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藍武率領的下西洋船隊一共有三艘大寶船,十六艘小福船。
當然小船也是相對的,他這次帶領的艦隊即便是最小的那一艘,也足有十丈長,三丈寬。
換算成前世的計量單位,就是長約三四十米,寬有七八米。
至于藍武乘坐的那一艘船隊中最大的寶船,已經可以稱之為龐然大物了。
其長度已經有一百五十米,寬六十米,排水量數千噸。
這種噸數的海船,莫說此刻世界上別的國家,即便是前世的地球,能打造出來的也屈指可數。
藍武此刻坐在這一艘龐然大物之上,心中的那種自豪感,瞬間就油然而生。
他第一次直觀的感受到華夏的老祖宗們的巧奪天工。
雖說此刻的大明依然還是家天下的王朝,老朱打造這一切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朱家王朝的統治。
但不得不說,此時此刻的老朱,的確是把華夏民族從爛泥堆里拉出來,並且再次帶到世界之巔的人。
而且做成這一切,他只用了不到四十年時間。
這也是為何藍武在穿越過來之後的第一時間,就確定了不造反的策略的原因。
他是真的不想和老朱這樣的人為敵。
至少在洪武和永樂這兩朝,他是絕不會去造反的。
畢竟,先不說自己能不能造反成功,即便他真的憑借系統和全知全能知曉未來造反成功,做了皇帝。
那能做的最好的,也就是現在大明這樣子了。
甚至他都懷疑,自己若是做了皇帝,能不能達到老朱現在的高度。
“站在這里快半個時辰了。”
“怎麼?”
“想你爹了?”
突然正在這時,身後傳來老朱的調笑聲。
藍武聞言不由一咧嘴,回過頭一臉認真問道︰“陛下,我是在感慨咱們大明的這大寶船,打造的真是巧奪天工啊!”
“您莫非早就有了下西洋的想法了?”
“這是提前打造好的?”
朱元璋聞言不由就笑著搖了搖頭︰“當然沒有,這是洪武二十六年咱听你說了鄭和下西洋的事情之後,命人開工打造的。”
“當然船工和船廠都是現成的,甚至最主要的龍骨都是現成的。”
看藍武臉上有些疑惑,朱元璋不由繼續道︰“雖說咱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禁海貿,但內陸的貿易可是也要用到船的。”
“朝廷之內,也有好幾個大型造船廠有造這種大船的實力。”
“而且最關鍵的是,才只有二十多年而已,當年元朝時的那些造船匠大多數還都是活著的,只要他們手藝還在,大船自然就能隨時隨地的造出來。”
“無非就是讓天下造船的匠戶多忙碌一段時間而已。”
“厲害!”
藍武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從這些寶船的建造中,藍武就能看的出,如今大明的效率到底有多高。
特別是在朱元璋這位皇帝陛下親自下令的時候,這種效率是真的不敢想象的快。
朱元璋對藍武這個馬屁自然是非常的受用,他笑著和藍武並肩站在欄桿前,一邊向著前方眺望,一邊頗為感慨的開口。
“其實從這些老船匠打造出來的這些海船,你應該就能看的出來,在前元時海貿的規模和利潤到底有多大。”
“咱之所以要海禁,其實並非是不垂涎這些利潤,只是因為害怕海貿失控,又變成元末那樣。”
“藍武,你可知道,元朝之所以一朝分崩離析的真正原因?”
看藍武搖頭,朱元璋目光不由就幽深了起來道︰“就是因為海貿。”
“當時整個江南,七八成的地都被用來種桑養蠶了,因為絲綢在海外太受追捧,一匹絲綢拿到海外甚至能換回來幾乎等重的一塊金子。”
“這讓江南那些士紳大族幾乎瘋了一般的擴大海貿的規模。”
“元朝朝廷不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對于江南士紳根本不加遏制,任由他們把原本的稻田大片的改造成桑田。”
“在那些士紳大族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卻沒有看到糧食的價格在飛速上漲,無數的底層百姓被餓死,隨便來一場天災,便有人相食的局面發生。”
“或許他們看到了,但根本就不在乎!”
“畢竟一些泥腿子的生死,又如何能和擴大海貿賺金銀相提並論呢?”
“呵呵,咱的父母就是這麼被活生生的餓死的。”
“藍武,你說說,咱該不該恨海貿,該不該恨那些江南士紳?”
看到朱元璋幽幽的目光,藍武不由就抿了抿嘴。
這些事情,並不會記載在史書上,但卻又是真實存在的歷史。
其實他在來到大明之後,已經對這些事情有一些耳聞了。
而且明朝歷史上很多事情也能夠佐證,比如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永樂四年,第一次便直接去到了大西洋。
這若不是有前人的經驗,還有足夠的遠洋航行技術支撐,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
而整個洪武朝又都是禁海的狀態。
顯然能給朱棣提供這樣支持的,定然就是前元時的經驗了。
由此也可以佐證元朝時海貿定然是極其發達的。
但正如朱元璋所說,海貿若是不加以遏制,不但不會給大明帶來光明,反而會變成一只貪婪的惡魔,不斷動搖大明的統治基礎。
就像是原來歷史上的元朝,還有原本歷史上,大明從正德朝開始發生的所有事情那樣。
但雖然知道老朱這是在提醒和警告他,但藍武心中對于開海的念頭卻依然堅定。
“陛下,有些事乃是時代的洪流!”
“即便是再雄才大略的人,也是無法和時代相抗衡的。”
“海貿是大勢所趨,即便陛下不允許,那大明下一代君王也會嘗試去做,即便大明往後所有的皇帝都嚴格遵守祖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皇權對于地方的壓制必定衰減,到時候走私必然成風,海貿的銀子依然還會被人賺去……。”
“若是到那個時候,大明即便想要開海,恐怕也做不到了。”
“陛下應該還記得我給陛下講述的原本那個大明朝從正德朝開始的歷史,相信陛下應該能看的出從正德朝開始大明幾次改革變法,改的是什麼,變的又是什麼?”
喜歡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請大家收藏︰()大明︰歷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