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旺財一連在家歇了三天,這三天他哪都沒去,早上遛狗回來吃老娘做的早餐,中午和媳婦兒一起動手,幫著老娘做一頓家宴,中午一家人一起喝點兒。
    到了晚上,再出去遛狗,回來再喝點兒。
    那滋味兒美的,曾旺財都不想干別的了。
    第四天一早,曾旺財還在迷糊,被張秀芝一巴掌拍醒。
    “不是媳婦兒,太早了,不到遛狗的時間啊。”
    “不是遛狗,起來,回家去。”
    “回哪個家啊,這就是咱家啊......”
    “你是不是糊涂了?回老家!”
    曾旺財回來三天了,這三天時間里,有無數的人想要見他,想來四合院拜訪,其中包括區里面的領導,甚至市里面的領導。
    這些人曾旺財一個都不想見,仨老爺子不在,三天里曾友前已經跟他談過幾次國慶節的事兒了,所以曾旺財知道,仨老爺子現在肯定在海里。
    求著想上門見面的,都是沒事兒找事兒的,曾旺財可以不見,但有些人曾旺財必須自己親自去拜訪,比如老師周元白那邊,比如吳耀曹旺那邊。
    但在拜訪他們之前,曾旺財決定回老家一趟,準備一點禮物。
    “差點忘了,這就起!”曾旺財一骨碌爬起來,出去洗漱。
    走之前曾友前交代,記得回去給爺爺奶奶上墳。
    兩個人一條狗一輛車,小豹一個人單獨開了一輛冷鏈車,出發,還鄉。
    這麼多年過去,四九城的環線已經開始向曾旺財了解的後事靠攏,一環又一環,以前的郊縣,很多已經合並到了市里。
    因為基建的原因,從四九城回曾莊,時間大大縮短。
    “媳婦兒,還是你想的周到!”曾旺財一邊開車,一邊 看外面又變化了的景色,“送東西送農產品,咱們曾莊和密雲兩個基地,沒想到現在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口碑這麼好。”
    曾莊徹底的成了一個後花園,保持原生態,後續對曾莊的改造,重點放在道路、基礎生活設施,還有田地耕種設施上面,其他的像生產方式等等,都保持著原來的樣子,最多只是嘗試新的品種好不好。
    所以現在在四九城,曾莊是出了名的綠色生產基地,現在已經有了綠色這個概念。
    而密雲則改造成了生態養殖基地,已經發展成了雞鴨魚牛羊全有的大型基地。
    曾旺財開車從高架一個出口下來便看到了路邊一個牌子,就是那種旅游區專用顏色的路牌︰自然文化生態保護村莊︰曾莊。
    “呵,都搞起旅游來了。”曾旺財贊了一句。
    當年那個能夠讓解放ca10趴窩的鄉村土路自然沒有了,換成了雙向兩車道,還有步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足以媲美雙向四車道。
    進村的那棵歪脖子樹還在,而且被圈起來了,下面裝了很多座椅,不過沒了老人。
    取而代之,是一群老老少少在進村的路口牌子下面,拉著一張橫幅︰歡迎英雄曾旺財同志返鄉。
    “來了來了,大家一起喊口號。”隊伍最前的曾牛帶頭吆喝。
    曾莊的環境變化大,人的變化也很大,以前的支書曾老三幾年前腦血栓領盒飯,後來這個位置傳到了年輕一代的曾牛手中。
    除了曾老三,村里還有很多老人走了。
    隊伍里有個老掉牙的老頭,哆哆嗦嗦的舉起拐杖,口齒不清喊道︰“旺,旺......旺......”
    “我說七叔,別叫了好吧!”
    老頭就是七叔,曾莊為數不多還在堅持的老人。
    曾老三一頭黑線︰“說了不讓你來,你非要來,你這一喊,村里的狗都跟你來了,你听听,全是汪汪汪,人家財哥听到了心里怎麼想?”
    七叔現在雖然在堅持,但身體毛病很多,正常說話已經成了很大問題。
    但七叔這個人以前就喜歡熱鬧,現在也不改,每天沒事兒就拄著拐在村子里轉悠,逢人就喊“汪”。
    所以剛才七叔開口,真不是專門喊曾旺財,而是他現在說的最熟練的就是這個字兒。
    因為這個,七叔現在是村里的狗王,一大群毛孩子跟著他。
    曾旺財的車到了,開門下來,手中牽著......小肥紅,不是張秀芝哈。
    “汪......”七叔拄著拐第一個冒出去。
    “汪!”
    很少開口的小肥紅居然答應了一聲。
    “喲,七叔,快一年不見,居然學會外語了......”了解七叔的曾旺財沒忍住調侃,摸出一包煙放進七叔口袋里,“慢慢抽,抽完了還有。”
    “汪!”七叔心滿意足的走了。
    “你們鬧的啥玩意兒?”曾旺財抬頭看到橫幅,“牛子,你什麼時候學會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扯了!”
    “哥,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啊,這還得從七點半新聞來采訪說起......”
    “......”
    听了曾牛說采訪的事兒,曾旺財知道上新聞是一定了,褲衩子連老家都來了,看來馬上也要去四合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了,中午我們在村里食堂吃飯哈。”
    “得 ,李叔一大早就開始準備了。”
    曾莊各方面確實都在保持傳統,早就淘汰的食堂一直留著,而且不光是留著,里面的配置更加豐富,面積更大。
    這不是樣子貨,食堂每天開火,孤寡的老人,村里沒時間做飯的,都能來食堂吃一口。
    以前逃難來村子的李有田手醫的活沒法干,就專職做了食堂的管事。
    現在老家沒人,曾旺財的二叔二嬸去了密雲,所以曾旺財夫婦和小豹一起去給爺爺、太爺上墳,完了後回家休息一陣去食堂吃飯。
    下午曾旺財他們在村里轉悠一下午,看了村子里種植的蔬菜作物。
    現在曾莊已經沒有了大棚,所有的作物都按照自然規律種植,有的賣相差了點,但味道那是真的好。
    曾旺財點了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等等夏季的蔬菜,讓曾牛明兒一早幫忙摘。
    吃過晚飯,小豹去找兒時的發小吹牛逼去了,曾旺財和張秀芝就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躺著,慢慢搖。
    八九點多,蛙鳴正盛。
    曾旺財變戲法似的掏出一盞頭燈戴上︰“媳婦兒,走抓蛤蟆去。”
    張秀芝眉頭一挑,往事計上心頭︰“你等會兒!”
    進屋,張秀芝找到奶奶留給她的百寶箱,整整齊齊的箱子里擺放著各種老物件。
    張秀芝從這些老物件里面翻出來兩個布袋子,一個布袋子里面裝的是電擊棍,還有一個布袋子里裝的是手電筒......
    喜歡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