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筐品相好的,有近一百二十支。
五十年以下的九十多支,一支四十克左右,總計三千六百克,算下來兩千八百多萬。
五十年以上的二十支,總計近八百克,一千四百多萬。
一百年的六支,個頭要小一點,總計二百二十克左右,六百六十萬。
陳今越听著一群老中醫在那兒合計,將價值具象化,終于能體會到他們剛剛看到被磕踫那種心情了。
這都是錢啊!
錢!
磕踫就硬生生打折!
果然,這邊品相完好的算下來近五千萬。
還不算那兩支要上拍的高顏值選手。
而那邊磕踫的,缺胳膊少腿兒的,總共八十支的樣子,真的大打折扣。
才兩千萬出頭。
她在得出數字的瞬間,甚至有些懷疑的將眼神看向周屹川,周屹川同款茫然看向自家二哥。
周言鶴長期經營制藥公司,是見過大場面的。
但這種大場面,他還真沒見過。
愣了一會兒,才朝兩個土包子點頭。
沒錯!
就是因為磕踫,價格下去了,你們現在知道痛了?
兩筐人參入賬七千萬,但錢還不是讓老中醫們驚呆的,他們更震驚的是這個數量,總計近八公斤。
更何況,今天這些人參明顯都是新挖采,那上次拍照片的去哪里了?
是不是有可能出過一批?
由于這些年毫無節制的采挖,致使野山參極其罕見,儲量極低,產量難以統計。
但是據相關人員統計,全國儲量也就幾十斤左右。
每年市場現身的,只有六公斤左右。
這個剛成立的小制藥廠,這麼大手筆,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老中醫在低聲感慨,周言鶴溫聲發出邀請,“溫伯母遠道而來,中午去家里吃個飯吧?爺爺說好久沒見過您了。”
態度優雅禮貌,全然沒了剛剛的商人姿態。
梁初宜只當是單純的吃飯,想也沒想,“老爺子過來了?也行,那你們先帶著東西回去……”
後面那句話是對兩個老中醫和助理說的。
但周言鶴溫聲打斷了他。
“幾位遠道而來,都辛苦了,不如一起去吧?”
“……”
梁初宜看著周言鶴的眼神滯住。
這不像是單純的吃飯。
……
陳今越送走兩撥人,然後對周屹川開口,“還有一筐在倉庫里,我留給你的。你看是給你二哥,還是走其他渠道。”
周屹川愣了一下,“一筐?”
在不知道價值的時候,她用這麼樸素的量詞,他是能理解的。
但現在知道了,還這麼輕描淡寫?
給他一筐?
他以為的分他一些,不過是幾支頂天了……
“對啊,是用農具廠的農具換的。”陳今越頓了下,“不過我還出了其他東西,所以我得比你多分一點,只能給你一筐。”
她的空間里,還有兩大框呢。
是姒雨這三次帶過來的。
因為一直沒出貨,她雖然知道大概價格,但並不清楚手上的人參具體什麼年份,所以就按照一開始的約定盲目交換。
而且姒雨還覺得不值錢,每次給她的都會多很多。
說起來,她晚些必須給姒雨補一批貨,再給她贈送些東西。
這也太暴利了。
周屹川听她願意透露,也順勢多問了一句,“這次的人參客戶,跟之前的古董客戶是同一個?”
陳今越搖頭,“不算是,但你可以理解為是。”
周屹川若有所思的點頭,“都需要保密那種?”
陳今越對于他的人品是信得過的,畢竟有寶齋的拍賣,他獨自善後,沒透露一點消息。
連周老教授都沒透露。
是個可靠的合作伙伴。
“對。”
“我算是看明白了,陳家人還不值得你交出去兩件文物。”周屹川似笑非笑的看著她。
陳今越眉梢微挑,倒也沒否認。
剛剛周言鶴邀請梁初宜去家里吃飯,她是听到的,當然也知道是周老教授授意。
不管是文物還是中藥材,價格高昂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稀少。
稀少的東西大批量出現,總會引人注意。
既然都被注意到了,那她自然是該表示就好好表示……
“但梁總背景復雜,她這人終究有不定因素,暫時不要交易頻繁。”先探探底,覺得可信了再慢慢交易。
陳今越有些詫異,“背景復雜?是,溫家有什麼其他想法了?”
周屹川對那綠茶妹妹態度不好,周老教授也沒有再強行撮合的意思了。
難道是因為這件事,兩家鬧掰了?
“溫家算什麼?”周屹川淡淡的聲音打斷了她腦補的大戲,“一家子軟飯硬吃的廢物罷了。”
陳今越眨了眨眼,“溫家真的是梁總當家啊?”
周屹川搖搖頭道,“不算,溫家梁總說了不算,但溫家確實靠梁總在京城站穩腳跟。”
陳今越,“???”
這還真是軟飯硬吃啊!
“展開說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
兩輛轎車駛入別墅區,還是剛剛的隊伍。
周言鶴帶著的兩位老中醫,和梁初宜帶著的助理和老中醫。
周老教授剛剛就收到了消息。
那丫頭又有大動作,制藥廠搞出來八公斤野山參。
還有兩支收藏級別的。
這個消息一旦傳出去,不知道能掀起多大驚濤駭浪……
“初宜來啦?”
周老教授老早就拄著拐杖在院子里等,見到車子上人下來,和藹的打招呼。
他一般跟晚輩說話,都不會太嚴肅。
但那股威嚴感與生俱來,讓人難以忽視。
梁初宜恭順點頭,“您怎麼出來了?這幾天降溫了,要注意身體。”
周老教授樂呵呵的笑,“我這把老骨頭啊,指不定比你們這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的年輕人強。”
“是是。”
梁初宜跟著笑,扶著他往屋里走,“怎麼想著來省城了?”
“听說這邊有個將軍冢遺址,我過來看看。”周老教授跟她隨口閑聊。
梁初宜听見這話,沒回答。
周老教授自顧自的繼續介紹,“說是有姜國的痕跡,你家老頭子最近也在研究,你應該是听說過的吧?”
梁初宜淡聲,“溫家拿到的關于那個時代的東西不多。”
有寶齋那場拍賣會出來的東西,藏家都不願流通。
收藏圈關于那個時代的東西討論度高漲,于是更加稀罕起來。
溫家財力不足,拿到的東西並不多。
但她,確實有所耳聞。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溫家。”周老教授無奈,“還是說你現在,依舊覺得你爸對溫家人是偏見?”
喜歡一夜暴富!我的工廠通古今請大家收藏︰()一夜暴富!我的工廠通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