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第431章 陳羽官職,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天冰牛奶 本章︰第431章 陳羽官職,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

    “密折制……”朱棣嘴中喃喃的念叨著。

    不知為何,他感覺這個制度有些熟悉。

    突然,

    朱棣臉色一僵,想到了什麼,開口說道︰

    “陳兄弟,這密折制……不就是唐朝武則天設置的匭檢制?”

    武則天是華夏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對于女人稱帝,下面有很多人不滿,特別是李唐宗室、及其元老忠臣,都不能接受武則天改唐為周的做法。

    這些人都是武則天的潛在威脅。

    在這種緊迫的情況之下,武則天急需從各種渠道得知天下消息,了解朝堂之上的一舉一動,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朝堂。

    于是她采取了一個措施︰建立‘匭檢制’。

    匭︰小匣子,說白了就是意見箱。

    四周密封,就留一個塞檢舉信,小紙條的小口子。

    初衷自然是為了下情上達,了解民意。

    至此,‘匭檢制’正式誕生。

    匭檢制規定,無論貴賤親疏,都可以告密,並且任何人都不可以干預,告密者還會有豐厚的獎賞;不但如此,武則天還親自接見告密者,如果告密之事屬實,那麼告密者便可以破格升官,即便所告非實,也並不會受到懲罰。

    後‘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在‘匭檢制’初期,武則天曾先後接見近一萬名告密者。

    一開始,匭檢制的確鞏固了武則天的皇權,並取得了極大的成效。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匭檢制卻淪為了朝堂官員之間打擊政敵,排除異己,誣告陷害的政治迫害工具。

    比如一旦被告密之人進入監獄,那麼這些酷吏將會使用各種酷刑審訊逼供,甚至屈打成招,能活著走出去的人,寥寥無幾。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被誣告陷害的良臣忠將。

    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後來官員更是在上朝之前都要隨時寫好遺書,交代後事,免自身被告密或自身不恥之事被皇帝察覺。

    大明官員最怕的是錦衣衛,但在匭檢制這種同僚相互舉報的機制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武則天執政晚期,匭檢制早已失去初衷,成為了朝堂官員之間自相殘殺,打擊政敵的政治迫害工具。

    整個朝堂人心惶惶,官場腐敗達到極點。

    向上級告密以獲得自身利益,不要說古代了,哪怕是在現代社會都十分常見。

    這不是時代的產物,而是人性的必然!

    雖然告密者在與他人的斗爭中獲得了勝利,但永遠不可能得到領導信任。

    畢竟這樣的人說不定,告密者也會成為下一個被告者。

    因此人人都在告密者、以及被告者之間自由轉換。

    這不僅不利于皇帝權力的統治,更加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朱棣皺眉道︰

    “陳兄弟,類似于匭檢制這種告密、揭露他人一言一行的制度,頗令人不恥,這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淪陷,在這種制度之下,人人自危,朝堂、民間都不可能長治久安啊!”

    陳羽搖了搖頭,淡淡的說道︰

    “老朱,我口中的密折制與匭檢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密折制︰特許四品及以上官員才能上密折,繕寫時須親自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聞皆可上報。寫畢將奏文寫在折疊的白紙上,再裝入特制皮匣,皮匣的鑰匙只有兩把,一把在上奏折官員手中,一把由皇帝保管,除此之外任何人都無法開啟。官員自派親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擾累驛站,直達御前,並由皇帝親自批答。”

    話落,朱棣沉思著,仿佛是在分析密折制與匭檢制的區別。

    畢竟密折制他也是第一次接觸,乍一听與匭檢制幾乎差不多,這使得他一時半會也分不清密折制好在哪里。

    又如何能夠對抗的了文官集團。

    陳羽見老朱有所明悟,他悠悠然的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之後,開口道︰

    “匭檢制與密折制看似相同,但本質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是信息傳遞載體與渠道不同。匭檢制以“匭”類似意見箱的銅制容器)為核心,任何人,包括平民都可將意見書投入匭中,由專門機構收取後呈交皇帝。渠道相對公開,投匭者身份可匿名,信息經中間機構轉呈。由此可以看出,中間的過程中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間,而且匿名的性質,更加使得意見的真實性受到質疑。

    而密折制︰由四品以上官員用“密折”的方式,親筆書寫,存放在皮匣中後,通過專人直接送達皇帝,中間無其他機構經手,且官員需署名、皮匣的鑰匙也只有寫密折與皇帝擁有,使得全程保密性、信息來源可靠性極高。”

    “其次,是密報的範圍不同。匭檢制︰主體廣泛,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均可參與,無嚴格的身份限制。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內容較雜,包括言事、自薦、告密等,既有對政務的建議,也有對官員的舉報,甚至涉及民間輿情。

    而密折制︰主體嚴格受限,僅限皇帝授予“密折權”的四品以上官員,普通官員和百姓無權使用,且必須實名上奏。內容聚焦敏感政務,如地方吏治、軍事動態、官員私下言行等,是皇帝掌控官僚體系的“私人情報網”,如此一來,皇權就可以牢牢的掌控一線消息,使得自身底層根基極其牢固。”

    陳羽頓了頓,繼續說道︰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匭檢制與密折制建立的目的不同。匭檢制︰武則天一個女人當皇帝,太顛覆傳統了。哪怕武則天親手提拔上來、視為心腹的大臣,也不買她的賬,像李敬業叛亂、裴炎逼宮。因此,武則天實施告密制度,在利用大規模群眾造聲勢的同時,打擊李唐宗親和朝堂上反對她的人。

    而密折制的目的則是為了皇帝控制群臣。通過密折,皇帝可以向不同的官員詢問同一件事情,比如各地的災情、糧價、某些官員的行徑。被詢問的官員因不知道其他人會如何向皇帝匯報,所以他們誰也不敢向皇帝撒謊,這樣皇帝就把各地的官員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老朱,現在你認為密折制能不能對抗文官集團?”

    大清朝文官之所以被滿清皇帝拿捏死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密折制上。

    密折制使得封建王朝中,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達到巔峰。

    陳羽在有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還有一眾酒館老友如夏原吉、朱高煦等到加持下,他入仕之後,打算全力施展自身才學與抱負。

    但陳羽要做的事很大,因此實施的條件就需要中央高度集權。

    這樣才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所以對抗文官士紳的密折制誕生出來,就顯得尤為重要!

    再者,

    若是想要讓大明進行啟蒙運動,然後過渡到資本主義,甚至是社會主義,首先需要按照歷史的進程,將皇權達到頂峰。

    這是歷史文明進步的趨勢,無法更改。

    而陳羽此舉則是加速了華夏文明的進程。

    ……

    震撼,

    無比震撼!

    坐在一旁的朱棣,被陳羽對匭檢制與密折制的這番深入剖析,給深深的震撼住了。

    半晌之後,

    朱棣長長吐出一口濁氣,感慨道︰

    “陳兄弟,你的才識真如唐朝詩仙李白的作詩風格一樣,充滿了天馬行空!”

    “不得不說,這份從匭檢制之上建立起來的密折制,若實施起來,定能讓大明後世之君,在皇權上始終穩壓文官集團一頭!”

    “自此,我與父皇為後世兒孫遺留下來的爛攤子,全被陳兄弟你在一下午的時間內,解決了。”

    朱棣在處理國家政務方面弱,那要看與誰比,跟洪武帝朱元璋比那肯定是比不過,但放在整體帝王隊列中,那絕對是頂尖的那一批。

    因此,

    朱棣在陳羽的一番剖析下,明白大明在密折制的建立下,不僅文官集團的這個弊端解決了,就連皇權也將會達到一個極為恐怖的集中。

    這是連廢除宰相的父皇,都沒有達到的皇權高度。

    朱棣感慨完一番之後,對著陳羽就開始了猛猛夸贊。

    身份攤牌之後,陳羽再次遇到這個場景,還是與之前樂呵呵的一樣,坦然的接受了來自大明九五至尊的贊揚。

    當然,也少不了一番謙虛。

    一時間,內堂的氛圍輕快起來。

    半晌過後,陳羽笑著說道︰

    “老朱,別光用嘴說啊,來點實際的。我說了對內閣的看法,那我入仕之後去哪個部門,你定下來沒有?”

    朱棣點了點頭,目光灼灼的盯著陳羽道︰

    “定下來了!陳兄弟,我決定你就是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

    陳羽一愣,眨了眨眼,懵逼在了原地。

    老朱說的不是內閣成員,而是內閣首輔。

    陳羽記得內閣首輔之前自己說的很清楚,職權近乎于宰相!

    朱棣看著陳羽的懵逼樣子仿佛很滿意,他肅穆的說道︰

    “陳兄弟,其實在你沒有參加恩科之前,我就想要效仿周文王拜姜子牙為太師的故事,在朝中設立帝師一職,供你使用!”

    “職權方面不僅行使宰相之權力,即位列百官之上,還允許入殿不拜、賜尚方寶劍!”

    位列百官之上!

    允許入殿不拜!

    賜尚方寶劍!

    這幾乎已是一位帝王能夠賜予人臣的最高特權。

    若在進一步,那就要從入仕變成禪讓了。

    朱棣繼續說道︰

    “不過陳兄弟,你的才干眼下只有寥寥數人知曉,倘若驟然給你這般高的權勢,對你而言反倒是弊大于利。所以我起初的想法,是讓你先在內閣里歷練些時日,把名聲闖出來,再正式賜你帝師之位。”

    “如今看來,倒是有了更妥當的選擇。有了這密折制度,內閣也就不必再刻意打壓,畢竟自洪武帝廢了宰相之後,就算壓下去一個內閣,也還會冒出第二個來。”

    “因此,我打算在短期內,讓內閣的權勢達到頂點,而你陳兄弟,便是內閣首輔。說起來,也就相當于大明朝的宰相了。”

    “至于那允許入殿不拜、賜尚方寶劍的特權,我會把它們加在大明‘魁星’這個名號上。”

    “陳兄弟,你覺得這樣的安排如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431章 陳羽官職,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431章 陳羽官職,大明第一任內閣首輔並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