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第237章 集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天冰牛奶 本章︰第237章 集權

    徭役一般是由宗族里面的里長分配名額。

    里長的權力對于官員來說,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

    但對于百姓來說,卻是不可觸及的存在。

    朝堂方面當然考慮到了有人會以此謀私,所以里長每年輪換。

    可輪換的選擇權常常由地方宗族組織,百姓大多不識字,宗族寫什麼,百姓一無所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里長就由宗室把控。

    如此,徭役的安排還是在宗族的掌控之中。

    這樣一來誰給宗室的好處多,自然可以免除徭役。

    窮的家庭,就會被安排頂著其他人服徭役。

    這樣的攤派完全不合理,畢竟人家本來就沒錢,放著自家田地不耕種,反而去服那一毛錢都拿不到,還要倒貼錢的徭役。

    豈不是窮上加窮。

    迫于無奈,只能賣地。

    對百姓來說,地沒了,就更加生存不下去了。

    所以初生的嬰兒無論男女,無力撫養,只能選擇遺棄。

    朱棣沉聲道︰“下面什麼情況,朕不親自來一趟,還真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江浙一帶地區的百姓,為什麼繳納著天下獨一檔的高賦稅?還不是因為江浙地區氣候適宜,糧食的畝產天下最高。可哪怕如此,繳納完每年的賦稅之後,對于百姓一家人的溫飽來說,還會有盈余。”

    “這也是為什麼江浙地區有著富甲天下的美譽,但現實情況呢?這里的百姓連孩子都撫養不起。原來富的從來都不是百姓,而是士紳,是宗族,從來都是那一小部分人!這幫吸血蟲雜碎,欺上瞞下,所有的罪名卻全部讓朕來承擔,著實……該死!”

    江浙地區每年繳納的賦稅佔據國庫兩成稅收。

    這當然不是朝廷殘暴,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

    江浙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適合農作物生長,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水稻更是一年兩熟。

    所以哪怕繳納了如此眾多的賦稅,百姓溫飽足以。

    但經過近一個月來的探查才發現,百姓拿出糧食繳納朝廷賦稅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竟然還需繳納給宗族賦稅。

    朱棣清楚站在宗族背後的是士紳勢力,而這樣的情況是他這位皇帝所不能忍受的。

    姚廣孝朗聲道︰“自古以來莫不如此,只是陛下此趟行程,看到了隱藏在暗處的東西。老衲要在這里提前恭喜陛下!”

    “無非就是反擊士紳之前針對朕的輿論攻勢,難不成還有其他恭喜的地方?”朱棣疑惑道。

    姚廣孝正色道︰“歷朝歷代都有一個聲調︰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此次事件結束之後,永樂一朝的皇權,將會達到歷朝歷代的頂峰!”

    “自古士大夫階層獨成一派,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朝中聚眾分批成不同的小團體,漸漸形成了門閥。門閥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可以從皇權那分一杯羹!”

    “但是陛下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士大夫可以從皇帝那里分權!”

    朱棣低頭思索著。

    軍隊?

    之所以會出現‘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情況,顯然不是軍隊。

    畢竟靖難之戰,建文身邊那幫文臣,不僅幫不上忙,反而幫倒忙。

    對于戰場上的貢獻,幾乎為零!

    骨氣?

    自古以來,文人傲骨,不能折腰!

    但這里面幸存者偏差佔大多數,完全靠歷史上每個朝代出現一兩個典型而已。可這樣的典型,卻在讀書人的不斷宣傳營銷下,才讓天下人心中有了一股讀書人傲骨的印象。

    但靖難之後整頓朝堂,江浙地區的一幫文官,有個屁的骨氣!

    錢財?

    朱棣心中再次否認,江浙地區確實有錢,但與整個大明國庫相比較,還是小巫見大巫。

    朱棣思索半晌,這才沉聲道︰“文化!”

    姚廣孝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不全對,應該是通過文化所傳播的思想,對百姓產生的影響!”

    “士大夫階層在戰亂時期,說法的份量遠不及武將。但要放在和平時期,那威力可太大了。”

    “士大夫手中掌握著文化,此物在和平時期可將他們想要傳播的消息傳遍天下,甚至傳到偏僻的村莊。要知道有時候就連皇帝的政令,所傳播的範圍,都不一定有士大夫文化傳播的深遠。”

    “由此可見,在和平時期士大夫手中掌握的文化,比武將的刀劍更加鋒利。武將手中的刀劍,再強,一人殺百人就頂了天;可是通過文化可以影響到百姓的思想,抹黑皇帝,最終引發暴亂。”

    “皇帝與士大夫從一千多年前就開始進行權力斗爭,但皇權卻始終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對抗,最終只能通過讓權的方式,來進行合作!”

    姚廣孝頓了頓,繼續說道︰“引導輿論壓迫皇權,對士大夫來說無往不利。在晉朝衣冠南渡形成門閥之後,士大夫的權力更是達到頂峰!”

    “想要破解,饒是老衲使盡渾身解數,也無辦法。卻沒想到從攤丁入畝中看到了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棣雙眸一亮,听姚廣孝一番言語,他猜測這位老和尚應該是從陳羽所提出的攤丁入畝政策中,悟出來了新的東西。

    難不成這一趟行程,還有意外之喜?

    姚廣孝︰“當實施攤丁入畝之後,田地多的反而成為了負擔。畢竟徭役要通過田地來進行指派。如此一來,百姓將重新獲得土地,當百姓安居樂業,都能吃的飽飯時,會還輕易受外界影響嗎?”

    “當士大夫文化所傳播的思想,無法影響百姓時,他們饒是磨破了嘴皮子,又能在大明掀起多大的浪潮呢?”

    “可士大夫失去了掌握天下百姓輿論的手段,對皇權來說,將再也沒有威脅。至此陛下將做到皇權達到頂峰的第一位帝王!”

    古人都說民間百姓愚昧,隨便幾句蠱惑民心的言論,就能掀起一場農民起義。

    但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百姓是什麼樣的百姓。

    餓著肚子,飯都吃不飽,隨時都有餓死的風險!

    橫豎都是一死。

    當民間傳言自己吃不飽飯,是因皇帝殘暴時,那還不反?

    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人!

    所以百姓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飽飯的百姓。

    尤其是在華夏這片土地。

    百姓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如果人人富足,誰放著老婆孩熱炕頭的日子不過,跑去過腦袋時刻提在褲腰帶上的日子?

    大明王朝的建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朱棣眯著眼楮,胸膛微微起伏,一股熾熱的豪情在心中激蕩。

    從士大夫手中收回權柄後,他的皇權將高度集中,程度超越歷代帝王!

    到那時,他便能匯聚全國之力,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而不是處處受到限制、阻礙。

    想到這,朱棣的目光愈發堅定,他堅信,在自己的治理下,一定能夠打造出一個超越歷朝歷代的盛世王朝。

    讓大明的威名遠播四海,永載史冊。

    用自己的一身業績,告訴天下人,這個皇位該不該他來坐!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237章 集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237章 集權並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