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聲音,猶在耳畔,讓蚩尤看楊沉的眼神都變了。
“老師,老師?”楊沉看著面前有些發呆的蚩尤,伸手拍了拍他,“老師,你想什麼呢。”
“啊?啊!……沒,沒想什麼。”蚩尤回過神來,揉了揉雙眼,“就是感覺,你很像我一位故人。”
“額……”楊沉有些詫異,但沒有多問,看老師的樣子,不像是什麼開心的事。
“咳咳。”蚩尤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那什麼,小子,我發現你在「煉器」一道,還是有點天份的,雖然不多,但見識不賴,有沒有興趣成為我的弟子?”
弟子和學生不同,兩者之間的關系,可謂天差地別,能被藍星戰爭軍校的老師收為弟子,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一時間,韓冰和王定二人也露出羨慕的神色,不愧是楊主席,人情世故這一塊,通透。
“有!師傅在上,受徒兒……”楊沉原本就想著,該怎麼跟對方搭上關系。
“哎哎哎,這都什麼年代了,沒那麼多繁文縟節,加個天網好友就行。”蚩尤擺擺手,瞥了楊沉一眼,你這光動嘴,也沒見真有拜的意思。
“叮!——”
天網好友添加完畢,蚩尤也是個直性子,“為師蚩尤,我門下沒那麼多彎彎繞繞,就是純粹的匠人精神,回頭拉你進個師門群,沒事可以一塊探討切磋。”
“好 ,多謝師傅厚愛。”這些匠人工程師,每一位都是業界大佬,珍稀人脈資源。
等到這節課下課。
楊沉走到教室門口,招了架「智架飛船」,準備前往接下來的法理樓,上法理課。
「檢測到宇宙快遞到達碧游快遞驛站,請問是否前往收取。」
傻妞清脆的聲音響起,讓楊沉微微一愣,差點都要忘了,甦小玉之前說過,寄了個快遞,作為本次上岸碧游島的賀禮。
下一秒,楊沉的聲音就在飛船內響起,“更改目的地,前往碧游快遞驛站。”
課可以不上,但這快遞,晚一秒拆,都很難受。
飛船很快來到快遞驛站。
這一次的快遞同上次一樣,沉甸甸的黑色鐵皮箱子,由玄鐵打造。
接收到甦小玉的宇宙空投,讓傻妞拍照給對方發了過去,並附上一段感謝的話,另外,在快遞點,楊沉也給甦小玉寄了點東西,之前是太窮,這次挖了秘境里的藥田,也能禮尚往來了。
這個時間,甦小玉應該還在上課,所以沒有回復。
迫不及待的返回宿舍區,楊沉將箱子搬到客廳,這一次明顯比上次的快遞要重不少,眼神期待的輸入開箱密碼,“”,箱子應聲打開。
一塊漆黑的方形石頭,映入眼簾,金色花紋點綴其上,互相交織,散發著淡淡光澤,下方還附著一張說明書。
「冥頑不化石」
「血脈地寶,強筋淬骨,壯大氣血,可助基因鎖突破,強化二次血脈覺醒。」
「使用方法︰將心口切開,置入其中,以心血之力沖刷。」
「兜率生物制藥出品。」
置入心口……這藥還挺硬核的。
上一次,消耗一萬功德值進行天賦二次覺醒,與四階基因鎖的覺醒機會並不沖突,眼下,自己還剩下8000功德值,糧草充足,趁此機會,也是時候突破一下四階了。
先在天命人商城購買了一顆「坤因丹」,緊接著,楊沉控制好心口的肌肉氣血,手起刀落,快速將「冥頑不化石」置入心口之中,頓時一股淡淡的寒意,從心口處傳來,被滾燙的氣血一沖,濃郁的藥香從楊沉體內散發。
意識沉入識海。
【楊沉】
【修為︰基因鎖三階中期50)】
【修為︰元神鎖三階中期50)】
【功德值︰8000】
自己也終于可以當一回狗大戶了,8000功德值,給我全部注入基因鎖!
【功德值注入!】
【你開始修煉…..檢測到當前環境為聖地!財侶法地,「地」之一道,你無愧人生贏家!獲得增益buff︰功法領悟速度增加90,靈光乍現概率增加60,修煉速度提升百分之】
【檢測到「坤因丹」和「血脈地寶•冥頑不化石」,財侶法地,「財」之一道,你已經領先大多數人,獲得增益buff︰修煉速度提升百分之,本次突破四階基因鎖成功率提高60,強化血脈覺醒效率提高20】
提高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不愧是「地寶」,這下突破應該不會死了吧?緊接著,楊沉看了眼自己當前的壽元︰「5385」,好家伙,死有何懼!
【修煉中…………】
【修為提升至基因鎖四階初期20),你的血脈天賦再度覺醒!】
【你的血脈天賦尚未開發到極限,本次覺醒將繼續提升「道瞳」天賦】
普通的s級天賦,基本上第一次覺醒出來,就到頭了,所以二次覺醒通常會出現新天賦,s級之下,則會在原有基礎上增強,除了a晉s不一定成功外,其他的bcde都會在開啟四階基因鎖時候,晉升一級,小概率出現新天賦,但等級普遍不高。
只有極強的s級天賦,一次覺醒無法完全開發,只能到二次覺醒時,再度強化,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大神李吒的「三昧真火」,這種先天「三昧」,完全開發後,遠超後天修煉而成的「三昧真火」神通。
自己的「道瞳」是概念級,二次覺醒都無法完全開發,也在楊沉意料之中,就是不知道這次覺醒後,是否可以將能力完全開發出來。
【三次覺醒完畢】
【楊沉】
【修為︰基因鎖四階初期20)】
【天賦︰窺道重瞳、等級︰概念級、覺醒狀態︰三次覺醒】
【評價︰可以看到一切的同時,對「道」與「理」,你比其他人,看的更加通透明白。】
喜歡高武︰神話融合,一眼一燈鎮萬族請大家收藏︰()高武︰神話融合,一眼一燈鎮萬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