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
很有可能!
陳兄弟你這實力有點恐怖啊!
太秀了!
入仕第一天,根據現在的時辰推算,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將李志剛征服了。
關鍵人家李志剛沒有隱藏身份,變成商賈!
而是實打實的朝廷正二品大員擺在這里。
雖然這個官階不如……自己,但放眼整個大明朝,那也是擁有極高話語權的存在。
陳兄弟第一天時間,只是用了一上午,就跟人家‘勾搭’上了?!
這在朝堂中的交際方面,也太牛逼了吧!
朱棣感覺有些詞窮了,只能用一句牛逼評價。
若是再給陳兄弟一點時間,恐怕用不了多久,整個禮部都能混成陳兄弟的兄弟。
朱棣輕輕的笑了笑。
他原本還擔心陳兄弟第一次入仕,進入內閣之後有可能會不太適應官場生活。
畢竟之前陳兄弟表現出來的狀態,一直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悠閑樣子。
這樣的姿態很明顯不適合朝堂。
到陳兄弟真正開始解決時局政治,怎麼著也需要一定時間上的磨合。
可展現在朱棣面前的事實告訴他,在這方面替陳兄弟操心,完全就是多慮了。
需要時間磨合?
人家陳兄弟適應的比誰都好。
不得不說,陳羽入仕第一天就結交禮部尚書李志剛,對于朱棣來說,令他確實意想不到。
為此感慨了好一會。
旋即,
朱棣眯著眼楮想了想,一邊看正文,一邊頭也不抬的問道︰
“李志剛,朕要是記得不錯的話,這個陳羽是大明永樂一朝的第一屆恩科狀元。”
“朕給他安排的官職是內閣,不知今日是他入仕的第幾日?”
李志剛听見朱棣的詢問一愣,快速回過神來之後,恭敬的回答道︰
“陳羽此人正是永樂恩科第一屆的新科狀元,按照入職時間來算的話,今日是第一日。”
“他上午剛熟悉了內閣當中的工作情況,要是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應該正在內閣當中辦公。”
“不知陛下,想要召見陳羽?”
朱棣︰“……”
朱棣清了清嗓子,平靜的說道︰
“既然這位新科狀元今日是第一日入仕,而且入職內閣也就過去了半天的時間。”
“那麼朕很好奇,在這半天的時間當中,你是如何與這位陳羽相結識?”
“陳羽這位狀元策略我看了,確實可以稱得上一句大才。只不過他現在怎麼說也只是一位在內閣的從八品官階,而你卻是朝中的正二品大員,還是在禮部做事。”
“現在內閣當中也是黃淮主事,按常理來說,你們二人應該短時間內不會有接觸,難不成是之前私下里有私交?”
“否則為何會在今日晌午的時候,特意邀請陳羽,跟他一同商議大明人才儲備方面的問題?”
朱棣這樣詢問陳羽跟禮部尚書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因為兩點。
一是為了了解其中問題的本質,他真的很好奇陳羽到底是怎麼樣跟李志剛私下里‘勾搭’上的;
二則是為了通過一連串的詢問,告訴李志剛自己跟大明的這位新科狀元不熟。
在這個時候,朱棣不可能暴露自己跟陳羽之間的交情。
而陳羽熟知的幾個人,如戶部尚書、太子、漢王等,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暴露跟陳羽之間的交情。
也就是說,短時間內在政績上,很難給這位剛剛入仕第一天的陳兄弟幫助。
畢竟,太突兀會顯得非常不合理。
只能等待時間,等待機會。
現在看來,給陳兄弟提供政績的機會來了。
只不過不是以往老朱小團體的一伙人,而是禮部尚書李志剛。
現在陳兄弟已經有了這位禮部尚書做後盾,那麼到時候朝堂商議這件事的可行性時,自然有禮部尚書那一脈的人,幫助陳兄弟出頭。
至于朱棣需要做的就是充當裁判,擁有著一票否決權。
最終在一系列的論證之下,判陳兄弟贏即可。
根據朱棣掌握的情報來看,李志剛大概是今日去往內閣找黃淮商議事情的時候,踫巧遇到了陳兄弟,然後不知其中發生了什麼,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二人勾搭上了,然後陳兄弟成功給李志剛獻策。
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李志剛自然會給出答案。
這樣一來,也可以讓陳兄弟獲得的這份功績,顯得那樣合乎情理。
只不過,
讓朱棣沒想到的是,他簡簡單單的一個詢問,差一點沒給這位禮部尚書嚇出半條命出來。
李志剛不清楚陛下問出的問題,一連串都是關于自己與陳羽結交。
難不成,這一點觸踫到了陛下的忌諱?
沒道理啊!
陳羽雖是大明魁星,但只有真正在古代職場中干過的人才清楚,潛力跟勢力完全是兩碼事。
朝中兩方勢力聯合,皇帝忌憚。
可是自己跟一位有潛力,但無任何勢力的狀元結交……
從來沒有皇帝因這件事情,忌憚臣子啊!
李志剛無法從朱棣的幾句話當中,徹底摸清楚這位聖上的意思。
這種感覺使得他很難受。
一時間,李志剛只感覺後背冷汗涔涔。
但不管怎麼說,
李志剛腦海中也正如朱棣所預想的那樣,開始給陳兄弟跟自己的相識頒布合理性。
整理了一番言辭之後,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當初一眾貢士入宮參加殿試,朝廷為他們準備了早宴,是由臣的禮部負責接待這件事情。”
“臣想著此次恩科乃是永樂一朝的第一場恩科,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于是臣這位禮部尚書就親自趕往現場,主持早宴。”
“只不過,臣在見到了當時會元陳羽之後,可謂一見如故。這算是臣與陳羽的第一次見面,在這個過程中,臣與其也有交談,總的來說,非常愉快。”
“事後,臣審視陳羽答卷,發現其不僅在策略上極具才華,而且在書法造詣上,也有著巨大的天賦。”
“陛下,臣您是知道的,私下里的愛好不多,書房就是其中之一!”
“今日晌午臣在內閣辦事的時候,午飯期間正巧踫見了陳羽,于是就想著跟這樣一位在書房上造詣不錯的年輕人,私下里結交一番,順道探討一番書法心得感悟。”
“結果飯後閑暇時,無意間提起朝中對此次恩科的善後工作。陳羽是內閣之人,雖然是入仕第一天,但這些也在他知曉的範圍之內。”
“這個問題困擾臣七八天了,一點實質性的進展都沒有,結果陳羽听了之後,幾盞茶的時間,就想出來解決問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