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

第331章 朝陽峰會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哈拉和林 本章︰第331章 朝陽峰會

    周成海把周瀅的手交到周玉坪手中,叮囑道︰“瀅兒既是妹妹,又是媳婦,必須照顧好了。”

    “我保證兩個都會照顧好的。”周玉坪一高興,連說錯話了都沒有察覺。

    周成海心中一嘆,也沒挑這個話里的毛病。

    周玉坪拉著周瀅一起向嘉賓微微躬身,然後走到魯飛和于若雪的右手邊站好。

    至此,十四對新人,全部站在了舞台上,戈輝帶領大家,一起向眾嘉賓,家屬們,躬身致謝。

    十四個新娘,爭奇斗艷,風華絕代,無數嘉賓感嘆,大清國最漂亮的十四個女人,被他們十四兄弟拿走了。

    孫再芝是今天十四對新人的證婚人。

    他先表達了自己擔任證婚人非常榮幸,然後代表十四對新人,代表特區政府感謝蒞臨婚禮現場的各國元首,洋洋灑灑說了三分鐘。然後向戈輝等十四對新人,列舉了一些好的和不好的極端情況,比如貧窮、疾病或殘疾之類的,問十四對新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願不願意認可對方,和對方在一起,直至生命終結。為了照顧外國人,他還用英文說了一遍,至于許蓮,他並不知道許蓮是倭國人。

    十四對新人,都沒有猶豫,哪怕多考慮一秒,幾乎是齊聲回答——我願意。

    當然是願意了,如果不願意,今天的婚禮根本就不會舉行。

    孫再芝又提了一些別的問題,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願意。

    最後,在孫再芝一連串的祝願聲中,上午的儀式基本結束。孫再芝請全體嘉賓移步宴會廳,正式進入婚宴環節。

    而這個婚禮儀式的大廳,立即開始重新布置,晚上的拜堂禮和宴會都在這里舉行,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洞房就在一號樓的三樓,十四個準新娘,最緊張的時候就要來了。

    晚上的拜堂禮很順利,德皇威廉二世發現了清國人傳統婚禮的有趣之處。婚宴上威廉二世十分意外地喝醉了,真的是太高興了。

    戈輝也喝了很多,結果洞房之夜,啥也沒干成,掀完蓋頭,直接倒在了喜床上,呼呼大睡。不過,第二天早上,他又把昨晚錯過的補上了,兩人大戰了三百合,伊娃一敗涂地,多次求投降才被堪堪放過。

    這三天,兩人戰斗不止,最後以伊娃徹底認輸而告終。

    4月25日,朝陽峰會在朝陽榮耀大酒店如期舉行。

    英國首相享利坎貝兒。

    法國總統克萊芒阿爾芒法利埃。

    意大利王國首相喬瓦尼喬利蒂。

    奧斯曼帝國的穆拉德五世親王。

    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倭國首相西園寺公望。

    丹麥國王。

    荷蘭國王。

    比利時國王。

    瑞典國王。

    挪威國王。

    西班牙國王。

    浦圖亞國王。

    俄皇尼古拉二世。

    德皇威廉二世。

    特區總督戈輝。

    首先舉行了簡單的記者見面會,十七人合影,光緒沒有參加,雖然他是國家元首,但是歐美列強根本不認可光緒帝,一個把首都扔給外軍,自己逃跑的皇帝,沒有資格和他們平起平坐。

    戈輝雖然不是國家元首,但禁衛軍的戰績讓他有資格躋身元首之列。

    合影時完全根據國家實力分配位置。戈輝是此次峰會的主辦方,是東道主,所以他有資格站在c位。

    有人感慨,這是清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會議首先確定了會議語言,戈輝提議︰“把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等五國語言,作為會議語言。這五種語言,在全世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既兼顧了絕大多數,又極大減輕了會務壓力。”

    倭國首相西園寺公望,旗幟鮮明的反對,他認為︰“應該也有倭語,倭國在東亞地區具有最大的影響力,倭國有東亞最強的海軍。”他蹩腳的英語,引起在座的多人皺眉,因為沒听懂他說了什麼。

    戈輝毫不客氣地反駁︰“倭語,只有倭人在用,是小語種,不具代表性。”戈輝的措詞很不客氣,流利的倫敦英語讓很多人側目。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也認為︰“倭國語確實不具代表性,使用的人太少,不在考慮之列。我支持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等五國語言,作為會議語言。”

    德皇威廉二世也站出來︰“我支持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漢語等五國語言,作為會議語言。”

    因為里面有俄語,俄皇尼古拉二世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支持,雖然他看戈輝不順眼,但此時此刻卻有點順眼了。

    接著英國首相享利坎貝兒、法國總統法利埃,也先後表示支持,他們的理由非常簡單,他們在全球的殖民地,推行自己的語言,他們的語言應用更廣泛,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了英法美德俄的支持,其它與會國也都表示支持,倭國不同意,也沒辦法。

    會議語言確定了,會議正式開始,戈輝直接用漢語發言,陳述特區的防御政策︰“特區努力發展軍力,不是為了侵略和掠奪,而是為了保護建設成果,奉天戰場已經證明,如果沒有禁衛軍,特區現在的一切可能不屬于我們,我們必須要有能力守護自己的一切,有能力把戰爭擋在國境之外,這樣才能讓覬覦我們的人望而卻步。”戈輝的目光在西園寺公望和尼古拉二世的臉上短暫停留。

    關于特區發展,戈輝認為︰“特區離不開世界,願意成為世界的一環,歡迎各國來特區投資建廠。我們在努力尋找一種不依靠掠奪的發展模式,通過自身的努力+國際合作,就能走上一條不斷發展的康莊大道。比如說,羅斯福總統,看上了我們的卡車、越野車、摩托車等技術,非常豪氣地問我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美國比我的特區強大太多太多,但羅總統並沒有因為自身的強大,選擇用武力施壓,而是出錢購買。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模式,大家互通有無,可以花錢購買,你買我的,我買你的,生意就會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不依靠掠奪的發展方式?在座的很多人嗤之以鼻,幼稚,不掠奪,原始資本怎麼積累?錢從哪里來?借嗎?動輒10以上的利息,就問誰受得了?這一點,倭國和俄國最有發言權,他們已經被債務壓的喘不過氣了。德國在非洲與英法爭奪殖民地,還不是因為沒錢嘛,想以更廉價的方式拿到資源。有什麼比掠奪更劃算,不依靠掠奪?清國是怎麼變這麼大的?

    針對當前的國際形勢,特別是老歐洲的問題,戈輝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復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的辦法。盡管當前,當事方的立場有較大的分歧,但是談起來總比訴諸戰爭要好。歐洲過去幾百年的歷史證明,無論形勢多麼復雜困難,都不能關閉和平與和解的大門,特區立場坦坦蕩蕩,一以貫之,那就是堅持勸和促談,樂見各方都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達成全面、持久、並有約束力的爭端解決機制,構建起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讓戰爭的陰雲徹底消散,守住來之不易的文明。”戈輝知道,自己的話都沒有屁香,都是假大空的話,言之無物,他是真心希望歐洲打起來。)

    戈輝最後提醒在座的各位︰“盡量以對話的形式解決爭端問題,盡量不要選擇戰爭,打贏了,未必就佔盡好處,打輸了真的很糟糕,戰爭就是在把我們花了幾輩子的錢,辛苦建立的文明砸爛,圖什麼呢?過後還要花幾輩子的錢重建,又圖什麼呢?所以,能不打,盡量別打。”

    戈輝還提出一個建議︰“最好成立一個國際性組織,匯聚更大的合力,用來協調國際爭端問題,將戰爭扼殺在萌芽狀態。畢竟,爭吵總比戰爭好語出丘胖子,就是丘雞兒,這翻譯沒誰了哈)。”

    在座的听完戈輝的即興發言,無不震驚,他是怎麼想到這些的,特別是最後的建議——成立國際性組織。正如他所說,爭吵總比戰爭好,太正確了,但是,但凡能爭吵,誰願意開戰啊!不就是吵不明白,只能上肢體語言嘛。

    不過,話說回來,確實需要這樣的一個組織,有人出面調停,總比站旁邊看熱鬧強,能不打盡量不打,誰也不願意砸爛自家的東西。但也出現了一個問題,由哪國來主導,設在哪國,這無疑代表了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英、法、美、德,都覺得自己具備這個實力,其它國家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並沒有爭取的意思。

    戈輝倒是有想法,但是現在提這個沒人听,因為實力不夠。

    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談國防政策,和對當前國際局勢的看法。

    浦圖亞國王要求︰“戈輝立即歸還毫境傲,國際條約必須得到尊重,必須賠償浦圖亞國的損失。”

    戈輝立即糾正浦圖亞國王︰“首先出兵毫境傲的是北京朝廷,不是禁衛軍,光緒陛下就在朝陽,你可以直接找他談。其次,我這里只是清帝國的地方自治政府,無權支使朝廷做什麼,朝廷要做什麼,也不需要經過我同意。最後,你打算出多少錢讓我出兵呢?”戈輝伸出右手,五指伸展︰“給我五億兩白銀,我幫你要回毫境傲。”

    如果浦圖亞真給他五個億,他真能從光緒手中要回毫境傲,過兩年再讓朝廷出兵搶回來,又賺一筆,但這是不可能的。

    “五億?你怎麼不去搶?”浦圖亞國王咆哮︰“真敢要啊?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戈輝坦然地回應︰“文明國家,應該用文明的方式,贖買或者雇佣是最好的方式,不傷大雅,更彰顯鈔能力。”戈輝還解釋了一下︰“就是鈔票的能力。”

    “我出五個億,誰願意幫我把毫境傲拿回來?”浦圖亞國王直接開價。

    “我可以,你給我五個億,我能幫你拿回來。”戈輝直接自薦。

    “你不行,我寧可給別人,也不給你。”浦圖亞國王直接否決戈輝。

    戈輝立即問在座的眾人︰“誰要幫他?我會出兵打一場反侵略戰爭,我在香港有兵,隨時可以出兵,隨進可以開打。”

    談不下去了,浦圖亞國王氣得直接離席,我是來找氣受的嗎?

    坐在旁邊的西班牙國王連忙拉住浦圖亞國王︰“冷靜,一定要冷靜,這可不是參會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在談國際問題,哪怕你一句不談,你的表決權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真要放棄嗎?”

    本來就是做做樣子的浦圖亞國王,非常听勸地坐下了,沒走。

    浦圖亞國王的要求只是一個小插曲,小國的問題,不會得到重視。在座的更關注英、法、美、德、俄的看法。

    俄皇尼古拉二世的看法,他要求戈輝︰“你必須無條件釋放俄國遠東軍戰俘。”

    戈輝輕輕搖頭︰“你都說是戰俘了,釋放戰俘,當然需要條件,拿錢贖回是必須的,想一分錢不花是不可能的。”

    尼古拉二世威脅戈輝︰“我要調俄國在歐洲的軍力過來,重拳打擊禁衛軍。”

    戈輝伸手做出“請”的手勢︰“我等不及了,請快點派兵過來,黑龍江以北,烏辦里江以東,貝加爾湖一帶,你們該還給我們了。”

    “听到沒有?你們听到沒有?”尼古拉二世憤然道︰“他之前還在口口聲聲說,要用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轉眼就喊打喊殺,雙標啊,讓別人對話,輪到他就是戰爭。他是遠東局勢的破壞者,是遠東最不穩定的因素,是麻煩制造者,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消滅他。”

    戈輝搖頭輕笑︰“你當別人都听不懂俄語嗎?”戈輝敲了敲戴在頭上的耳機頭戴式耳機,並不神奇,幾十年前就了,只不過不是頭戴式),然後繼續說道︰“同聲傳譯已經把你說的翻譯給了每個人听,是你要把歐洲的軍力調過來打擊禁衛軍,是你在喊打喊殺。我還要告訴你,遠東現在和平了,找到了新的平衡點,只要你不過來,就不會有麻煩制造者。”

    尼古拉二世也笑了︰“新的平衡點?是你一家獨大的平衡點吧?一家獨大算什麼平衡?你是想獨霸亞洲吧?”

    戈輝淡淡一笑,沒有接話,這樣吵架沒意義。

    像這樣的吵架,不是個例,英法與德國,更是從歐洲大陸,吵到非洲大陸。把1884年柏林會議上確定的非洲地圖,重新拿出來說事。

    結果牽扯到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他在柏林會議期間,僅憑一紙“國際剛果協會”章程,就獲得了234萬平方公里的剛果自由邦——面積相當于西歐總和。

    “你們德國人也沒吃虧啊!”利奧波德二世反唇相譏︰“你們的俾斯麥首相,利用‘有效佔領原則’,要求各國必須實際控制海岸線才能主張內陸領土,‘喀麥隆德屬東非’軸線,不就是這麼來的嗎?還有……”他又看向英國首相享利坎貝爾,繼續道︰“1885年英國對尼日爾河三角洲的軍事佔領,不也是這個意思的延伸嗎?”他的目光又停在法國總統法利埃身上,說道︰“你們法國,貫通西非的‘薩赫勒走廊’,你們少拿了嗎?”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站出來打圓場︰“非洲基本沒什麼可分的了,既然在柏林會議上已經分割完了,還有必要再談嗎?”

    戈輝決定送他們一份大禮,撬動整個世界,于是插話進來︰“我找人勘探過,中東地區的地形,具備了石油富集地區的一切特征,那里盛產石油,整個阿拉伯半島,兩河流域,波斯灣沿岸,儲存著全世界最多的石油,如何開發中東的石油資源,我想這個問題更值得探討,非洲是小問題。”他可不想讓英國把南部非洲的問題扯進來,必須把話題引到別處,比如說中東。

    “你確定?那個鳥不拉屎,寸草不生,只長駱駝刺的中東,居然有豐富的石油?”英、法、美、德,同時問戈輝,期望戈輝給他們一個肯定的回答。

    “是的,我確定,十分確定。”戈輝肯定地回答︰“我先後雇佣了三批人去兩河流域秘密勘探,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千真萬確有石油。”戈輝撒謊時臉不紅心不跳,說的一本正經,仿佛他本人親自去考察一樣。

    最最震驚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穆拉德五世親王,原來自己坐在金山上,卻在過著舉債度日的生活,每年要拿出20的財政收入用來支付外債和利息。不對,自己雖然是中東地區的宗主國,但卻沒有實力控制中東,即便是知道中東有石油,我也沒能力開采,沒實力保護石油產區。怎麼辦?不對,戈輝說這個是什麼意思?禍水東引嗎?

    戈輝本以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圍繞著石油,會展開激烈的討論,結果……

    今天的會議到此為止,大家都要回去聯系國內,立即派人去中東考察。一旦確定中東真有石油,必須盡快派兵佔領,先下手為強。

    德皇威廉二世直接把戈輝留下,在朝陽榮耀大酒店開一間套房,又叫來提爾皮茨和毛奇,和戈輝確認中東的石油問題。

    “千真萬確,真的不能再真。”戈輝還是那句話︰“中東地區到處是石油,全世界最好的輕質原油就在中東,而且還是自流井,只需要挖個洞,自己就往處噴。”

    威廉二世、提爾皮茨、毛奇,同時注視著戈輝,不是不信,是震驚。

    “你什麼時候勘探的?”毛奇問。

    “兩年了,派了三批人,秘密勘探,結果是一樣的,有油,有很多油,到處都是油田。”戈輝撒謊道,但他說的是事實,相信很快就會被證實。

    “你為什麼今天才說出來?”毛奇問。

    “前些天,第三批勘探的人才回來,我也終于相信,中東有石油。”戈輝撒謊道︰“今天拿到會議上說,也是因為這是國際會議,沒人能獨佔中東,與其偷偷摸摸,不如擺在台面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禁衛軍》,方便以後閱讀禁衛軍第331章 朝陽峰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禁衛軍第331章 朝陽峰會並對禁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