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完陳羽說的第一點,陷入到了極大的震撼當中。
對啊,這樣的‘借力打力,各個擊破,以國治國’的辦法。
他為什麼沒有想到呢?
要知道戰勝外海國家的軍隊,這對大明來說不難。
難的是接下來的治理工作。
按照華夏歷史上的例子,一般都是將他國百姓分批次遷徙到華夏腹地,慢慢同化。
然後將華夏百姓遷徙到佔領的地方。
最終達到開疆擴土的效果。
可是這樣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那就是時間太過漫長。
而且中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在這期間,如若不妥善安置他國百姓,很有可能激化矛盾,直接爆發沖突。
這是朱棣能想到的在他國駐兵的辦法。
也就是佔領。
可陳羽之前不僅利用人性解決大明問題,如今利用的還是人性來解決海外殖民地的問題。
不同點是之前利用的是一個人。
而目前則是一整個國家。
允許一個外來國家軍隊駐兵。
不僅當地統治者無法接受,就連百姓也會異常抗拒。
可陳羽巧妙的利用國家的外部矛盾。
讓殖民地上上下下,對大明的軍隊駐不僅不會抵觸,甚至還會熱烈歡迎。
尤其是陳羽最後沒有矛盾創造矛盾。
這樣的計策著實有些……
歹毒!
但是朱棣卻對陳羽更加欣賞了。
反正,這一份歹毒不會用到大明身上。
按照這樣的構思,
大明確實只需要少量軍隊,就可以管理一大片殖民地。
畢竟,大明的軍艦會時不時地到處溜達,展示一下來自大明的震懾。
如果真踫到那種不服氣的,先讓殖民地統治者出兵解決。
解決不了,大明下場。
這樣一來,便花費最小代價,完成最大震懾,效果最大化。
穩!
這個計策實在是太穩妥了!
有了駐兵權,其實就是間接獲得了話語權。
那麼接下來如何賺錢,朱棣心中已經饑渴難耐。
畢竟,他還從來沒有听過這樣的計策。
將人家國家搞分裂,然後扶持不同代理人,可是最後人家還要感激你駐軍!
听著這樣歹毒的計策,朱棣有些好奇,第二條該如何操作。
又可以獲得什麼?
“掌櫃的,這第一條計策,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趕快說說第二條計策吧?”
陳羽看著老朱滿臉震驚的樣子,心中也是興趣大增。
經常在飯桌上吹牛的朋友應該知道,當你吹出去的牛,得到良好反饋之後,那種感覺是很爽的。
陳羽向後依靠在椅子上,換了一個姿勢繼續說道︰
“這第二條在甦門答臘派兵駐守,建設防御工事,目的就是為了扼守島六甲海峽!”
“陸地上有河西走廊,才有絲綢之路,而浩瀚的大海上也有著六個類似于河西走廊這樣的海上通道。”
“我將其稱之為打開海上財富的‘六把鑰匙’!”
“很好理解,擁有鑰匙,才能獲得海上貿易的機會。”
“而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一把鑰匙,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卡,地理位置絕佳。”
“扼喉馬六甲海峽之後,哪怕不用第三條,關是在這個地方按貨值抽稅的慣例,一年的通行稅收估計約為五百萬兩白銀。”
“這個數字還是我保守估計,但是不管是誰,只要能幫助華夏奪下馬六甲海峽,以後必將名垂千古,被後世之人生生世世敬仰!”
馬六甲海峽作為東亞貿易的咽喉要道,這把‘鑰匙’的繁忙程度,遠勝其余五把。
隨著大航海與全球化之後,這里被譽為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
華夏若是擁有了馬六甲海峽,那後世所謂‘東亞怪物房’里面的怪物,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敢大聲講話。
朱棣听完只感覺有些口干舌燥。
類比目前大明還沒有打通的絲綢之路,之所以歷朝歷代哪怕花費巨大的代價也要經營下去,無非就是可以在其中按照貨值抽稅。
繼而充盈國庫。
絲綢之路總的來說,也只有華夏與西域國家的相互貿易。
可是海上絲綢之路不一樣。
是整合世界的國家進行貿易。
只要貿易經過馬六甲海峽,那麼大明就可以對此征稅。
不給錢?
那就不要從大明門口過。
動手?
大明海軍何在!
而且陳羽口中,一年的光是馬六甲海峽的稅,就相當于大明一年一半的財政收入。
關是這一條,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大明都勢在必得。
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河西走廊,而海上絲綢之路的運輸樞紐則是馬六甲海峽。
至于其他的五把‘鑰匙’,朱棣沒有詢問的意思。
畢竟步子邁太大,會扯到蛋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初下西洋,還是應該穩扎穩打。
鄭和在心中琢磨的緊皺眉頭,隨後對著陳羽問道︰
“掌櫃的,絲綢之路確實利潤可觀,可是卻有漠北那些韃靼之類,如果破壞甚至佔領這條商道,那大明又該如何是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羽挺好嘆了一口氣,然後身子前傾,向著鄭和的方向靠了過去,淡淡的開口道︰
“老馬,你以為隨便一個國家與地區,都可以出一個秦始皇這樣六合一統的帝王?!”
“!!!”
鄭和與朱棣雙雙沉默。
秦始皇六合一統是次要,最主要的是統一之後,廢除了分封制,並在此基礎上推行郡縣制。
如果沒有郡縣制,那麼大統一的局面絕對不會延續下去。
要知道,當時推行郡縣制,幾乎就連王翦都不贊同。
始皇嬴政的壓力可想而知。
陳羽看著面前兩人不說話,然後繼續說道︰
“海外沒有始皇帝,完成不了大一統,那麼就會延續戰國七雄的局面,各國之間相互攻伐、競爭,難以形成統一的政體,也就無法形成有效的統一防御力量。”
“在此基礎上我們不是提出了第一條代理人策略嗎,體量稍大一點,那就進行分割,本來大明就很強,到時候外海哪里還會有力量來對抗大明?”
朱棣听著陳羽說的瀟灑,可在他的心中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敏銳的捕捉到了一點,那就是海外是不是也有像大明這樣的國家。
也即將處于下西洋階段。
又或者正處于大一統階段,繼而發展成下一個……大明?
尼瑪!
之前朱棣都沒有想過這一點。
他心中甚至有些隱隱自責。
上次看到世界地圖,大明只佔據一禺。
就應該想到世界之外,應該也會有類似于大明這樣的大國。
但是目前大明還沒有接到過海外大國的使臣,有的只是南洋這一片蠻夷。
可身居高位的永樂帝,居安思危意識很強。
否則,也不會不斷征伐漠北。
目的就是為了不讓草原上出現一家獨大的場面。
可現在他感覺又多了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防止海外出現一個比肩大明的大國。
要不然海外大國的堅船利炮,不就是漠北那群騎兵鐵騎嗎?
朱棣此刻徹底認識到了下西洋的政治意義。
這是帝王層次所在的高度。
或許,陳羽口中所說的一切,都是基于這一點展開。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