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氣,表情愈發鄭重的說道︰
“無論是朱瞻壑還是朱瞻务登上皇位,弟子都不敢保證您能夠成為帝師。”
“因此,學生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定會加倍努力,爭取將皇長孫的這個位置坐穩。”
話落,
陳羽呆愣在原地,腦海中琢磨著小朱的這番話,下意識的瞳孔一縮。
陳羽算是知道,之前心中對小朱的那股陌生感來自哪里了。
今天的小朱雖然還是那個小朱,但在發言上,簡直就像變了一個人。
落差太大。
像陳羽與老朱相處的那段時間,話題大部分都在什麼國家大事、國運政治方面。
所以哪怕是在攤牌之後,他與老朱暢聊時,才沒有那股陌生感。
反而覺得理應如此。
但跟小朱之前的相處模式,完全不一樣。
一般都是陳羽說些道理、又或者是為人處世的經驗,卻從來沒有跟小朱探討過所謂的國家大事。
這才使得他在面對小朱比較犯忌諱的直白話時,感覺不適應。
不過總的來說,
陳羽對小朱的一番發言,認同的點了點頭。
不管小朱身份如何改變、言行舉止如何陌生,不可否認在剛剛的那番發言當中,流露出來了許多真情實感。
不僅如此,
陳羽還能從話語中感受到來自小朱,對于自己那濃濃的尊敬與崇拜之情。
所以對于小朱說的日後登基,會親自給自身一個帝師之位,肯定不是天上懸浮的假大空畫餅,而是落在地上實打實的大餅。
小朱之前的性格,陳羽分析過。
秉性純良、質樸聰慧!
這是最開始接觸時陳羽給出的評價。
而根據這小半年時間的接觸來看,事實也是如此。
老朱也是這樣的評價。
而不論是朱棣還是陳羽,都有著極其老練的人生閱歷。
朱棣自小便在宮牆深處耳濡目染,親歷過無數戰場廝殺與朝堂上的明爭暗斗,在帝王權術方面,早已練就了深厚的造詣。
陳羽受過後世互聯網的洗禮,又憑著開餐館經歷、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在識人辨物上也有著自己的一套心得。
至于小朱,雖說日後會成為大明的六邊形帝王,但眼下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
要想在朱棣和陳羽面前演戲,扮演成一個老師般純良的模樣,不是難度很大,而是壓根兒不可能。
再者對朱棣而言,朱瞻基從學會說話起就待在他身邊,彼此太過熟悉。
根本瞞不住!
因此,
即便到了這個時候,陳羽對朱瞻基的性格依舊給出了秉性純良、質樸聰慧的評價。
事實上,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來說,朱瞻基對于皇太孫的位置,那是坐的相當穩,至于登基之後殘殺親族的黑料……也是有一定的原因所在。
在古代帝王家,皇位爭奪戰向來是你死我活的戲碼。
尤其是明朝的皇位繼承史,簡直比宮斗劇還精彩。
朱瞻基的祖父朱棣和父親朱高熾,都是靠打打殺殺才坐上皇位。
然而,
到了朱瞻基這一代,畫風突變——他的兄弟們沒人跟他搶皇位!
原因很簡單,
朱瞻基在繼承人方面的地位,就如同朱標一樣,無論是在朱棣眼中還是在朱高熾眼中,他們這一脈只有朱瞻基跟其他後人。
朱瞻基兄弟們沒鬧事,但他的叔叔們可沒閑著。尤其是朱棣次子——漢王朱高煦。
簡直就是皇位爭奪戰的頭號‘反派’。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多次在戰場上救過朱棣的命。
朱棣曾對他說︰“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
意思就是好好干,你大哥身體不好,你懂得!
這句話在朱高煦心中埋下了我也能當皇帝的種子。
于是,朱高煦開始整天以秦王李世民自居,整天琢磨著怎麼篡位。
然而,
朱棣登基之後便後悔了,覺得朱高煦太能折騰,還是朱高熾更適合當皇帝。
但朱高煦可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有軍功、有威望、能力不差,憑什麼不能當皇帝?
于是,
在朱棣、朱高熾死後,朱高煦開始密謀造反,打算效仿朱棣來一場奉天靖難。
結果很快被宣德大帝平息。
事後朱瞻基念及血脈之情,告知朱高煦只要肯認錯,就會給他很多恩賜,條件也是只要不觸及底線,都盡量滿足。
朱高煦不服,死不認錯,要求見朱瞻基當面說清楚。
一次,
朱瞻基去探視他,朱高煦突然伸腳把朱瞻基絆倒,摔個狗啃泥。
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一口三百斤重的銅缸把朱高煦罩住。
沒想到,朱高煦力氣大得驚人,差點把銅缸頂翻。
朱瞻基一看,這還得了?
直接命人在銅缸外點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了。
……
隨後,朱瞻基烤死親二叔,成了他最大且揮之不去的一個黑歷史。
但那是按照歷史的正常軌跡發展,才會有的結果。
眼下有了一個橫空出世的陳羽,定然不會如此。
畢竟陳羽在前期不知曉朱瞻基真實身份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向其灌輸對親族友善的觀念。
再加上曾經還有一段青樓……
呃……
類似于實踐的實操,用來鍛煉心性。
再加上這段時間自己對其灌輸的道理,相信小朱這家伙在心性、性格的成熟方面,能更進一步。
而不是遇到了一些事情,就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不去顧及利害。
再說以往按照朱高煦那樣的性格與野心,定然會帶著他的子嗣與朱高熾的子嗣暗地里好似不相往來。
但在陳羽的影響下,使得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壑與朱瞻基一同,拜在了自己門下。
平日里關系雖沒有到那種形影不離的兄弟情,但多多少少也有了那麼一點交情。
這一點交情對皇室來說,已經相當難得了。
往後朱高煦與朱瞻基之間有朱瞻壑、陳羽充當滅火器,相信大明的燒烤王爺,不會出現。
其實陳羽認為對朱高煦最好的歸宿,就是海外建國!
說白了就是讓朱高煦那個在世項羽,去海外為華夏開疆拓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