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趕緊拍了拍胸脯,滿臉自信,正色回道︰“自然是真的,此事弟弟怎敢胡言亂語?”
說話間,他拍胸脯的動作太大,因牽動了手上的傷勢,疼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嘶~~”
武植見他這般信誓旦旦,看來是真的心有妙招,不禁心中大喜,含笑問道︰
“賢弟有何妙招?快快說來與為兄商討,只要此事能隱秘揭過,保月娘無憂,你此番自作主張擅闖匪寨的板子,為兄便讓你將功補過,給免了。
此外,為兄還會記你一大功!”
說罷,武植眼楮直勾勾的緊緊盯著時遷。
時遷聞听只要能將此事擺平,不但能免了板子,還能讓武植記自己一功,更重要的是能為武植分憂,他心中火熱,霎時間目光亮起,嘿嘿一笑。
沒再磨嘰多言,當下面露歡喜,嗯了一聲,點頭道︰
“其實此事也不難,哥哥且听我慢慢說來,說完後,哥哥自會明白!”
說到這,他咳了幾聲,清了清嗓子,隨後緩緩訴說起來︰
“哥哥也知道,弟弟是大名府鐵石縣人士,大約是六七年前的樣子,弟弟在大名府境內討活計時,曾靠這身潛屋上檐的本領,幫著一個州府官員辦過一件事。
那件事跟現在西門慶和吳月娘二人如今的狀況大同小異。
只不過那官員是為求高升,攀上了朝中某個太尉兼任尚書省參事的女兒。
那廝為迎娶太尉之女,所以要休了結發的糟糠之妻。
不然堂堂太尉之女,如何肯屈尊降紆,做他人妾室?
可為攀富貴門庭而休糟糠之妻,傳出去難免會落得個寡廉鮮恥的薄情郎名號。
那官員知道,自己強行休妻,不但名聲形象受損,太尉的女兒也不會願意頂著流言蜚語下嫁。
甚至讓太尉的女兒暗地里感覺他薄情寡義,不值得托付終生。
如此一來,便糟了!
所以,那官員知道休妻行不通,最好的法子便是和離。”
听到這,武植目光微閃,說道︰
“和離?原本那糟糠之妻想必應該不願吧!既然賢弟口中那官員能攀上位高權重的太尉之女,想來才華和身容俱佳,應是萬中無一的人才,不然如何能讓太尉之女傾心?”
時遷含笑點了點頭,說道︰
“的確,那官員姓沈,名起。是那一屆的榜眼,那沈起確實有萬千才華傍身,又甚懂風花雪月,身容生得也是十分端正英挺,所以才得太尉之女傾心。
只是那沈起出身寒門,家境低微,未中舉前十分落魄。
不過寒窗二十余載,一朝中舉,雞犬升天。
確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意。
作為當科第二,那沈起首次出任,便被調派了到河北最重要的州府——大名府轉運司任職。
且任的還是轉運司重要的司戶參軍︰掌戶籍田畝、賦稅征收等政務。
這可是收賦稅,管田地的重要官職,雖說品階不算多高,但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官職所掌握的權利了。
且那沈起首次被朝廷出調便擔任此等要職,起點之高,可見日後仕途定然坦蕩過其他同僚。
一時間成了人人口中的司戶參軍大人,沈起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自是不在話下。
只是老人曾有言,人生一大憾事,那便是升官發財了,妻子沒死……”
武植听到這,眼角微微一跳,臉色有些古怪,暗道︰
“這不就是後世所說的——人生一大喜事,升官發財死老婆嘛!沒想到古人也有這種陰暗下作的心思……”
時遷沒注意到武植神情有些古怪,而是繼續說道︰
“……那沈起未中舉前,曾娶過一位妻子進門,照料日常起居。只是沈起那發妻鄭氏,出身山野村子,身容甚是粗陋,也不懂絲毫詩詞歌賦與風花雪月。
不過山野女子,只要能活下來的,大都身強體健,洗衣做飯、下地刨食的活計自是不在話下。
兩人經過煤人說媒成親後,有鄭氏的照料,沈起沒了日常起居的後顧之憂,整日坐在案前埋頭苦讀,這才一朝登階,中舉成了榜眼。
可這權刮良善,財食道義。
權財盡握後,難免貪欲激增。
成司戶參軍後,沈起整日面對身容疏陋,舉止粗俗的鄭氏,心中免不得日久生厭。
如此這般,沈起在年終陪同上峰進京述職時,一次詩會上,偶然遇見了太尉之女。
呵呵呵……
這對狗男女當日以詩會意,很快便對上了眼。
沈起知道自己倘若要往上爬,僅憑滿腔才華是不夠的,憑他的家世,若無背景關系,日後即便能熬資歷升遷,也要耗費比其他權貴門庭子弟的數倍時間。
待到年幕垂老之際,如何還有精力施展滿腔熱血?
這位高中榜眼的探花,眼高于頂,自認不輸任何人,心氣也是甚高,如何願意白白浪費時間,空留遺憾?
所以,為了自己的前途,也為了能娶個位高權重的高官權貴之女,以配得上如今的自己。
沈起不得不將原配發妻鄭氏名正言順打發走。”
說到這,時遷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武植見狀,並未出言詢問。
時遷沉默片刻後,繼續開口說道︰
“只是鄭氏生性刁橫,有山野之人常有的一股子莽勁。
現今丈夫位居重要官職,家中門楣富貴,來往之人皆尊她敬她。
即便背地里取笑她舉止粗俗,但明面上皆是各個面露討好,諂媚迎合。
鄭氏出生苦寒低微,如何受過此等禮待和追捧?
如今丈夫功成名就,自己作為他的發妻,也正是享榮華富貴的極樂時候。
怎會願意離去?
當知道沈起要與自己和離時,鄭氏抵死不願簽字按印,還整日大吵大鬧,還威脅說只要沈起敢棄她,她便在外傳沈起薄情寡義,寡廉鮮恥,一朝得際,便拋棄糟糠發妻!”
武植跟听故事一樣,听得有些入神,听到這之後,連連點頭。
時遷也是越說越起勁,繼續說道︰
“沈起見狀,又驚又怒,自是不願將此事鬧大,不然他名聲定然大大受損,臉上也不好看。
只是鄭氏抵死不從,這讓沈起一時間也沒了法子。也曾有人暗自跟沈起建議過,讓這沈起買凶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