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第19章 下西洋不賺錢?看我給你畫幾個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藍天冰牛奶 本章︰第19章 下西洋不賺錢?看我給你畫幾個圈!

    朱棣看著上面的一個小圈圈心中陷入了沉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結果你告訴我,朕的大明只是世界上偏安一隅的地界。

    “豈有此理!”

    朱棣忍不住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憤怒。

    在他的認知里面,大明是天朝上國,世界中心。

    可是……

    朱棣煩悶的喝了一口酒。

    不對。

    朱棣冷靜下來,下西洋的阻力並不僅僅在于花費巨大。

    還有一點,就是朝中大臣幾乎沒人支持。

    全是反對的聲音。

    朱棣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道︰

    “掌櫃的,大明以外的國家大多貧困,大明如果花費大力氣佔領,首先考慮的就是比征伐漠北還要漫長的海上補給線。”

    “而且就算最後打贏了,可能撈到的好處還沒有消耗的多,這又談何暴利?”

    陳羽听罷,點了點頭。

    中原很大。

    大到可以讓數萬萬人在這片土地上打幾千年。

    中原土地肥沃,待著也舒服。

    舒服到能視周邊國家都為蠻夷的地步。

    這就是為什麼華夏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強國,造船業也非常發達。

    卻沒有開啟大航海的主要原因。

    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海上的暴利,只將眼界停留在中原。

    陳羽道︰“財富獲取不一定要靠戰爭來完成。”

    朱棣笑了︰“不動手,難道等那些國家主動把財富拱手白送給我們?”

    就像漠北,草地肥沃。

    上好的戰馬與肥美的牛羊,大多出自那片土地。

    朱棣可不認為馬哈木會主動將這些財富讓給大明。

    甚至漠北那些家伙,還會時不時的組織軍隊來擄掠大明財富。

    陳羽搖了搖頭,反問道︰“老朱你知不知道強漢盛唐每年不惜耗費巨大兵力財力,也要控制西域的原因?”

    朱棣一怔,絲綢之路?

    此時並沒有這個概念。

    但朱棣想到了西域商路上最著名的貨物當屬絲綢。

    用絲綢之路命名,倒也沒問題。

    陳羽繼續道︰“還不是因為賺錢,中原特色商品運送到國外,能賣出天價。”

    “尤其是絲綢,在國外人那邊價值幾乎等同于黃金。”

    朱棣作為皇子又何嘗不知,絲綢之路能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好處。

    嘆息一聲,沉聲說道︰

    “只可惜目前北元未滅,更西面篡奪西察合台汗國起家的帖木兒汗國雄踞西域,大明想要進行……絲綢之路談何容易。”

    絲綢之路並不好走。

    尤其是東段,基本上黃沙漫漫,又缺少水源。

    可為什麼漢唐要花費不菲的代價,來開拓這條路?

    那必然是有利可圖。

    漢唐的帝王文治武功高,少不了巨額的財富收入。

    否則沒錢怎麼去建功立業?

    陳羽笑著問道︰“那麼既然有陸地絲綢之路,那麼為什麼不能進行海上絲綢之路?”

    在元以前,

    華夏的首都要麼靠近西北,要麼就在西北。

    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就近從通過絲綢之路的商賈,收取高額稅收。

    要維持國家這種經濟的額外巨額收入,中央王朝就有負責商路暢通與安全的義務。

    所以,哪怕有高山大漠,沒有水路可通,甚至連飲用水都很缺少的情況下。

    華夏歷代王朝也要用屯田等方式來全力控制西域。

    包括後世所有人眼中的弱宋。

    那個時期由于西夏崛起,絲路被阻斷。

    但宋朝卻主動組織兵馬,曾幾次試圖打通西北絲路。

    每次都因太菜而失敗。

    因此被迫放棄西北絲路,轉而向海洋發展。

    反而使得海上絲路取代了陸上絲路。

    宋朝時期,漢人牢牢控制著海上絲綢之路東段的貿易主動權。

    南宋時期,海外貿易佔到了財政收入的一半。

    朱棣拍案叫絕道︰“對啊,陸地上可以賺錢,海上為什麼不可能賺錢。”

    他奉天靖難以來,心中一直有個要超越的目標。

    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們的經歷出奇的相似。

    同樣是開國皇帝的非嫡長子;同樣行軍打仗能力極強;同樣得位不正;同樣背負上來殺戮親族的罵名。

    但是他們之間的區別是李世民開創了貞觀盛世,但朱棣目前還沒有。

    于是他意識到,

    要想獲得千古武功,首要任務就是擴大大明朝的財富。

    畢竟修運河,遷都、滅北元,平政局、殺光建文余黨,治理國家、編纂永樂大典等

    要做的事情隨便拿出一件都耗費巨大。

    于是借鑒李世民絲綢之路的成功,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北伐上。

    準備先打通大明與西域的貿易獲得財富,再以此用來反哺國家財政。

    但越做事,越忙碌,朱棣反而越茫然。

    就像這樣,

    陸地上可以進行貿易,難道海上不可能進行貿易嗎?

    鄭和在一旁提醒道︰“掌櫃的,你這話說的不對啊,絲綢之路經過幾百年的貿易,已經很完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海上絲綢之路自洪武帝海禁以來,已經徹底斷絕。”

    “大明如果想要下西洋獲取財富,前提是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開闢航道,完善貿易路線最後才能獲利。”

    朱棣一怔,對啊。

    賺錢的前提是先將地基打好。

    陳羽笑著說道︰“不用那麼麻煩,哪個國家的哪個地方有財富有資源,我門清。”

    鄭和一臉不相信。

    “就比如這里,倭國,在你們印象中那個國家是一個又窮發展又落後的國家。”陳羽指著草圖上大明下方的島國說道。

    朱棣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陳羽在島國上畫了一個圈。

    隨後笑著說道︰“這個圈里的財富就不一般,有著非常龐大的銀山。”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朱棣擺了擺手表示不相信。

    倭國給朱棣感覺就是非常能算計。

    為了逃避關稅,臉都不要了來拍他這個皇帝馬屁。

    然後就是賣慘。

    說倭國如何如何貧瘠,貨物來一趟如何如何不容易……

    朱棣根本不想跟他們這些看著像小孩子一樣的國民計較。

    于是減免了倭國的關稅。

    但是倭國有這樣龐大的銀山的話,完全沒必要這樣裝窮啊。

    陳羽指著其中一個圈內的銀礦,堅定的說道︰“單的不說,就說這一個銀山,含銀超億兩,總量達到百萬噸……。”

    倭國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國土上卻有著佔世界30多的白銀儲備。

    朱棣看著陳羽眼中堅定的眼神,想起姚廣孝說的陳羽精通屠龍術。

    可觀測一個國家的氣運!

    難道陳羽說的這一切是真的。

    朱棣沉默了,手指在桌面上有節奏的敲擊起來。

    大明一年賦稅才不過三千萬兩銀子!

    光是倭國就有超十億兩白銀。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朱棣壓下心中翻涌的情緒,佯裝平靜的說道︰

    “有沒有具體一點的位置。”

    “老朱你想啥呢,我告訴你海上資源豐富,所以永樂帝一定會下西洋,但是船隊去哪又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只需要跟著第一波大撈一筆就行了。”陳羽道。

    陳羽告訴下西洋帶來的暴利生意,純屬想賣個人情。

    畢竟以陳羽目前的本錢,確實沒有資格參與。

    而且朱棣等到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隊回來之後,見識到海洋帶來的巨大利益,會直接壟斷。

    所以,還不如趁著下西洋第一次不確定的東風,讓老朱爆賺一筆。

    而且像老朱這樣陪他聊聊天,吹吹牛,就一下子掏出普通人家幾個月生活費來付錢的性格。

    要是發了財,能少的了自己的好處?

    因此陳羽才想著極力讓老朱動用他的關系,參與進第一次下西洋的事情當中。

    朱棣還想繼續追問,畢竟那可是一座銀礦就有百萬噸的含量。

    那些倭國天天賣慘,長的弱不禁風的。

    他很擔心銀礦安危啊,心中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派兵去保護銀礦。

    但是他听見陳羽方才的話,感覺有些不對勁。

    朱棣疑惑的問道︰“掌櫃的,如果下西洋是一件暴利的事情,為什麼只跟著第一波大佬一筆?”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19章 下西洋不賺錢?看我給你畫幾個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第19章 下西洋不賺錢?看我給你畫幾個圈!並對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