。

    解釋一下美國和前毛熊國的流水線情況,美國人發明的,從福特t型車開始的,美國工人接受這樣的生產方式,為什麼我也查不到,真查不到。前毛熊國接受流水線,一是s2賽季的特殊情況,戰爭需要,二是毛熊國工業化水平低,工人更容易接受新東西,至少能節省體力。後世的龍國也一樣,生產力水平更低,幾乎就是從零開始,直接上流水線,工人以為本來就是這樣。戈輝的北方特區就是這樣,直接上流水線,工人沒有其它想法。

    以威廉二世和標洛首相為首的德國高層,深刻意識到德國出現了極為嚴重政治危機,很可能更大的革命風暴即將來臨。

    德國高層齊聚波茨坦宮開會,商量工人停產的問題。據情報顯示,工人停產,背後是社會民主黨殘余在起作用。

    內政大臣馬茨胡梅爾斯和財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聯合提議︰“暫時停止推廣新生產方式,緩和政府與工人的矛盾,應該采取以點到面,從小到大,小規模的開始,逐步擴大的方式推廣。比如先在新建工廠里推行,然後逐步向其它工廠擴大。”

    提爾皮茨和毛奇一起反對,提爾皮茨質問胡梅爾斯和聚勒︰“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嗎?中東發現石油了,誰都想在中東分一塊地,就連戈輝都想分一塊,要知道,他的海軍連塊舢板都沒有。德國距離中東地區,至少在五千公里以上,中東的石油靠什麼爭取?靠巴格達鐵路嗎?那得等到什麼時候?我告訴你們,德國等不起。我們能依靠的只能是戰列艦,還有dg06半自動步槍德國版fa1903c)。如果以現在的生產方式,我們是無法滿足大規模戰爭需要的,必須采用更先進的生產方式,也就是流水線生產方式,也只有這樣的生產方式才能讓我們的後勤源源不斷,才能讓我們一直贏最後。”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工人停產,就停止新生產方式的推廣,因為一次的退讓,很可能會換來更大的規模的停產行動,決不能讓工人嘗到停產的甜頭,必須堅決打擊,首惡必誅。退讓或者說容忍,是最大的錯誤。”毛奇接著說道︰“工人沒有坐在我們的位置,他們看不到只有我們能看到的東西,所以他們永遠都是短視的,他們只想自己舒服,顧自己的小家,賺自己錢。當然,他們這樣想也沒錯,但是采用新的生產方式,不等于他們失去了原來的收入,反而因為只專注于一項或幾項簡單的工作,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給他們帶來更高的收入毛奇這話說的就很無恥,真要能賺更多的錢,工人才不會反對呢),所以,改變生產方式的陣痛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們挺過去了,就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他是越來越推崇流水線生產方式了,他甚至覺得這樣的生產方式,真的能改變戰爭結果。

    解釋一下,當下的德國財政其實非常缺錢,采用新生產方式後,不會像原來那樣發計件工資,工人的工資不但不會提高,還會下降,所以工人搞大停產是無奈的選擇。

    波茨坦宮的會議陷入僵局,威廉二世和標洛首相顯然更支持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和參謀總長毛奇,但是內政大臣馬茨胡梅爾斯和財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的意見同樣是老成謀國之舉。

    內政大臣馬茨胡梅爾斯又道︰“我認為是戈輝居心不良,他就是在給德國添亂,我們給他那麼多技術,他不知恩圖報,卻想禍亂德國。”

    “沒錯,錯在戈輝,他就是用心不良。”財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支持胡梅爾斯︰“我們和戈輝合作是最大的錯誤,戈輝是最大最危險的‘黃禍’,德國必須切斷與戈輝的一切合作,糾正錯誤。”他以為,搬出威廉二世親自炮制的黃禍論,更得威廉二世的心。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十萬工人停產問題,不是與戈輝合作是對是錯的問題,不要跑題了。”帝國議會的熱羅姆博阿滕議長,重敲桌面提醒道“與戈輝合作,不存在對錯,也不是對錯的問題。”熱羅姆博阿滕議長再次重重地敲擊桌面︰“對和錯,從來不是一個時間點的問題,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對和錯,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甚至是在不斷的轉化,或者同時存在,也就是對也不對。”

    一個商討解決工人停產問題的會議,就這樣硬生生地開成了哲學辯證會議。

    不愧是誕生了尼采和叔本華的國度,開會都要講哲學辯證。

    漢堡和柏林的工人大停產,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注意,因為這次規模太大了。英法兩國都在考慮要不要往這里面加點料,讓規模再擴大幾倍,這樣德國就是不死,也要沒了半條命。

    一九零五到一九零六,德國發生了六千二百八十三次工人停產,有八十多萬工人參加了斗爭,但都規模不大,不像這次超過十萬人規模。停產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改變生產方式。

    北方特區收到的消息是柏林代表處發回來的,發到了外事局和總參謀部,戈輝還在去鳳凰技術大廈的路上,還不知道德國出事了。

    工業局直屬的鳳凰實驗室,就在工業局的後面。從工業局正門進入,後門出去,就是鳳凰技術大廈的地上停車場,一幢十層毫無新意的長方體大廈,大院正門就是工業局大院後門。

    此時,一位精神略顯萎靡,身著白色長褂的雞窩頭年輕外國人,站在大廈門口注視著陸續駛入的總督車隊。

    年輕人沒動,就那麼看著戈輝和劉文濤從一輛龍旗轎車里鑽出來,看著他們兩個走到近前,這才說話︰“歡迎……”雞窩頭年輕外國人只吐出兩個字,後面怎麼說,又不會說了,他的語言天賦實在有點差了,但是工作相關的漢語,他知道很多,即便不會說,也能听懂。

    “你說的,他能听懂,只是不會說。”劉文濤提醒戈輝。

    戈輝看到馬克,又想起了去年,好像一點沒變,還是原來的樣子。戈輝也不在乎這些小事,直接說道︰“我听文濤說,你弄的那個什麼合成縴維,有重大突破,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突破?”

    馬克指了指樓上,吐出三個字,發音還算標準︰“實驗室。”

    戈輝步入鳳凰技術大廈,在一樓大廳,又看到了正對正門的牆上︰鳳凰不死,涅盤重生。腳步不停,隨口贊了一句︰“不錯!”

    戈輝等人換上了白色長褂,白色頭套,在劉文濤和馬克的帶領下,來到了三樓的實驗室,門上醒目地寫著︰康德拉馬克實驗室。

    馬克立即拍自己的胸脯,指著實驗室的名字說道︰“我的……”只說了兩個字,又說不出後面的了。

    進入實驗室,里面有很多外國面孔,有人只是扭頭看了戈輝等人一眼,然後就繼續自己的忙碌。

    康德拉馬克沒有停在戈輝身邊,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繼續自己的研究。

    “還是我來給你介紹吧!”劉文濤主動說道︰“三樓、四樓、五樓,一共十二個實驗區,現在有2400人,都在做康德拉馬克的項目,600名外國人,1800名我們的人。基本上1個外國研究員,配3個我們的人做助手。這里為朝陽工業大學和錦州港務大學培養了大量的有動手能力的化學人才。還有……”

    “直接說突破的問題,你說的那些小事,我不關心。”戈輝直接打斷劉文濤。

    “這就該說突破的事情了”劉文濤尷尬一笑,繼續道︰“去年,他們在實驗室里制備出了高聚物。高聚物熔融後,能像一樣抽出絲線,而且這種細絲即使冷卻後還能繼續拉伸,拉伸長度可達到原來的幾倍,經過冷卻拉伸後細絲的強度、彈性、透明度和光澤度都大大增加。當時,他們每個人都覺得他們創造出了新東西。”

    劉文濤搖頭輕笑,然後繼續道︰“這種聚酯的奇特性質使他們預感到可能具有重大的商業價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來紡織什麼。然而,打擊很快就來了,繼續研究表明,從聚酯得到縴維只具有理論上的意義。這種高聚物,在100c以下即熔化,特別易溶于各種有機溶劑,只是在水中還稍微穩定一些,因此不適合用于紡織。”

    劉文濤輕輕聳肩,繼續道︰“之後,他們在對聚酯和聚 胺類化合物進行深入的研究,繼續做各種測試。過去的一年,一直在做各種嘗試,意圖找到合適的新東西。”

    “終于在十天前,他們用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出了聚 胺66。一切從這一刻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劉文濤激動地說道︰“他們對聚 胺66做了各種測試,很快發現,這種聚 胺不溶于普通溶劑,熔點為263c,高于通常使用的熨燙溫度,拉制的縴維具有絲的外觀和光澤,在結構和性質上也接近天然絲,其耐磨性和強度超過當時任何一種縴維。從其性質和制造成本綜合考慮,在已知聚 胺中它是最佳選擇。”

    “成功了幾次?”戈輝問道。

    “他們反復驗證了七天,做了幾百種測試,確定他們成功的創造了有用的新東西。同時,在測試過程中,順便解決了生產聚 胺66原料的工業來源問題。”劉文濤說道︰“然後才通知了我,我跟著測試了三天,我用自己的眼楮,確認他們真的成功了,這才來找你。”

    “我們出去談”戈輝直接來到實驗室外面,等劉文濤跟出來,又道︰“去你辦公室談。”

    劉文濤在鳳凰技術大廈的辦公室還是老樣子,書架上、桌子上,都堆滿了書籍和文件。

    “那600名外國人可靠嗎?調查了嗎?”戈輝嚴肅地問道。

    “海外關系,禁衛情報局一直在排查,特區內務部一直在持續監視,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劉文濤說道。

    “他們願意在北方特區入籍嗎?尤其是康德拉馬克。”戈輝問道,馬上又強調︰“是二選一,不是同時擁有兩個國籍。”

    劉文濤思考了一下說道︰“你的擔心我明白,我也問過他們,他們可以考慮在北方特區入籍。”

    “你告訴他們,如果在北方特區入籍,房子、車子、女人、錢,一樣不會少。”戈輝說道︰“房子是三層大別墅、車子是最新民用版梟龍越野車兩一台、好看的女人、和花不完的錢,條件是不能泄密,不能離開特區。”

    “看來這回你不打算和德國人技術共享了。”劉文濤笑道。

    “以前願意技術共享,是因為我們需要他們的技術。也是因為我們的東西,他們拆解之後,就能自己找到思路,自己生產出來。雖然性能會差一些,但是只要小步快跑的迭代更新,總有一天會趕上我們的水平。”戈輝無奈道︰“也就是說,我們的技術藏不住,技術共享換技術,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最優選擇。比如說我們的卡車,飛機,坦克,只要他們能拿到,拆解之後,就開竅了,就能自己弄了,我們不如趁現在多換點技術。”

    “你是說,這個新東西,他們短時間內研究不出來?”劉文濤說道。

    “對,我覺得他們短時間內研究不出來。”戈輝點頭道。

    劉文濤翻出一份測試報告,遞給戈輝︰“看看吧!這是測試報告。”

    戈輝接過來翻看,看不懂也要看,想了一下繼續說道︰“你以為德國人是什麼好人嗎?和我們合作,是因為我們有利用價值,是因為我們搞出了新東西,不然,我們和北京朝廷有什麼區別嗎?”

    劉文濤點頭,確實如此,如果北方特區沒有價值,德國人還不如和倭國人合作。

    戈輝繼續說道︰“別忘了,威廉二世為了煽動對清國的侵略,專門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黃禍論。一八九五年,德國取得了在天津和漢口建立租借地的特權;一八九七年又以兩名教士被殺為借口,派軍佔領了膠州半島。翌年,強迫清政府把膠州灣租給德國九十九年,並有權在山東修築鐵路和開礦,從而把我國的山東省變成了德國的勢力範圍。一九零零年,在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元帥瓦德西是八國聯軍總指揮,對我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可是你的老丈桿子啊!”劉文濤調侃道。

    “他代表德國,我代表北方特區,在國家利益面前岳丈也得靠邊站。”戈輝不以為然道︰“再說,我幫德國,可不是真的為了德國好,是希望老歐洲陷入更持久的戰爭,把更多的年輕人填進戰場,最好把他們辛辛苦苦建立的文明全部砸爛,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什麼?劉文濤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老歐洲要打仗?

    “遲早的事,他們有原來的矛盾,加上現在的中東石油。”戈輝一臉期待之色︰“明年的倫敦峰會,中東石油是他們繞不開的問題,如何分配,又繞不開英國。”

    “那肯定會很熱鬧”劉文濤說道︰“曾經清國也是他們餐桌上的蛋糕,但現在,我們也成了桌邊的食客了。”

    “所以,中東,我也要分一杯羹,必須有我一塊。”戈輝堅定地說道。

    “他們會給嗎?”劉文濤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禁衛軍》,方便以後閱讀禁衛軍第339章 最新突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禁衛軍第339章 最新突破並對禁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