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衛軍

第302章 寧遠歸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哈拉和林 本章︰第302章 寧遠歸來

    光緒說道“朕的意思是,這個臨港開發區,做為一個實驗區,用北邊的方法,兩三年後,看看會成為什麼樣子。朝廷能得到什麼,能不能擴大到整個大清國。用戈輝的話說,我們在摸著石頭過河。”

    “至于‘粒現’……”光緒嘆了口氣,說道“朕覺得,‘粒現’時機尚未成熟,需要從長計議。”

    一眾大臣同時應聲臣等遵旨。

    “別忙著遵旨”光緒說道“‘粒現’,這個事兒,不是就這樣放下了。你們回去好好想想,是不是要讓朕做周天子?朕的結局是周天子嗎?‘粒現’會讓朕成為周天子嗎?”

    光緒起身走下御座,向乾清宮後面走去,扔下一句話“想明白了,就上折子。朕要听的是解決辦法,不是‘粒現’兩個字。”

    听著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袁世凱向眾擺手“走吧!回去想吧!”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光緒先後召見載澤、戴鴻慈各2次,召見端方3次,尚其亨2,李盛鐸2次。他們在召見時都力陳“中國不“粒現”之害及“粒現”之利”,一並遞上寫好的奏折,詳加闡述。特別是載澤和端方的折子,光緒後來還拿到朝堂上討論。

    載澤的《奏請宣布“粒現”密折》,為解除光緒皇帝對“粒現”的思想顧慮,著重指出“粒現”有三大利,即“皇位永固、外患漸輕、內亂可弭(i,平息)”,為維護朝廷的統治開了一副包醫百病的藥方。

    光緒讀後不住搖頭,皇位永固?怎麼永固,沒說清楚,還是故意回避?外患漸輕?北邊的禁衛軍打完仗,朝廷哪里還有外患?內亂可弭?“粒現”了沒飯吃的老百姓就有飯吃了嗎?如果不是,內亂還是會長期存在。

    撫端方也上了《請定國是以安大計折》,洋洋萬言,闡述考察歐美各國政治的結論東西洋各國之所以日趨強盛者,實以采用“粒現”之故。因此,中國欲國富兵強,除采取“粒現”外,蓋無他術矣!

    光緒看後搖頭嘆息,還是沒有解決自己會不會成為周天子的問題,事實上,光緒並不反對“粒現”,但他真心不想成為周天子。熟讀史書的他,可是專門研究過周天子的。

    就在北京朝廷為“粒現”一事密集溝通的時候,北邊的第二次大會一直在按計劃推進會議日程。

    8月10日,大會先後通過了多個法案的修正案。

    8月12日,大會通過三次不記名投票,最後以五分之四的壓倒性優勢,通過了成立常設特區議會的決定。那五個預定的組織,全員進入特區議會。總人數2341人的農工聯合會成為特區議會最大派系。總人數僅有274人的卡米耐斯特是特區議會最小派系。另有一百名以獨立個人身份成為自由議員。

    有人提議,人數太多,但是多少人合適?又無法立即給出數字,誰都想讓自己人多一點,但是別人會同意嗎?短時間內討論不出結果,最後決定,以後慢慢討論。

    8月14日,大會通過了全新修訂的最高法案,肯定了在法律層面,對議員的保護機制,以及賦予的特殊權限。

    8月15日,孫再芝、陳懷寧、戈輝、寧遠(目前在路上)等101novel.com人成為特區的管理團隊。

    8月16日,101novel.com人管理團隊不記名投票,推舉特區長官,戈輝和寧遠不在推舉之列。由于寧遠不在,寧遠的投票權交由戈輝。經過五輪投票,在戈輝、寧遠(雖然人不在,但投票權在)、書同文、黃明禮、夏洛等五人支持下,孫再芝被推舉為特區長官。(之所以101novel.com人內部推舉,就是為了快速確定,雖然不合理,但以後慢慢改。)

    朝陽大道18號,原總督衙門,正在重建,五棟地上三層地下兩層的西式建築大氣奢華。戈輝一直沒有去那里辦公,就是留給行政長官的,作為行政長官府。這里的建設還沒有全部完成,目前只完成了五棟主樓,還有多座配樓仍在建設中,預計十月中旬建設完成,年末之前能全部裝修完畢。

    這里戈輝原計劃是賣掉,但在寧遠的干涉下,最終沒有賣成,後來就重建了。

    8月17日,延長了兩次的第二大會正式閉幕。101novel.com人管理團隊合影留念。

    一個月後,這張照片刊登在了歐美各國的主流報紙上,很多歐美首腦一致認為,以這張照片為標志,清國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戈輝直接找到孫再芝,密會了一個小時。

    戈輝直言“我知道你沒有管理整個特區的經驗,肯定有一個試錯的過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希望你先仔細調研一下特區,深入了解之後,再把自己的想法拿到101novel.com人常委會上討論。”

    孫再芝表示接受,他也認為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特區,盲目地提出想法是不現實的。

    戈輝特別強調堅持發展工業化不動搖,堅持抓好軍隊建設不動搖,堅持發展農業生產不動搖,堅持發展教育事業不動搖,堅持修公路修鐵路不動搖。這是特區的長期政策,其正確性正在不斷的被證實,在出現決定性錯誤之前,不允許更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孫再芝也覺得這五個堅持是正確的,他沒有改變的想法,其實,他就是想改也改不了。

    戈輝最後握著孫再芝的手“特區交給你了。”

    看著戈輝遠去的背影,孫再芝搖頭輕笑“真的交給我了嗎?”他對此非常清楚,最多只交給了一半。

    在後世的孫再芝,的確當了總統,但因為沒錢,不得不將總統之位讓給袁胖子(當時的政府沒錢,是重要原因之一)。此時,特區政府不缺錢,也就是孫再芝不缺錢,他會給特區帶來什麼改變呢?他是真行,還是後世把他夸的太行,戈輝有點小期待。

    8月18日,孫再芝正式入住朝陽大道18號特區長官府(叫官邸也行),這里也是特區政府所在地。

    五棟主樓,沿著一條直線順次排列,樓間距只有十丈(30米),眼神好的站在窗口,能看清對面樓里的情況。3號樓夾在2號樓和4號樓中間,視線真的和開闊不相干。

    孫再芝的辦公室就在3號樓的3樓,兩百平的超大辦公室,巨大的辦公桌,辦公桌後面是一個外形方正一直到頂的u形書架,u形中間的部分是一幅萬里長城的巨幅畫卷,辦公桌正對面的牆壁上,一面巨大的長方形龍旗,懸掛在挑高十五尺的牆壁上,從天花板一直垂落到地面上。辦公室入口右側的牆壁上是巨幅的東北亞大地圖,包括了黑龍江以北,烏甦里江以東,以及貝加爾湖在內的廣大地區。入口左側的牆上,掛著馬克思、列寧、光緒皇帝的大幅照片。

    孫再芝走在厚實的波斯地毯上,在超大的辦公室里看了一圈,摸了也坐了會客區的真皮大沙發,最後來到辦公桌後面,坐在真皮轉椅上,轉了一圈。

    “五年,如不出意外,我將在這里辦公五年,這五年,我能做什麼呢?”孫再芝自言自語道。

    扣扣,門外響起敲門聲。

    隨著一聲“請進”,黃星闊步而入,四下打量,一臉驚嘆的神色“感覺自己走進了光緒的辦公室!”(光緒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辦公室,御書房不算,他也沒有這個概念。)

    隨後進入的宋孝仁,同樣驚嘆不已“是什麼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我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孫再芝淡淡一笑,說道“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

    “你的秘書,你的辦公團隊,需要盡快確定了。”黃星提醒道。

    “我想讓你做我的特區副長官,你有意見嗎?”孫再芝問道。根據最新修正的《特區基本法》特區副長官由特區長官提名,特區總督任命。

    黃星直接點頭“我沒意見。”

    孫再芝又看向宋孝仁,說道“你來做我的辦公室主任,辦公團隊由你籌建,可有意見?”

    “榮幸至至”宋孝仁也很干脆,然後提醒道“成合服裝的設計師已經在樓下了,要給您量身訂做幾身衣服。”

    “需要這樣嗎?”孫再芝驚訝道“我現在這身就很好啊!”

    “總督大人派過來的,說您現在是特區的行政長官,代表特區形象,有必要準備幾身合適的行頭。”宋孝仁肯定地說道。

    “好吧!”既然是戈輝派過來的,孫再芝還能說什麼呢!

    “還有三輛特別定制加長版龍旗星耀防彈轎車,已經停在樓下了。”宋孝仁又道“也是為你準備的。”

    “我也看到了,外觀豪華貴氣。”黃星感嘆道“我在美國都沒有見到這樣的車。”

    “我先下去叫一下設計師”宋孝仁說著向門口去“讓人家久等不合適。”

    看著宋孝仁離開,黃星說道“給的越多,對我們的期待也越多,感覺好有壓力啊!”

    孫再芝輕輕點頭“沒有什麼是好拿的,免費的才是昂貴的。”轉身走到窗口,看向外面的天空,也只能看天空,對面的2號樓沒什麼可看的。

    就在設計師為孫再芝、黃星、宋孝仁量身體的時候,載著寧遠、錫良,以及施利芬伯爵等柏林軍事學院講師團隊,新任德國駐朝陽領事貝恩德萊諾,還有300名特種兵留學生的德國軍艦,緩緩停靠在錦州港區一號碼頭。

    寧遠已經看到站在碼頭上捧著鮮花等候的李香了,對,還有王超輝、季明威等十幾位總政和總參的核心。

    寧遠用力的揮手,他看到李香也在向他揮手,他確實想她了。

    大型船梯架設完畢,寧遠請施利芬伯爵先行,施利芬請寧遠先行,于是兩人一起走下舷梯。

    李香把鮮花送到寧遠手上,還主動和寧遠擁抱。

    王超輝向施利芬伯爵敬禮,握手,一身軍裝的李惠琳把鮮花送到施利芬伯爵手中,王超輝用英語介紹“這是我妻子。”(他們還沒結婚,沒領證呢!)

    雙方一陣寒暄互動之後,一輛接一輛的龍旗星途商務車依次開過來,又依次離開。

    還在與寧遠、王超輝、季明威說話的施利芬伯爵,突然指著不遠處,正在裝貨的六輪大車問道“那是什麼車,專門用來貨運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額……寧遠知道禁衛軍正在研究戰術卡車,也去工廠看過,但和眼前的六輪大車,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他不太確定。

    王超輝連忙用英語介紹道“那是風神軍用戰術卡車,今年6月1日下線的,以後的大炮就由這東西來牽引。”

    施利芬滿眼的震驚“卡車?還可以這個樣子?”

    他在1898年的巴黎汽車展上,見過戴姆勒生產的5噸卡車。那是施利芬第一次看到卡車,那時他就是考慮,能不能用于軍事運輸,但和眼前的風神戰術卡車完全沒有可比性。

    事實上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96年,發明的一輛由機械動力替代馬匹來驅動的四輪貨車,這是一種全新的公路貨物運輸工具,當時世界上還沒有同類的車型。1898年,戴姆勒又推出了一款重達5噸的貨車,與1896年的第一輛貨車相比,這輛貨車在技術上有了顯著進步。

    王超輝繼續用英語介紹道“卡車解決了鐵路網絡覆蓋不廣、馬車速度和運力十分有限的問題,真正開啟了運輸業的黃金時代。”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施利芬十萬個不理解,連問了三個為什麼“你們是怎麼從0直接變成4、5、6,為什麼沒有1、2、3?”在他看來,卡車一出來,不可能就是現在的樣子,應該有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就像戴姆勒1896年和1898年生產的兩款卡一樣,要有技術迭代的過程。

    其實王超輝也不理解,他也解釋不清技術演進的過程,但他會說瞎話“我們是在工廠里就完成了技術迭代和車型演進,才最終確定現在的樣子。”雖然牽強,但也只能這樣了。

    “有了這樣的戰術卡車,加上之前的拖拉機,你們改變了戰爭後勤,也幾乎改變了戰爭結果。”施利芬斷言道。

    王超輝謙虛道“我們的產能有限,遠沒到改變戰爭結果的程度。”這也是實話實說,確實沒到那個程度。

    “伯爵閣下,我們該上車了。”寧遠用德語提醒道,一邊幫施利芬拉開了龍旗星途的側滑門。

    “不,我想看看那個卡車。”施得芬指著不遠處的風神卡車說道。

    “請便”寧遠當然不會拒絕。

    寧遠和王超輝跟在施利芬後面,走向不遠處,正在裝貨的風神卡車。

    汽車兵戰士見到寧遠和王超輝,神情激動,立即敬禮“參謀長好!主任好!”

    “你們忙你們的,我們陪客人看看車。”寧遠回禮後說道。

    施利芬一臉激動地觀察著風神卡車的每一個細節,甚至要求士兵打開發動機艙的蓋子,他想看看是什麼樣的發動機。震驚萬分的同時,又是十萬個不理解,這樣的藝術品,怎麼可能出現在這里?如果是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他都能接受,可偏偏就出現在這里,這到底是為什麼?

    施利芬看到柏林軍事學院的教材教具正在裝上卡車,這說明這些卡車和他們是同路的。于是直接提出,要坐卡車去朝陽。

    王超輝提醒道“伯爵閣下,回到朝陽也有機會體驗,車上沒有冷氣,這樣的夏天,坐這個並不舒服。”

    “我也是軍人,我可以忍受。”施利芬認真地說道。

    “我保證回到朝陽,讓您盡情體驗,甚至駕駛風神卡車。”寧遠說道“但是回朝陽的路上,您最好乘坐我們準備的商務轎車,畢竟您不年輕了,您的身體對禁衛軍來說,無比貴重。”

    “好吧!”猶豫了一下,施利芬釋然了,近一個月的船上生活,讓他和寧遠成了十分談得來的朋友了。

    8月18日下午,寧遠、錫良,以及禁衛軍代表團,施利芬伯爵和柏林軍事學院講師團,到達朝陽。

    戈輝在政府賓館設宴,歡迎施利芬伯爵和柏林軍事學院講師團,新任德國駐朝陽領事貝恩德萊諾,同時也為寧遠、錫良等禁衛軍代表團接風洗塵。

    300名特種兵留學生直接送往紅山基地,他們將在那里接受30版本的特種兵訓練。

    錫良身體有恙,回到朝陽直接送去了朝陽人民醫院,沒有來參加晚宴。

    8月101novel.com日,戈輝、寧遠、王超輝、程天運、楊雙,同以施利芬伯爵為代表的柏林軍事學院講師代表,在朝陽陸軍講武堂對合作辦學細節,進行了第一次會談。

    戈輝幾乎全盤接受了施利芬的辦學建議,只保留了愛國思想教育、孫子兵法、軍事歷史、古代文學等四門課。

    接著在8月22和24日又進行了兩次關于合作辦學細節的溝通。基本確定了全部的合作辦學內容,大綱、課程,以及日常行為規範。

    施利芬伯爵正式成為朝陽陸軍講武堂學術副校長,主管教育教學相關的一切事務。

    寧遠依然是常務副校長,他只負責施利芬伯爵認為不歸自己的管的教育教學以外的事務。

    學校的其它領導崗位,也是由講武堂和柏林軍事學院各出一人,依然以柏林軍事學院為主,講武堂一方只負責大是大非的問題,以及思想教育問題。

    8月25日下午,戈輝登上德國軍艦,開啟了他的德國訪問之旅。同行的還有前任德國駐朝陽領事喬納斯,他需要回去述職,然後會再來朝陽。另外,還有300名禁衛軍特種兵留學生,去德國參加特種兵訓練。

    喜歡禁衛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禁衛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禁衛軍》,方便以後閱讀禁衛軍第302章 寧遠歸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禁衛軍第302章 寧遠歸來並對禁衛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