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

第361章 不可能的畝產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叮叮有心事 本章︰第361章 不可能的畝產

    听說曾旺財想讓村里所有的地都變成試驗田,曾老三明顯嚇著了。

    “秀芝,這咋能行?咱們村水田旱地一共三百八十多畝,實驗啥用得著這麼多地?導彈啊?”曾老三一句‘導彈’,差點把張秀芝給說笑了。

    試驗田曾老三見過,而且不少,曾莊的死對頭朱家村就有。

    朱老九不止一次的跟曾老三顯擺,試驗田的產量咋好,他們村跟著沾光,光榮,同時可以獲得好處之類的。

    “你別管那麼多,就說同意不同意吧。”張秀芝憋住笑,“旺財這是為了村里好,把所有的地變成試驗田,別的不說,咱們吃喝不用愁了。”

    “這我知道,有國家補貼嘛。”曾老三明顯不敢想,臉上的表情十分復雜,向往又糾結,“可是,這事兒不大可能啊,人家的試驗田也就是幾畝地頂天了,這要是三四百畝都種,萬一出了岔子,誰能負擔得起責任?

    “咱們公社任務重,都指著河邊上的村子呢,這事兒我還真不敢跟王書記說,而且我覺得王書記也不會答應。”

    張秀芝沒想到,曾老三居然不干。

    經過深入交流,張秀芝才知道問題的根子在哪責任,或者說擔當!

    在全國放衛星的時代,麥河公社便是一個跟風的,那時候還不是王書記領頭,後來泡沫破了,王書記上台,整頓一番,沒有人敢在產量上作假,而且痛恨作假。

    責任指的是麥河公社承擔著往上交糧的重任,擔當指的是,沒人敢挑起這麼大刀闊斧改變的責任。

    別看曾老三整天想著怎麼拍馬屁,其實他也是沒法子,想給村里松松綁。

    曾老三頭腦靈光,對公社領導的心思把握的十分到位,所以人不去就知道這事兒的大致結果。

    其實,曾旺財讓楊老頭去干這事兒,遇到的阻力跟這個差不多。

    搞清楚這個,張秀芝琢磨,高低還是要去一趟,甭管成不成,得把事情說了。

    她說道︰“村長,您給去一趟公社,旺財說,上報一個畝產,相當于立軍令狀,旱地按照平均三千斤來算,水田按照一千斤......”

    “等會兒,秀芝你讓我捋捋!”听到這個畝產,曾老三整個人懵了,“旱地三千斤還好說,按照你們種的南瓜、紅薯,摻雜一些玉米啥的,能做到應該可以,這也足夠嚇人了,咱們村的地,種糧食最高畝產沒有超過一千斤的;

    “水田就更差了,六百一十五斤是咱們村水稻的畝產記錄。”

    在曾老三看來,旱地還好說,水田畝產一千斤,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張秀芝也會種地,而且她的老家以水田為主,自然清楚水稻一畝能產多少,一般的情況下,六百斤的產量很高了,七百斤很少見,五百斤是常態。

    曾旺財開口就是一千斤,她不理解,但她相信曾旺財能做到。

    “村長,旺財的本事您不知道嗎?別的不說,您去一趟,不管結果如何都行,其他的等旺財回來再說,成嗎?”

    “成!”曾老三想想,咬牙答應,頂多挨頓罵,換來曾旺財的人情,這買賣能做。

    說走就走,曾老三安排人听張秀芝調度,自己一個人回去騎車去公社。

    村里人都發動起來,用人傳人的方法,把南瓜卸下來,放到村里那個小稻場上,民兵連派人把守。

    二師兄抬到村里食堂邊上的豬圈養起來。

    除了這些,好的那輛車重新裝車,主要是裝那些給鄭義山的東西,還有就是翻肚子的魚。

    “秀芝大嫂,這魚死的有點多啊。”曾牛和狗蛋裝完了南瓜和紅薯,扯著防水布問道,“這布還鋪不鋪?鋪了沒用。”

    張秀芝看了看田里,大致估算一下,死掉的魚起碼有一半還多,一千大幾百斤,弄不好有兩千斤。

    這麼熱的天,過了今晚絕對會壞掉。

    “布不鋪了,就這樣裝車。”張秀芝瞅著忙活了半天的村民,主動說道,“這樣,留二十條,讓有田叔今晚上做了,給大家伙打打牙祭。”

    “誒誒誒,我們先裝車,先裝車......”曾牛和狗蛋樂壞了,立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村民。

    這麼長時間沒開葷,村民自然跟著高興。

    村民嚷嚷著讓李有田做魚炖豆腐,回味一下去年的滋味。

    二十條大魚,小二百斤的分量,李有田做出來,不說人人管飽,起碼可以讓大家伙吃頓好的。

    很快裝車完畢,準備回四九城,林湖陽黃亮跟車。

    曾友前夫婦跟著返城,小家伙留在村里。

    副駕駛張秀芝讓曾友前夫婦擠著坐了,她則上了後車斗,只裝北大的物資,車斗空了不少,坐著很方便。

    眼看張秀芝要走了,心里裝著事兒的胡光永死乞白賴的爬上來,說有事兒商量。

    趙宏慶不錯,他擔心張秀芝吃虧,車都不管了,跟著爬上了卡車斗里坐著。

    發車,胡光永打開話匣子︰“內個,張股長,是我的不對,我沒有搞清楚事實,胡亂的猜測不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腳污蔑,後腳低頭認錯,胡光永臉都不要了。

    “咋地?知道錯了?都說了,人家張秀芝不可能干這個,你非不信。”趙宏慶見胡光永服軟,比張秀芝還要高興,“回頭去廠里,你跟廠長把事兒說清楚。”

    “誒誒誒,一定,一定!”胡光永隨口敷衍趙宏慶,完後一臉舔狗笑對張秀芝說道,“張秀芝同志,你看你這麼多魚,死了的魚不值錢,你吃又吃不完,不如賣給軋鋼廠一點兒,我代表軋鋼廠采購,給你活魚的價格,你看怎麼樣?”

    這貨心思剔透,想買了魚回去,能平息一下工人的怒火。

    張秀芝撐著下巴,任由夏天的風吹拂劉海︰“你這樣說,我還得領你的情?”

    “不是領情,不是!”胡光永又道,“你看,你這兒一千大幾百斤的魚,都死了,賣給誰不是賣,我們軋鋼廠也有計劃外采購指標,不能便宜外人對不對,你也是軋鋼廠的人。”

    開始道德綁架了!

    天可憐,現在這個時候,還有啥死魚活魚的說法,能有魚吃就不錯了。

    胡光永就是在耍心眼,用他對付別人那一套來對付張秀芝。

    張秀芝怎麼可能吃他這一套,直接說道︰“不賣,到了四九城你就下車吧,回頭等我忙完了,再說道說道偷豬肉的事兒。”

    胡光永心里咯 一下,知道自己剛才道歉沒能糊弄過去,讓張秀芝盯上了。

    到了四九城,天已經快黑了,胡同里各家都有炊煙繚繞。

    張秀芝隨便找個地方讓胡光永下去,隨後讓車先去四合院,東西不能全給北大,還得留點,收購站錢主任和街道辦張主任那邊都要留一些,所以需要在四合院卸車。

    車子在四合院門口停下,林湖陽進去,準備騎車去找錢主任,後面曾友前夫婦跟著進來。

    “誒,老曾,怎麼今兒就回來了?”閻埠貴一家人擱在門口吃飯,看見曾友前,閻埠貴客氣的招呼道,“還沒吃吧?過來吃一口,今兒我們家有魚......”

    這是國人常見的客氣話,沒人當真,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誰要是真的坐下吃一口,那就是不懂事兒了,你吃一口,人家便少吃一口。

    “不用了!”心中有喜事兒,曾友前臉上藏不住,樂呵呵的說道,“我們家秀芝回來了,我們家也有魚......”

    喜歡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第361章 不可能的畝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第361章 不可能的畝產並對四合院︰帶著倉庫來到1959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