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幾個武勛,听到老劉竟然真想去。
臉上立馬就有些躊躇起來。
他們自然也都是相信藍武這位國公的。
但文官那邊卻又說的信誓旦旦,說什麼這就是朝廷的圈套,是坑人的。
他們是真的有些猶豫的。
但這怎麼說也是一份治下一份產業的機會,如果真有可能在努爾干都司那邊打下一份產業,那他們的身份可就徹底不同了。
他們這些人說實話當年之所以跟著老朱打天下,大多數其實都是因為餓的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他們其實大多數都是和朱元璋一樣的泥腿子出身。
後來老朱在軍隊之中實行了軍屯制度,所有的士兵只要加入軍隊,便可以獲得五到七畝的上好軍屯田。
這些屯田,只要上交三成給朝廷,剩下的便全都是他們的了。
也正是因為老朱的這個政策,讓幾百萬人死心塌地的跟著老朱一起打天下。
他們的父輩跟著老朱打天下,各自都分到了幾十畝甚至是上百畝的土地。
這在當時他們父輩的眼中已經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而且老朱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這麼長時間的過去。
這些土地對于他們的身份來說,其實是已經有些偏少了的。
畢竟他們可都是三四品的高官,而那些士紳文官,隨隨便便一個家里,都有上千畝的良田。
俗話說人的貪欲是永無止盡的。
他們這些打天下的武勛,看著那些江南士紳田畝連綿,錦衣玉食,若說不眼紅那絕對是假的。
正所謂這整個大明都是他們打下來的。
但到頭來,他們卻只能成為百十畝地的小地主,而那些文官,以前可都是元朝的狗官,而且還是欺壓他們的官老爺,到最後竟然依然還能擁有萬貫家財。
這若說是心里能平衡,那才是見鬼了。
這也是老朱當年留下的隱患之一。
當年老朱為了坐穩天下,籠絡文官,並沒有把所有的江南士紳的土地都分給軍戶,雖然進行了土地的重新分配,但分配的並不徹底。
有句話說的好,叫做分配不徹底,就是徹底不分配。
這句話用在大明也是非常適用的。
正因為當年老朱這一次不算徹底的土地革命,導致很多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了如今,才會引起武勛和文官之間的互相看不順眼。
畢竟嚴格意義上來說,在五十年前,雙方可都並不是處在同一個階級下的。
能看順眼才怪了。
朝廷這些年一直壓制著武勛,讓他們無法去搶文官的土地,在原本的歷史上,漸漸的武勛階層就無力和文官抗衡,轉而在內部開始了兼並。
那些曾經的袍澤,百戶、千戶,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就開始向下兼並士兵的土地。
這也是大明軍屯制度敗壞的開始。
如今雖然還不明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嘉靖時,大明的衛所制度幾乎就已經徹底敗壞了。
一個衛五千六百人,經過上層軍官的兼並,恐怕連五百人都拉不出來。
大多數底層的軍戶幾乎都變成了逃戶,即便是沒逃,因為自己家里的土地被千戶、百戶給搶走了,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為大明戰斗的信念了。
這是大明軍戶制度敗壞的原因所在。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沒有仗打了。
老朱設立的這個軍戶制度,軍功制度,其實和秦的耕戰制度很像。
一旦停止戰爭,軍隊的戰斗力就會直線下滑。
而如今藍武就是要把大明戰爭的紅利進行二次分配,讓武勛內部的階級斗爭和這種欲望能夠得到一部分緩解。
或者說增強武勛中千戶、百戶這一大批人的實力,讓他們有能力和士紳進行抗衡。
說實話,他本來也沒有想只是把努爾干都司只交給武勛,是想要把這些紅利分配所有有見識的大明百姓的。
但現在看來,那些士紳們對這件事的抵制超出了他的想象,既然如此,他們如此不相信朝廷,不相信他藍武,那這一次的土地二次分配,藍武自然也就不帶著他們玩了。
既然不想跟著時代走,那未來注定就是會被時代拋棄的。
只有跟得上時代的人,才能不斷在大明這個體系之下獲得財富。
藍武是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他對于這些武勛也並沒有強求,只有那些相信他的,或者有見識的人,才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挖到第一桶金的人。
藍武在京城並沒有停留多長時間。
只過去了短短三天,他和朱芷容便整裝待發準備一起出發的。
這次和他們一起出發的還有涼國公府的組成的一個商隊。
畢竟開發努爾干都司這件事是他喊出來的,他自然要以身作則。
而且東北那地方在他看來未來就是一大塊寶地,如今那些人既然看不上,那他自然也就不客氣了。
這一次他為了響應朝廷的政策,用十萬兩銀子買下了努爾干都司將近一個縣的土地,其中甚至承包了一座大山,以及其上錦衣衛已經探明的一座鐵礦。
這件事可是把朱棣都感動壞了。
覺得藍武為了響應朝廷政策,吃了大虧。
但說實話藍武還覺得他買的少了。
若不是因為害怕未來自己在努爾干都司那邊擁有的土地太多,引起朱棣的猜忌,他甚至能用銀子直接把整個努爾干都司都買下來,當一個貨真價實的東北王。
而這次和他一起北上的還有京城的一百六十多家武勛,組成的一支大大的商隊。
這些人自然也都是要和他一起前往努爾干都司進行開拓的先遣部隊。
其中不但有之前他已經分別談過話的千戶、百戶,還有幾乎將近半數的公侯都響應了號召,跟著藍武一起準備前往努爾干都司開拓。
這些公侯有的是因為信任藍武,有的是純粹為了討好朱棣,但無論是什麼,這些人未來一定是會為了今天自己的行為而感到慶幸的。
說實話這一次開發努爾干都司,他本來是不想要帶著這些公侯玩的,畢竟他們從之前的海貿之中已經吃的足夠多了。
他害怕他們吃的太飽,未來就沒有動力繼續往外開拓了。
但奈何,士紳太菜,而他的威望在公侯之中又太高了啊!
喜歡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