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後點了點頭,繼續翻閱起後面的內容。
這一份報刊,原本看著是幾個小家伙外加徐妙錦一塊制作出來,也就打算圖一樂看看,當做打發時間的工具。
沒想到,時間快速流逝,已經過去大半個小時了。
可朱棣像是忘記了最開始的目的,反而看著沉浸其中。
直到朱瞻基打了一個哈欠,咳嗽了一聲,朱棣這才從看報紙中抽出神來。
他有些意猶未盡,開口道
“怪不得最近總听說你們幾個小家伙聚在一起,原來是把時間花在了這份報刊上。”
“只不過,這是你們自己的主意,還是背後有人指點?”
話落,朱瞻基立馬笑著回道
“回稟皇爺爺,這些都是老師說給姨奶听,然後姨奶將我們兄弟幾人召到府上商議,最終才制作出來了第一期報刊。”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一副了然的樣子。
怪不得,看到永樂月刊的創意上,總感覺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當時腦海中下意識的就浮現出來了陳兄弟的身影。
現在看來,自己的感覺沒錯。
還真的是陳兄弟。
但是這麼吸引人的東西是陳兄弟在背後做推手的話,那麼一切都合理了。
畢竟陳兄弟這種妖孽一般的存在,做出一個讓自己情不自禁深陷半個多小時的報刊,也很正常。
隨後,在朱棣的詢問下,朱瞻基一五一十的將創辦永樂報刊的前因後果都說了出來。
等听完了事情的經過,朱棣臉上的雖然依舊平靜,畢竟自家大孫在跟前,不能顯得跟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但心中卻早就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重新將這一份報刊拿起來翻閱。
這才發現了報刊各個板塊安排的巧妙。
詩文歌賦、娛樂八卦、時髦服飾、國事分析等等板塊。
但在朱棣看來,板塊看似很多,可是只有一個國事分析板塊才是他最為看中的。
以往朝廷頒布的一些重大內容,總會張貼在專門的告示欄上。
但是百姓大多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朝廷也不能那麼細致的在下面寫上說明。畢竟,這種官方通報,往往追求簡潔、明了、直觀的傳遞朝廷的想法。
就像是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一樣。
這種事情,若是解釋起來,對于不懂的人來說,有可能形成更大的誤解。
所以干脆對于朝廷的重大決策,只做一個通報內容。
古今莫不如此。
可是在這份永樂報刊誕生之後這種情況絕對會因此受到改變。畢竟,這一份報刊上面刊登的內容,雖然沒有那麼的下流,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官方。
也就是說只是一份流通于民間的報刊。
那麼在報刊上的軍事板塊,講解國策,就可以供人們自行理解。有時候對于朝廷做出的重大國策,由朝廷講解和民間講解,二者的含義完全不同。
甚至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而現在這個問題被很好的解決了。
這樣一來,以後朝廷提出的重大決策,也能夠被民間更好的理解與執行。
厲害啊!
在解決令自己頭疼難題這方面,還得是你陳兄弟!
下一刻,朱棣就感覺到了陳兄弟的偉大之處。
朱瞻基說陳兄弟是在前不久的晚宴上,產生的靈感,並在當天晚上就將其說給了徐妙錦,然後開始實施。
按照陳兄弟的性格和動機,這分明是就奔著讓朝廷決策深入人心去的。
也就是說前面所有的板塊,想出來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購買這一份報刊。
畢竟,哪怕設立了國事報刊,可也是人只有買了之後,才能有機會去了解。
而這如何大量的販賣到更多人的手中,這又是一個難題,而陳兄弟已經很好的解決了。
自以為明白了陳兄弟創辦報刊初衷的朱棣,高興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的報刊上。
其實朱棣的思路完全是正確的,只不過稍稍有一些偏差而已。
而且這一份報刊的內容,確確實實吸引到了第一次接觸的朱棣。
上面還有許多有趣的內容沒有看完呢。
還有從來沒有見過的小故事。
所以,他決定要將這一份報刊留下來,最起碼也要讀完。
怎麼說也是有陳兄弟出主意,自家三個孫子動手,外加一個徐妙錦監工指揮,才有了這樣一份報紙。
讀起來更加有一份興趣。
朱棣輕輕咳嗽了一聲,面帶笑容的對著朱瞻基問道
“瞻基這報刊印刷出來之後,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
朱瞻基略一思忖,緩緩開口
“這第一版報紙,前後印了一千多份,皇爺爺手中的不過是其中之一。接下來依老師的法子,先把這些印好的報紙在京師里售賣。”
“其實此舉並非為了盈利,核心是為了……預熱。眼下元宵節剛過,那些落榜的學子正陸續準備返鄉。老師特意交代,對這些學子,第一版報紙要免費贈送,讓他們順路帶回各自的家鄉。這麼做,就是想讓各地的百姓提前知道,民間往後會有報紙這麼個新鮮事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之所以先做預熱,還是受限于眼下的印刷技術,印得太慢了。不過老師說能琢磨出更快捷、更省事的新印刷技術。等預熱做得差不多,新的印刷技術也到位了,到時候再正式開始售賣報紙。”
朱棣輕輕的搖了搖頭,
“今日是元宵節的最後一天,京師各個街巷人員眾多,你身為太孫,若是被旁人看見出入一個與你沒有交集的陳主事府上,恐怕會引起不好的輿論。”
“所以,這份報刊樣品,就由我送到你老師府上,若是後續你老師提出整改意見,皇爺爺會回來告知你們。”
朱棣話落,朱瞻基一臉恍然的點了點頭。
對啊!
自己雖然是老師的弟子,可是外界並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師生關系。
皇爺爺之前也曾跟自己講解過隱藏和老師關系的重要性。
老師那邊本來沒什麼人流量,可是隨著老師取得魁星,又在京師之中創辦大學聲望大漲。
如今老師附近也遷過去了許多人,有的是想要巴結,也有的是想要過去沾沾魁星的福氣。
在這種人流量大的情況下,自己出行若是被撞見了,那可是根本說不清其中的關系。
事後定然會給開始帶來巨大的輿論。
而皇爺爺則不一樣。
他和老師除了有著深厚的交情外,也有著君臣的這一層關系。
哪怕被有人發現,輿論方面也不會太大。
畢竟,最開始的時候,皇爺爺為了宣傳節儉,可是帶著一眾重臣,大張旗鼓,親自前往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家中參觀。
這可是有前車之鑒。
朱瞻基道
“皇爺爺說的是,如今老師的身份不同往日,孫兒選擇在元宵節這種人流量大的時候去拜訪,實在不合適。”
朱棣點了點頭,神色間帶著幾分長輩的溫和
“放心吧,皇爺爺回來後,就叫人把你老師給你們提的意見,都仔細記下來給你。”
“等元宵過了,你要是想去拜訪你老師,皇爺爺絕不攔著。畢竟他是你的老師,論教書的本事,皇爺爺還是很放心。”
朱棣說完,朱瞻基感覺很有道理,便告退了。
“吩咐下去,朕要出宮。”
朱棣手中拿著報紙,打算坐在馬車上,一邊趕路一邊看。
王忠听後一愣。
細細數來,陛下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微服私訪出宮去了。
哪怕陛下沒有說出宮的目的地,王忠也知道是陳府。
……
陳府。
預熱的永樂月刊已經開始在京師售賣了。
熱度很高。
尤其是對于那些落榜生白送的營銷,短時間內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流量。
那些落榜生還沒有出京師,整個京師內就已經流傳起來昨日晚宴上的場景。
震驚永樂帝親筆提筆,封大明永樂詩仙!
而陳羽由于今日是假期的最後一天,直接體驗了一把睡到日上三竿。
直到被府上的伙計叫醒,說是門外來了兩個大人物前來拜訪。
大人物。
陳羽一臉懵的打了一口哈欠,他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收到。
但是一猜就知道不是老朱小團體的那一伙人。
畢竟府上的人雖然都是錦衣衛,可在這種信息傳播落後的年代,也不一定都一一認得朝中的那些重臣。
只不過,老朱那小團體已經來府上聚餐很多次了,自然早就熟悉。
而伙計只是說,門外的兩個人從氣勢上看,來頭不小。
陳羽讓伙計現將門外的兩個‘大人物’安排在會客廳,他則是抓緊起床穿衣,簡單的洗漱一番。
陳羽粗略收拾一番,來到會客廳。
只見禮部尚書李志剛和工部尚書宋禮,正坐在會客廳內,喝茶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他們二人見到陳羽,一臉笑意的站起身來走了過去。
嘴中還不斷說著恭喜。
這沒來由的恭喜,到時讓陳羽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什麼玩意就大中午的過來恭喜。
我咋就一點消息都沒有受到。
還是說好長時間沒有睡懶覺,睡一次直接給我人睡蒙圈了。
等等,又沒有可能是老朱那家伙,事後給我升官了?!
就在陳羽腦海中不听猜測的時候,李志剛率先開口說道
“陳老弟,我是在沒想到,你上一次因創辦大學一時,已經在京師出了一次名,結果這才過去了幾天,整個上午,你又在京師出名了!”
李志剛說完,宋禮也跟在後面附和的吹捧了幾句。
結果宋禮看著陳羽一臉懵逼的樣子,從桌子上拿出那份預熱報紙,遞到陳羽手中。
宋禮是工部尚書,這報紙的印刷就是他負責。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拿出一份印刷的來看看,順手的事。
結果還沒有來得及看,一上午的時間,這一份永樂月刊報就已經風靡京師了。
李志剛這家伙知道消息後,當即找到宋禮,想要求一份自己瞅瞅。
然後二人看過之後,拍板決定來見識一下這位再次風靡京師的陳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陳羽看過之後,立馬就知道這件事是徐妙錦弄出來的。
關于描述他的內容,大致掃了一眼,沒什麼問題。
反而異常的好。
沒錯,在徐妙錦的有色眼鏡,加上文學功底下,陳羽幾乎被描述成為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男人。
無論是樣貌、性格、才華,都是世間獨一檔。
陳羽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
“我還以為朝廷又要給我升官了,原來是這麼回事。”
“兩位老哥,這月刊上面的內容,你們可都是見證者,夸大其詞了,當不得真。”
李志剛抬手拍了拍陳羽的肩,臉上帶著爽朗的笑意
“陳兄弟,你也太謙辭了。我承認,先前的話里是摻了幾分水分,可晚宴之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你一氣呵成便是三首好詩,這份才情可不是吹出來的。”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
“更難得的是,詩作完後,殿里那麼多文臣,個個都是當今文壇上數得著的人物,竟沒一個人敢站出來接你的招。”
“這還不足以證明你的本事嗎?”
陳羽笑了笑,心道老哥你以為我想要這樣啊!
我第一次參加,哪里知道里面的規矩。
特馬的,晚宴結束之後,才知道原來斗詩環節不能一上來就放大招。
也不知道我破壞規矩,會不會有人因此記恨。
唉!
這個逼裝的確實大,但也容易得罪人啊!
陳羽悻悻的笑了笑,隨後伸出手道
“謬贊了。來來來,兩位老哥,都別站著了,快請坐,喝點我府上剛買沒幾天的好茶。”
李志剛和宋禮見陳羽的態度沒有因這一份報刊的夸上天,而飄飄然。
反而對待二人的態度上,依舊放的很低。
怎麼說陳羽也是一位永樂帝親封的詩仙。
這樣客氣,使得兩位文人很是受用。
隨即三人就坐下來經過簡單的寒暄,開始一塊看著討論這月刊上面其他板塊的內容。
在這種閑聊中,時間過得很快。
一會就到了午飯期間。
來都來了,哪有臨近吃午飯離開的說法。
陳羽當即留下二人,打算給他們露一手廚藝。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