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天冰牛奶 本章︰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

    朱棣指了指桌案上的書籍,疑惑的問道

    “陳兄弟,這些書籍要是我猜的不錯,都是與恩科考試有關,不知……陳兄弟買這些書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

    陳羽點了點頭,話語中有些無奈道“老朱你說的不錯,我買這些書籍,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知識。”

    朱棣看了看桌面上四書五經等書,問道“真不曾想到,陳兄弟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感興趣。”

    話落,

    陳羽嘆息一聲,一臉不爽的說道

    “老朱,我得是多麼喜歡自虐,才會對這些書籍感興趣。”

    “不對,應該是我到底多麼有病,才會對學習感興趣!”

    不感興趣?

    這下子朱棣徹底疑惑了,他本來以為今日可以看見陳兄弟的大發明,結果來了之後只看見了滿屋子的書。

    通過這些書,顯然不可能生成什麼發明出來。

    他理所應當的就聯想到應該是陳兄弟感興趣,否則為什麼會吃飽了撐的的買這麼多的書?

    要知道書可不便宜!

    可陳羽竟然一臉不爽的否認了。

    朱棣實在想不到,還能因為什麼事,才能導致今日陳兄弟的反常。

    陳羽看著老朱一臉的好奇,他將門窗關好之後,走到朱棣跟前,壓低了聲音說道

    “老朱,我買這些書的原因告訴你之後,你可千萬要替我保密,不能嘴巴漏風的給我泄露出去。”

    朱棣听後點了點頭,當即拍著胸脯說自己的嘴巴可嚴了,平日里陳兄弟你與我的閑談,我可從來都沒有外傳過。

    看著朱棣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陳羽這才放心的說道

    “朝廷將會在兩個月後,于京師舉行永樂一朝的首屆恩科!”

    “如果不是為了恩科,我吃飽了撐的去一下子買這麼多書!”

    朱棣聞言豁然抬頭,雙眸中滿是震驚,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目前朝廷並沒有針對是否舉行恩科,給出明確的告示答復。

    不是因為朝廷不打算舉行恩科,而是因為這件事還在商議之中。

    六部中的戶部、禮部包括太子府,都接連上奏了許多關于開啟恩科的奏疏。

    但那些官員上奏的內容,大多是說朝中官員缺口過大,忙不過來,所以想要讓皇帝開恩科,選拔人才。

    這些官員的說法很委婉。

    畢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他朱棣發起的靖難。

    這才會造成朝堂之上官員不夠的現象。

    可朱棣對于這個拿不定主意,畢竟恩科按照正常的舉辦來說,乃是三年一次。

    眼前明顯還沒到時間。

    如果自己提前開啟恩科,豈不是承認了靖難對國家造成的損失?

    也就是自己承認自己有罪?!

    他乃是奉天靖難,怎麼可能有罪呢?有罪那也是建文那個小王八蛋的罪。

    但沒辦法,朱棣不能去抹黑建文,畢竟建文帝皇位乃是明太祖親封,太正了根本動搖不了。

    所以,對于開啟恩科一事,朱棣不是拿不定主意,而是不想開。

    可沒想到陳兄弟已經為恩科準備了……

    而且還是一副很篤定的樣子。

    莫不是提前有人在民間散播有關恩科開啟的謠言?

    當真找死!

    科舉乃朝廷根基,重中之重。

    這種動搖國家根基的謠言都敢造,真不知死字怎麼寫!

    難不成這是最近江浙一帶涌入進來的士紳子弟所為?

    轉念一想,朱棣感覺不對。

    陳羽地處京師,天子腳下,錦衣衛聚集之地。

    如果有這方面的謠言傳出,錦衣衛不可能一點消息都沒有。

    可紀綱並沒有向自己稟告這方面的折子。

    不是民間謠言……

    那陳兄弟提前開啟恩科的消息,又是從哪得到呢?

    不管是誰,絕對不能輕饒了他!

    朱棣心中打定了主意。

    他當即繼續擺出一副听到消息後感到震驚的模樣,疑惑的問道

    “陳兄弟,朝廷不日舉辦恩科……為何我一點這方面的消息都沒有收到?”

    “莫不成陳兄弟這方面的消息不是從正規渠道獲得,可否告知我,讓我也听听?”

    陳羽擺了擺手,說道

    “老朱,你是知道我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酒館附近,朋友也就你老朱那一伙人,能從個蛋的渠道得到什麼消息。”

    “再者,咱們什麼身份,商人!能有這種消息的人,那可不是咱們現在可以接觸到的。”

    陳羽當然不可能告訴老朱,這些是自己在史書上翻到的吧?

    永樂時期的其余幾次恩科什麼時間,陳羽還真不知道。

    但因永樂時期的首屆恩科太多與特殊,所以著重看了幾眼,這才有了記憶。

    他頓了頓說的看“這一切都是我根據眼前的局勢推斷而出。”

    “朝廷方面目前雖然還沒有公布有關恩科的消息,應該處于討論當中,但是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提前開啟!”

    朱棣听後嘴巴微張,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他想到可能存在居心叵測之人,想借此搞陰謀。

    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報復攤丁入畝一事。

    但卻沒想到這一切竟是陳兄弟……推測而出!

    朱棣感覺一陣頭皮發麻。

    這種能力實在過于恐怖!

    但一想到之前陳羽在他的面前所展現出來的假設推測能力,他又感覺很有可能。

    朱棣當即在書房內找到了兩把椅子,搬過來自己與陳羽一人一個。

    恩科是否舉行?

    說實話這個問題也是最近一個比較困擾朱棣的難題。

    既然自己猶豫不決,倒是可以听一下陳兄弟方面的分析。

    說不定听了之後,自己就可以不用糾結了。

    “陳兄弟,朝廷都沒有頒布的告示你能推測出來,還如此篤定的樣子,能不能給我說說看?”

    “現在外面一點有關恩科的苗頭都沒有,而我家老大……他平日里雖是經商,可也有一顆想要科舉的心。”

    “如果此事靠譜,我就回家讓其讀書,早做準備。”

    古代的恩科,相當于後世的高考。

    當然困難與殘酷程度,卻甩高考一大截。

    但本質上,卻依舊是寒門子弟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陳羽腦海中浮現出朱哥那一副胖胖的、憨憨的模樣,但給他的感覺卻是一個比較斯文經常讀書的君子風。

    要是他記得不錯,錯過這次恩科,再想參加可不是像高考一樣等一年,而是需等三年。

    三年!

    人生又能有幾個三年!

    陳羽嘆息一聲,他對朱哥的印象還挺不錯,多說兩句吧。

    他坐了下來,淡淡的說道

    “其實很簡單,首先明確一點,恩科的目的是什麼?”

    “為朝廷選舉人才!”朱棣說的很是肯定,他對科舉還是有些研究的。

    陳羽頓了頓,點了點頭說道“說得對,但不全對。”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科舉制度對于皇權與國家的影響,它是華夏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國策,也是皇帝選拔人才最為有力的途徑!”

    “它取締了魏晉時代的“九品中正制”,不再以士族門第為選才依據,打破了桎梏中國數百年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象。

    布衣學子十年寒窗,也可高居廟堂,科舉呈現出的生氣勃勃,使得天下英才盡被收與朝廷的局面!”

    朱棣皺眉,沒有理解陳羽口中的對但是不全對是何意思。

    九品中正制選拔的人才注定有限,而科舉則是通過天下間選拔英才,這樣一來,哪一個更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有關想要他提前開啟恩科的奏疏,多半也是打著朝廷人手不足的口號。

    只不過建文二年開啟過一場科舉,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進行,下一場科舉是在下一年。

    當然,若皇帝開啟恩科,那是可以提前進行。

    但恩科是建立在朝廷發生了特殊情況的前提下,才會頒布。

    朱棣猶豫的點就在不想承認朝廷在自己的治理下,出現了特殊情況。

    陳羽繼續說道“大明不久前經歷過一場靖難。按理說這麼大的動亂,天下局勢怎麼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安定下來。”

    “可是在永樂帝強有力的手腕下,國內目前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哪怕邊疆都非常安穩。”

    朱棣听了這話,嘴角微揚,有種被肯定的感覺。

    而且對象還是陳兄弟,分量可不輕。

    想想也是,當初國內剛經歷大亂,到處都是爛攤子。

    可自己登基後,不過短短幾個月,就把局面穩住了。

    現在城里城外又熱鬧起來,商鋪照常開門,百姓們也能安心過日子了。

    哪怕是邊疆的那些韃靼蠻子,在萬國宴的時候也只能淪為乞求的份。

    可若是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是建文,那還真不一定能做到自己的這種地步。

    陳羽微微頷首繼續說道

    “大亂之後確實可以通過手腕強行使權力交接平穩度過,但權力交接完成之後,也就是從打天下變成了治天下,那麼文官也就是讀書人就變得尤為重要。”

    “雖說目前國內風平浪靜,但暗中卻藏匿著龐大的危機,也就是極度缺乏人才!”

    “這龐大的人才缺口,無論針對將來國家各個地方的運轉,還是針對暗中的危機,都顯得尤為重要!”

    “也就是說大明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恩科的地步!

    “龐大的人才缺口?不得不恩科?”朱棣挑了挑眉,嘴中喃喃的重復著。

    朝廷如今各方面的運行沒什麼問題啊,六部各司運轉平順,各地稅賦奏報條理清晰,為何會出現龐大的缺口?

    可是他感覺陳兄弟口中說出的語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陳羽見老朱這個反應,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也不是誰都可以像他一樣,透過現象看到更加內在的問題,他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就是龐大的人才缺口!”

    “老朱,不要看現在朝廷各方面的運轉都沒有什麼問題,似乎開辦恩科吸納人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但若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大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建文四年那個夏天,隨著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在大軍的護衛下,騎著高頭駿馬意氣風發,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南京。”

    “但面對靖難成功登基的燕王,原先的官員將何去何從?也就是建文時期的滿朝文武,他們何去何從你可知曉?”

    朱棣听到這里,臉色有些不自然。

    但他很快就調整過來,裝作不太清楚的模樣,搖了搖頭說道

    “這方面……我不太清楚……”

    陳羽擺了擺手,“老朱,你不清楚我清楚,這些官員的下場,我將其分成了四類!”

    “第一類逃亡。燕兵入城之際,當天就有四十多名高官喬裝逃出南京城。前前後後共逃去四百六十多名官員,如翰林學士高遜志,監察御史韓郁、李貞,吏部主事顧碩,等等。

    這部分臣僚逃亡後,大多選擇隱居。如開國功臣劉基次子劉在南京城破時逃回浙江老家!”

    “第二種自殺殉難。這部分人也不在少數。如監察御史魏冕、前面說到的王艮、大理丞鄒瑾是絕食而死。太常寺少卿廖翝,痛哭與家人訣,自縊而死。”

    “第三種抗節不屈。這類官員恪守儒家大義,對通過靖難登基的燕王有違“禮制”很不滿,不但不歸順不自殺不合作,反而當面斥責或盡自己所能反抗燕王,甚至行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批人遭到永樂帝慘無人道的屠戮,被族誅,直至“瓜蔓抄”而讓世人觸目驚心,除最慘的方孝孺外,還有被誅五族或株連鄉鄰的景清、鐵弦、卓敬等等。”

    朱棣嘆息一聲,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他還怕什麼將來史書上會記得自己的好,可是當陳羽當著他的面數落了一番曾經的‘戰績’,他心中就感覺有些堵得慌。

    最終沉吟了半晌,從口中說出“這永樂帝著實……有些殘暴!”

    陳羽搖了搖頭,緩緩開口道

    “老朱,這賬可不能全算在永樂帝頭上!”

    “靖難之後天大大局已定,可那些逃亡、自殺殉難、抗節不屈的看著是三撥人,但其中都是骨子里念著建文的一撥人!”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312章 陳羽的篤定,朝廷要提前舉行恩科?並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