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第347章 化肥之外的另一神器︰輪作套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天冰牛奶 本章︰第347章 化肥之外的另一神器︰輪作套種

    呃……

    西游記陳羽只記得是大明作者寫的,也不知道在這個時期火不火。

    但讓《西游記》提前問世,以此來帶動一下這個時代的小說發展,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佛門的發源地,莫不是也適合耕種?”朱棣疑惑的問道。

    陳羽點了點頭“不錯,很適合耕種!天竺內部擁有著大量的平原,不僅如此上面還有著一條恆河,體量是長江的一半,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小長江。”

    “而且恆河與大明的長江一樣,沿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非常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

    朱棣驚喜之余思緒也是愈發清晰,他沉吟了片刻之後問道“陳兄弟,在這樣環境下誕生出來的國家,若想要一舉吞下,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陳羽擺了擺手,笑著說道“這種國力放在其他民族身上,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可是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千年的時間里,曾經無數次被異族征服。不僅如此,這片土地上也有著一個類似于大明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叫做種姓制度。”

    “與大明的士農工商不同,只要吃不飽飯那就起義;天竺這片土地,擁有的種姓制度,能夠很容易的接受自身被異族統治!”

    三哥的這片土地,在古時候就很神奇。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可在天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忍氣吞聲。

    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因為種姓制度的根深蒂固。

    “呃……”朱棣腦海中對于這什麼種姓制度並不了解,但這種事情自己雖對陳羽信任,可到了戰事,還是需要先派遣暗使潛入天竺,搜索消息,最終開會發動國戰。

    陳羽想了想,自顧自的說道

    “最開始天竺這片土地被雅利安人征服,創建了種姓制度。”

    “緊接著,又被波斯人征服。”

    “隨後就是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再然後就被漢朝打的屁滾尿流的大月氏征服。”

    “……”

    “所以面對這種國家,不需要同化,只需打服他們的領導者,成為新的種姓制度最高層,即可獲得該地區的糧食!”

    同化三哥?

    陳羽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畢竟同化了就是自己的同胞,那麼壓迫的時候,多少還要顧及一些風評。

    可壓迫外族……

    大英不是已經嘗試過了?!

    爽的一批!

    大英的日不落,雖然佔據著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領土,可其中最為重要的領土,當屬四大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印度。

    神奇的是,古印度在面對大英殖民者的壓迫,當地民眾的反抗意願並不強烈,這就使得大英殖民古印度長達百年之久。

    話落,在場的眾人一個個的都沉默了。

    天竺這個國家,很難平啊……

    擁有著如此好的土地,戰斗力竟如此差勁。

    “這群天竺人簡直太荒唐了,這不就是站在金山銀山上拾荒?”朱棣一臉的憤慨“暴殄天物啊!”

    夏原吉也是贊同的重重點頭。

    就在二人激動之余,陳羽又道

    “對了,針對農耕我還有辦法加以輔佐。”

    朱棣好奇的問道“什麼辦法?”

    “輪作套種!”陳羽淡淡的說道“我有二十八種套作組合,相當于在原因的田地基礎上,憑空增加五成土地,相當于變相增加了五成人口!”

    輪作的意思在同一田塊上,按季節或年度順序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

    主要是為了均衡土壤養分、減少病蟲害、抑制雜草生長,如豆科作物固氮後,可改善後續禾本科作物的生長條件。

    典型案例北方常見的冬小麥、夏玉米輪作,通過水旱交替改善土壤結構。

    套種的意思是在前季作物生長後期,于其株行間直接播種或移栽後季作物,也稱為套作或串種。

    主要是為了節約土地、提高光能利用率,例如玉米地里套種豆角可充分利用空間和光照。

    典型案例薄殼山核桃林下套種小麥和大豆,實現經濟與生態效益雙贏。

    而華夏最早關于輪作套種的相關記載,可追溯至先秦時期。

    輪作方面,戰國時期已有相關記載,《管子?治國》篇中的‘四種而五獲’;《荀子?富國》篇中的‘一歲而再獲’;以及《呂氏春秋?任地》的‘今茲美禾,來茲美麥’等,均反映出當時可能已出現輪作復種制的萌芽。

    套種方面,最早的記載一般認為是西漢時期的《泛勝之書》。該書總結了瓜、薤和小豆三種作物間作套種的經驗。此外,北魏時期的《齊民要術》也有關于輪作套種的詳細記載。如‘谷田必須歲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等。

    雖然輪作與套種能夠極大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其的應用自戰國時期到大明這段時間,在民間並不廣泛。

    反而是在清朝的時候才大規模普及。

    而這也算是大清干的一件為數不多的好事

    推廣農書!

    大清此舉目的,是為了應對國內日益增長的人口問題,想要使得土地能夠被最大限度的使用。

    但不管出發點為何,這一舉措,確實給民間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實惠。

    而不論是明朝還是之前的朝代,都因為農書等知識未能普及,所以一切的農耕經驗除了戶部勸農之外,大多的都要靠祖輩積累的經驗去耕種。

    至于讓民間閑暇之時去研究輪作套種?

    開什麼玩笑!這比永樂帝最開始組織鄭和下西洋,風險還要大。

    下西洋第一次賺不到錢,大明家大業大還不至于亡國;但百姓若不按照祖輩的經驗老老實實耕種,若不成功,便只能餓死!

    畢竟古時候的農戶,可沒有吃老本的資格。

    而那些家業殷實的大地主,就更不要想他們會在農耕一事上有作為。

    在那些大地主眼中,吃不飽的農戶,才是好農戶。

    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僅僅是時代的局限性,更是階級的局限性。

    朱棣聞言皺了皺眉,將目光看向了夏原吉。

    “老夏,你平常喜好種田,對農耕一方面了解也多。”

    “不知這輪作套種所帶來的效果,是不是真的?”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347章 化肥之外的另一神器︰輪作套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347章 化肥之外的另一神器︰輪作套種並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