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

第153章 蝗災(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七塔下膠底布鞋 本章︰第153章 蝗災(2)

    在災難的陰影下,冀省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慌。人們望著那鋪天蓋地的蝗蟲,心中充滿了無助與絕望。

    他們試圖用各種方法驅趕這些貪婪的食客,但一切努力似乎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蝗蟲們肆無忌憚地吞噬著莊稼,也吞噬著人們的希望與未來。

    “那時候,活下去成了最大的奢望,樹皮和觀音土成了救命的東西。”黃有中說,“為了找到樹皮,人們得跑到老遠的山里去,找那些粗壯一點的樹,因為細的樹樹皮太薄,沒啥東西可吃。到了山里,有些樹的皮不好剝,得用石頭或者小刀一點點地刮。好不容易剝下一塊樹皮,那感覺就像找到了寶貝一樣。

    樹皮弄回家後,還得收拾後才能吃。

    先把樹皮洗干淨,然後放在鍋里煮,煮出來的味道不但苦澀,還有股木頭味。但餓極了的人們哪還管得了那麼多,只管硬著頭皮往下咽。

    還有人把樹皮外面的部分刮掉,將白色柔軟的樹皮曬干放在磨盤上磨成粉,再摻到其他一些沒有黏性的食材中,比如高粱米、野菜中,靠著這些樹皮度過艱難的日子。”

    可這個時候,高粱米和野菜都成了珍稀東西。

    政府和相關機構也發布了災情報告和應對措施。一些縣采取出錢購買蝗蛹的措施,鼓勵農民捕蝗滅蟲,但這些措施的效果並不顯著。

    受災面積太大,受災的人數太多!

    因為樹皮也不是到處都有的,扒樹皮的活也不是老人和孩子能干的。很多家里沒有壯勞力的人最先陷入危機。

    黃有中才五十多歲的老娘不行了!

    蝗蟲短時間內吃了人的莊稼,沒有莊稼的人們又像蝗蟲一樣把樹皮扒了個精光!人們已經看不到了希望,到來年別說吃樹葉子,所有被扒了皮的樹都會死掉的。

    老娘說︰“兒啊,這日子我是真的活夠了,剩下點嚼頭留給我大孫子,那是咱老黃家的根苗!”

    自此,老娘不吃不喝,任憑兒子怎麼求都不听,老太太就一個念頭︰從自己嘴里省下的東西給才不到十歲的孫子。

    老娘死了!

    接著媳婦也不行了!

    然後兒子也沒有捱下來!

    一家四口就剩下了老黃一個!

    老黃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木然,不戚不悲。

    這個男人的心已經跟隨著家人的離世變得無比麻木。

    他說,他們整個村子七百多口,有一口氣又又走不動道的老人只能留下等死,沒有餓死還能行動的大都出來逃難了!

    還有的挺而走險,成群結伙沖向地主家,要麼把地主家的人打死拿到糧食得以殘喘,要麼被地主家的護院打死,要麼在拿到糧食後又被別的搶掠者打死,或被官府拿住問罪……

    許多農民因災荒而破產,流離失所,形成了大量的難民潮。

    事實上,蝗災也加劇了社會矛盾和經濟困難,對當時的社會穩定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江河的印象里,農歷7月至9月,也是秋季蝗災的主要時間段。

    明代的徐光啟曾描述蝗災為“凶饑之因”,並指出其危害程度甚至超過水旱災害。史書中也有大量關于蝗災的記錄,如“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飛蝗蔽日,聲如雷,食盡稼,赤地如焚”等,這些描寫都生動地反映了蝗災的慘烈景象。

    現在已經進入了農歷六月末,那些“飛賊”馬上要來到安南了!

    這個時候沒有飛機噴灑農藥,沒有生物殺蟲劑,更沒有海量的雞鴨來進對蝗蟲進行捕飼!

    歷史上,人們曾利網具等工具進行人工捕殺,或直接用布圍撲打。但這種方法適用于蝗蟲數量相對較少或無法飛行的情況,效率較低,體力消耗大。

    還有火燒法,利用蝗蟲的趨光性,在夜間點燃篝火引誘蝗蟲,然後將其焚燒。但白天情況下來燒就沒有什麼卵用了。

    喜歡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請大家收藏︰()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方便以後閱讀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第153章 蝗災(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第153章 蝗災(2)並對重生1931,我有一座軍事倉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