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第274章 藍武︰物理難道就不是理學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老火了 本章︰第274章 藍武︰物理難道就不是理學嗎?

    “這……!”

    朱棣聞言臉上不由就閃過一絲猶豫。

    其實如今大明的選官本來就不止科舉這一種。

    要不然老朱之前將近二十年沒有舉行過科舉,而且還一直在大面積的屠殺貪官污吏,那些地方官兒都是哪來的啊!

    在老朱停止科舉的年代,對于官員的選拔,其實有好幾個渠道。

    比如從底下的吏員被提拔上來的,在如今的洪武朝,這樣的例子極多,只要你官做得好,那老朱絕對不吝提拔。

    再比如在某一方面做出了卓越成就,被老朱看到了。

    如今的工部左侍郎孫元基,他之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匠戶出身,因為幫老朱改良了火銃,被破格提拔,一路綠燈做到了左侍郎的位置。

    甚至未來此人若是真有能力,是極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工部尚書的。

    還有一個渠道就是舉薦,比如說朝中某一個大佬听說地方上某某某才思敏捷,品德高尚,有大儒之姿,便上書給老朱。

    若是老朱信得過這個官員,自然就不吝提拔。

    明朝洪武、永樂朝這樣的例子同樣也不少,那位鼎鼎大名的三楊之首楊士奇在歷史上就是這麼當官的。

    還有方孝孺同樣也是如此。

    這種方式類似于漢朝時的舉孝廉。

    不過能玩這種方式的人,家里非富即貴,背後必定是有大靠山支持的,而且十有八九也是儒家讀書人。

    但無論是上面說的哪一種方法,其都沒有形成定制,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靠著老朱勤奮才能做到的。

    但現在听藍武的口氣,顯然是要把這些花樣繁多的選官方式形成制度。

    但這樣就會帶來一個極其直觀的問題,假以時日,朝中的黨爭必定會越發激烈!

    東漢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便是為了統一全國上下所有人的思想,讓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當時所謂的罷黜百家其實也不是真的一點不用別家的思想,只是把所有好的思想全都裝進一個框架內,這個框架就是後來的儒家。

    事實也證明這個做法非常的行之有效,其後一千多年,所有王朝在建立之初幾乎全都沿用了這一套方法。

    現在若是再弄出另外一套選官制度,甚至是培養官員的新方法,那豈不是等于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又要再現了?”

    這可是動搖大明根基的事情,即便是朱棣一向認為自己膽子夠大,但現在卻也不敢立馬答應下來。

    等他把心中的顧慮說出來,藍武卻是滿臉不在乎道︰“我倒是覺得殿下多慮了,即便只有儒家一家,未來黨爭該起的時候,依然會起!”

    “殿下莫非忘了看過的大明歷史?”

    朱棣聞言呼吸不由一滯。

    的確,在他昨天看過的了歷史中,從嘉靖朝開始南北黨爭就已經開始愈演愈烈了,剛開始是嚴黨和清流,而後是變法派和守舊派,再然後是晉黨和東林黨,最後是東林黨和閹黨。

    其實這些黨派變來變去,說到底還是南北之爭。

    最後等到代表江南勢力的東林黨在朝中一家獨大的時候,大明也就滅了。

    看朱棣臉上有些猶豫,藍武不由繼續笑眯眯的道︰“而且殿下有沒有想過,從漢朝發展到現在,已經一千多年了,這麼長的時間,無論是民間還是朝廷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漢武帝和董仲舒設計的那一套東西是不是有些過時了?”

    “畢竟漢朝時可並沒有科舉制啊!”

    “未來若是在殿下做皇帝期間,改革出一套行之有效約束科舉官員的策略,並且被後世再沿用個一千年,那殿下是不是也能成為像漢武帝一般的人物啊?”

    朱棣聞言頓時怦然心動,他覺得藍武說的非常有道理,正所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漢武帝是非常之人,難道自己就甘心做一個平平無奇的明太宗嗎?

    他的偶像可是唐太宗李世民一般名垂千古的人物啊!

    看朱棣已然心動,藍武不由再次加碼道︰“再說了,咱們成立科學院,學的乃是世界之理,儒家提倡格物致知,推崇程朱理學,咱們這個科學院,難道就不是理學了嗎?”

    “我看咱們同樣也可以叫理學,新物理學!”

    朱棣聞言,不由就咧了咧嘴。

    他倒是沒想到藍武這小子竟然也能這麼無恥。

    不過倒是非常合自己的口味。

    “好!”

    “這個科學院,咱干了!”

    “咱這就回去寫聖旨去!”

    朱棣行事很有些風風火火的味道,既然事情談完,也不多待,起身就走。

    藍武看著朱棣的背影,眼中不由就閃過一絲精光來。

    其實說實話,他也不知道弄出這麼一個科學院,會對大明產生什麼影響,但毫無疑問,一旦科學院設立,並且考入科學院便等于擁有了做官的資格,天下有這方面才能之人定然趨之若鶩。

    其定然能夠把大明帶向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藍武很期待這樣的大明會是什麼樣子。

    時間悄然而過。

    轉眼便是三天過去。

    就在整個朝堂為科舉之事鬧的沸沸揚揚,南北官員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一道聖旨突然下到了工部。

    朱棣要求工部在翰林院的對面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個新的衙門,命名為科學院。

    同時朝廷開始有快馬明旨派往各省各府,其主旨只有一個,在大明範圍內尋找對數算一道有精研之人。

    所有這樣的人才都可以參加六月份在各地舉行的初考,只要通過這個初考便可以獲得同秀才待遇,同時擁有前往京城科學院參加終考的資格。

    而通過了終考便等于獲得了同舉人待遇,統稱博士,同時獲得做官和留在科學院繼續深造的資格。

    這個時候,便有兩個選擇,要麼被下放去地方做吏,要麼繼續留在科學院深造,而只要你能在科學院研究出一種得到朝廷認可,利國利民的造物,便可獲得朝廷的同進士待遇,同時獲得正式的官職品階,正式入朝為官。

    這樣的旨意一經發出,立馬就在整個朝堂引起了軒然大波,本來吵吵鬧鬧的南方和北方官員立馬偃旗息鼓,全部都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這件事上。

    喜歡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第274章 藍武︰物理難道就不是理學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第274章 藍武︰物理難道就不是理學嗎?並對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