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甦雅終于明白為什麼自己以及所有外來使者會自覺低下尊貴腦袋不去與那位偉大的人物對望。這是一位宛若天神降世之人!
剎那間,她覺得自己父親畢生作出最重要的決定便是早早投降歸順秦國要求臣屬庇護!此時,心中默默盤算起如何能在咸陽扎根落腳之事時,突然一位專責外交事務的大臣走了過來大聲說道︰
"各邦使者請隨我來。"
如此喧嘩場景之下如果不這樣高分貝呼喊根本無人听見。旁邊的一名酋長好奇問道︰"我們要去干什麼?"
那官員同樣大聲答道︰"按禮制,檢閱前,外國使節需先行向陛下行叩拜之禮!"
所謂行大禮他們自然明白即下跪叩首。這點倒難不倒這三大草原民族,不過听到此消息後不遠處包括韓信、酈商等人卻感覺極度羞辱。
"這種規則從何時改成的?"
一名負責掌管宮廷禮儀的執事不屑地吼叫起來︰"你一個平民百姓問那麼多干嘛?快快跟隨別阻礙後面人的行程!"
這句話激怒了正在場內的陳平等人士差點當場拔劍對抗但想到計劃尚未成熟暫且強忍住內心憤怒。畢竟之前也有許多類似侮辱比今日更加嚴重︰比如說假扮秦皇宮宮女潛入深宮謀刺失敗的經歷相比現在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就這樣陳平拖著滿臉悲戚神色與樊噲等幾位友人一起朝著預定地點行去。隨著一聲聲嘹亮鼓點逐漸沉寂下來,現場陷入短暫安靜氛圍之中只有風聲偶爾掠過耳畔。蒙毅穿著莊重長袍外裹華麗甲冑頂戴朱雀羽毛飾物腰挎刻有編號"玄武之地"標識寶劍站在指定位置靜靜等待接下來的任務。
這些將領逐個按照程序順序逐一上前問候完畢之後各自退回到隊伍中繼續排列整齊保持不動。同時數隊精銳衛兵四散而出將舞台四周防護嚴密確保沒人隨意闖入打擾神聖儀式進行。
舞台左前方區域整齊劃分為兩個群體其中右面的是兩位丞相領頭的文官團隊穿著正式服飾根據俸祿高低排序排列整齊;另一側面站立者乃是當朝宗親公子昭統領的年輕人團體,在此前曾經盛傳公子子嬰被秘密處決的消息如今赫然出現在現場令人唏噓不已。
眾人皆朝北而立井然有序地排列開來。
另一邊文官團和宗室親屬兩旁則留給了地方推舉出的民眾意見代表們以及附近國家前來祝賀的外國賓客。隱約可以見到遙遠海島那邊派遣來的朝貢船隊成員們也在人群中間。
按照古老傳統習慣,東方與南方來的貴賓自動排定靠東側位置而西部北方的來賓則相對安排右邊方位站好。等全部整理妥善後
一百一十
胡廣從校閱台上步下,他並未乘坐軺車,而是直接躍上了一匹黑馬,隨後拔出長劍,緩緩催馬前行。
此時陣中鼓聲漸息,天子禮樂隨之切換成《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
樂聲激昂,《秦風•無衣》響徹營地,所有將士都注視著策馬而行、手持長劍的胡廣。
自秦統一天下以來,如此規模的大閱尚屬首次。
盡管許多外族騎兵听不懂秦軍所唱何意,但那股萬眾一心的氣勢還是深深震撼了他們。
此刻他們為自己能夠站在這里感到驕傲,為能接受金甲皇帝的檢閱而榮幸。
這一刻,他們心中悄然立誓︰
今後將守護這份榮耀而戰,效忠給予他們榮耀的皇帝,血戰到底!
胡廣緩轡前行,听著耳邊如雷貫耳的高歌,心緒難平。
這參與檢閱的一萬二千精銳,全都是所謂的"老秦人",傳承了六七代軍功爵位,其中最差的也有上造之爵。
這些軍吏經歷過滅六國的戰爭,不少士兵還隨蒙恬征戰過匈奴。
當胡廣經過前鋒那些騎卒時,舉劍輕敲他們的長槍,發出金屬踫撞之聲。
"萬勝!"
"萬勝!"
遠處觀禮台上,宗親大臣齊齊高呼,歡呼聲幾乎蓋過了樂音。
閱兵完畢後,在眾多將軍陪伴下,胡廣返回點將台。
待再度登上點將台,蒙恬跪報道︰"啟奏陛下,閱兵已畢,請回宮!"
胡廣微微點頭,禮官高聲道︰"奉陛下旨意,同意!"
于是令旗升起,士卒單膝跪地,騎兵下馬。
由蒙毅率領的宮廷侍衛整齊列陣,楊端的輅車已在台前等待,載著胡廣離開閱兵場。
臘祭大閱至此圓滿結束。
車內胡廣望著窗外,發覺人群的歡呼比之前更熱烈,不禁啞然失笑。
依秦法例,大閱後每名士卒可得酒一升、肉二斤、賞錢百文。
若換作普通士兵,確實值得高興。畢竟在當今嚴禁私釀,飲酒實屬難得。
然而他的目光卻被一群牽著黑馬的騎兵吸引。
這些戰馬身形雄偉,只有些微矮于烏騅,耳朵粗壯,脖頸肌肉分明,四肢強健且覆滿長毛,很像胡廣所知的某些重型挽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來他們應是駐扎雲中的部隊...胡廣吩咐侍從,請待會兒選兩匹送去蘄年宮。
...
觀禮台上,張越看著遠去的軍隊,默然不語。
他曾篤定秦帝國看似強大,實如腐木般脆弱。
博浪沙那次刺殺,便是看準了這一點秦王朝氣運全系始皇一身!
至于嬴家子孫,不過螻蟻罷了。
即使後來扶持新帝登基也沒讓他改觀,因為天下早厭秦暴政已久,換個誰主政也不會有差別。
然而當他見到重新修建的函谷關防御後,這份信念開始動搖。
秦國憑借崤山要塞,坐擁八百里沃土,還有富饒的巴蜀之地。
若不能突破函谷關直搗咸陽,恢復六國社稷談何容易?
但經過與楚將趙誠以及一位神秘人物深談之後,他那搖擺的心志又堅定了。
楚地雖弱小,必是推翻秦朝的關鍵!
然而今日的大閱之後...
"子房,你說我們今日前來是否是個失誤..."趙誠臉色發白,語氣猶豫。
"肯定錯!把袖子伸出來!"
宮殿里,胡廣手執戒尺站在階上,小公主贏嬌假裝抽泣。
才背了四句詩歌卻錯三句,若被先帝得知,怕是要拉著她娘重新做個親子鑒定。
胡廣握緊柔嫩的小手,戒尺高舉輕落下,僅稍微壓彎了汗毛後便停止懲罰。
看著妹妹蹦蹦跳跳離去,他搖了搖頭,將戒尺遞給旁邊的韓德。
離晚間宴席還有兩個時辰,不妨去看看送到蘄年的黑馬。
現今東亞和未來的
雖然齊國在戰國七雄中常常被視為實力較弱的一方,但其軍事力量仍然足夠壓制東北方的肅慎以及東方的夷人部落。
因此,相當長的歷史階段里,對中原文化構成主要威脅的是來自西北方向的游牧族群。
基于此,趙誠一直渴望盡快從北方引進更為優秀的馬種,特別是安息人手中的良駒。
比如後代英國培育出的純血馬,便是引入了這類駿馬進行繁育的結果。
純血馬平均肩高約為170厘米,而當前魏馬的肩高則普遍不足145厘米,差距明顯。
在近代槍械尚未普及之前,騎兵無疑佔據著陸戰主宰的地位!
即使進入拿破侖戰爭晚期,火炮轟鳴配合騎兵沖鋒依舊是橫掃歐洲的經典戰術組合。
至于聲名遠播的西班牙步兵方陣?
趙誠觀看過一部名為《勇者傳奇》的影視作品之後,了解到這實際上源自于1643年羅克魯瓦戰役的真實故事。
那一役中,法軍憑借騎兵的優勢,以不到三萬五千人的部隊與僅十二門火炮,迎戰西班牙軍隊近三萬人馬與三十門重炮,最終幾乎全殲敵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此類騎兵稱霸戰場的局面直至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時期,方才因英軍裝備火帽、來復線膛槍以及米尼彈徹底終結。
歷史記載,某一開國之初僅有鐵碗的帝王曾有言︰古代治理天下之關鍵,無不在養馬之策,因而衡量國君富強與否的標準往往是看其所擁有的馬匹數量。
在當下,要想讓塞北地區的戎狄甘願成為大魏的牲畜供給者,唯有大力發展騎兵,以戰馬來抗衡其精銳騎兵力量!
然而發展騎兵的核心前提是有良馬為基礎,而要獲取優質戰馬,則需要國家資源的整體調配!
魏人原本便擅長養馬,並且積累了大量專業人才。
趙誠的優勢在于掌握了一部分未來較為先進的繁育知識,這些經驗能夠讓古人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當趙誠正在端詳眼前的一匹黑色寶馬時,樂進提出了疑問︰“陛下莫非打算以齊馬來組建重型騎兵部隊?”
嗯,倒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瞧樂將軍此刻的神態似乎另有深意,我得小心一些……趙誠假作沉思,暫未立即回復。
隨後樂進補充道︰“齊馬盡管體格魁梧、四肢發達、能夠耐受粗劣飲食及艱辛勞役,但其行動遲緩、生性怯懦,整體表現就如同齊地之人一般,難堪大用!若非必要用于挽車,大多齊馬通常作為駑馬拉載貨物之選。”
喜歡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請大家收藏︰()大秦︰開局得到瑤池蟠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