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呂布拜我義父

第537章 排隊槍斃的末日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神在此 本章︰第537章 排隊槍斃的末日

    隨著秦軍鐵蹄在歐洲大陸不斷掀起征伐的狂潮,那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希臘文明,在秦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下,已然如風中殘燭,徹底潰敗。

    曾經繁華的城邦淪為廢墟,往昔的榮耀與驕傲,都在秦軍的利刃下化為烏有。

    然而,秦軍的野心並未就此滿足,他們迅速將目光轉向了毗鄰古希臘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這個在歐洲大陸屹立不倒的強大存在,絕非古希臘可比。

    此時的羅馬帝國,已然敏銳地察覺到火器時代的來臨,並果斷地進行了火器改革。

    如今,羅馬帝國精心打造了一支擁有20萬火槍兵的強大軍隊。

    這些火槍兵裝備了最先進的滑膛步槍,訓練有素,是羅馬帝國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

    而秦軍這邊,雖也在一邊戰斗一邊全力趕造火槍,但目前僅擁有10萬把左右的火槍,在數量上明顯處于劣勢。

    雙方精銳部隊如同兩頭即將展開殊死搏斗的猛獸,雲集于古希臘與羅馬帝國交界的多瑙河畔。

    多瑙河,這條蜿蜒流淌的河流,此刻卻成了雙方對峙的前沿陣地。

    隔著寬闊的河面,秦軍與羅馬軍隊遙遙相望,氣氛緊張得仿佛空氣都要凝固。

    羅馬帝國此次可謂是傾巢而出,除了20萬火槍兵外,還配備了10萬輔兵。這些輔兵負責後勤保障、運輸物資等任務,為前線的火槍兵提供了堅實的後盾。秦軍一方同樣毫不示弱,派出了10萬火槍兵與10萬輔兵,雙方在兵力部署上可謂是旗鼓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都擁有一定量的火炮部隊。

    這些火炮猶如沉睡的巨獸,一旦爆發,必將帶來毀天滅地的力量,這也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多瑙河戰役前夜,羅馬天命者馬庫斯身著華麗的戰甲,邁著自信的步伐,登上了營地的高台。

    他滿意地檢閱著麾下的三個精銳軍團。

    月光灑在這些士兵身上,映照出他們堅毅的面龐。

    這些士兵裝備著最新式的燧發槍,黑色三角帽下是整齊劃一的紅白制服,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醒目。

    那一支支槍管在月光下排列得整整齊齊,宛如一片鋼鐵森林,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

    “明天就讓東方人見識真正的戰爭藝術。”

    馬庫斯摩挲著手中從迦太基繳獲的戰利品短劍,眼中閃爍著志得意滿的光芒。

    羅馬帝國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經打造出了高達10萬的線式火槍兵。這種線式火槍兵作戰時,會排成整齊的橫隊,依次進行射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排隊槍斃”。

    馬庫斯對線式火槍兵充滿了信心,他堅信這是滑膛槍時代最強大的火槍兵。

    在這20萬人中,至少有3萬絕對精銳,他們具備最強的戰場紀律,訓練有素,戰斗力驚人。

    馬庫斯心中暗自盤算,自己的這3萬精銳,恐怕就算與排名第一的白頭鷹帝國也能一較高下,扳扳手腕。

    至于這些來自東方的秦軍,馬庫斯根本沒有放在眼里,在他看來,秦軍不過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然而,他卻渾然不知,自己即將成為軍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與羅馬帝國營地的緊張有序不同,河對岸的秦軍陣地卻呈現出一番詭異的景象。

    正面戰場十萬秦軍化整為零,分散在各個區域。

    工兵們正趁著夜色,爭分奪秒地挖掘蛇形戰壕。

    他們揮舞著鐵鍬,汗水濕透了衣衫,但手中的動作卻一刻也沒有停歇。

    與此同時,墨家工匠們也在忙碌地調試著某種帶有螺旋紋路的青銅管,這些神秘的青銅管究竟有何用途,無人知曉。

    新入伍的士卒們緊緊握著新出廠的五連銃,眼中閃爍著緊張與興奮的光芒。

    膛線在篝火的映照下泛著幽藍光澤,仿佛是來自地獄的死亡之光,這是羅馬人從未見過的恐怖武器。

    辰時三刻,羅馬軍團在激昂的戰鼓聲中,展開了經典的橫隊戰術。他們踏著整齊的步伐,如同洶涌的潮水一般,朝著多瑙河上的浮橋涌去。

    羅馬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相信自己的實力,堅信能夠輕松擊敗秦軍。

    在他們的計劃中,從側面迂回渡河,然後對秦軍發起突然襲擊,定能將秦軍打得落花流水。

    馬庫斯站在高處,看著自己的軍隊順利渡河,心頭不禁一喜。

    他暗自嘲笑那些愚蠢的龍國人,竟然沒有趁他渡河的時候發動攻擊,這無疑給了他們一個絕佳的渡河機會。

    當羅馬軍隊剛看到秦軍挖掘的戰壕時,馬庫斯不驚反喜。

    在他看來,以滑膛槍那感人的命中率,士兵們躲在戰壕中根本無法保證足夠的命中率。

    反而會因為受到戰壕視野的限制而陷入被動,這簡直是自掘墳墓。

    馬庫斯不再遲疑,果斷下達了進攻命令。

    第一陣列一萬燧發槍手踏著整齊的鼓點,穩步向前推進。

    他們身著紅色制服,在晨霧中宛如移動的血牆,氣勢洶洶地朝著秦軍陣地逼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先頭部隊踏入200步界限時,秦軍陣線突然爆發出炒豆般的連綿炸響。剎那間,火光沖天,硝煙彌漫。羅馬士兵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像割麥子一般倒下一大片。鮮血染紅了大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馬庫斯瞪大了眼楮,滿臉的難以置信。他原本還想著等抵近到30米距離,效仿“七年戰爭”中英軍的方法,讓士兵們集中火力,一舉擊潰秦軍。

    沒想到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沉重打擊。

    原來,羅馬燧發槍的滑膛設計導致彈道散射嚴重,50步外命中率不足三成。

    而秦軍裝備的四零銃,其螺旋膛線賦予彈丸強勁的自旋,配合戴梓設計的尖頭銅被甲彈,使得200步精確狙殺成為可能。

    羅馬百夫長們驚恐地發現,每當軍旗舉起,旗手就會在心跳間隔內被爆頭,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楮在盯著他們。

    當羅馬火槍手還在用牛角量裝火藥,小心翼翼地操作著繁瑣的裝填步驟時,秦軍早已普及了黃銅定裝彈。

    訓練有素的銃手可在8秒內完成退殼裝填,配合五連銃的半自動擊發機構,理論射速達到每分鐘十發。

    這種恐怖的火力密度,讓羅馬人精心排練的“三段擊”戰術淪為了自殺表演。

    他們的第二輪齊射尚未完成,秦軍陣前已騰起第五輪硝煙,秦軍的火力如同狂風暴雨一般,將羅馬軍隊的防線打得千瘡百孔。

    羅馬引以為傲的密集方陣,在秦軍工兵鏟構築的蛇形壕溝前,徹底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成了活靶子。

    四零銃的折疊槍托與前置握把設計,使士兵可以匍匐射擊,大大提高了射擊的穩定性和隱蔽性。

    更致命的是五連銃的曲肘杠桿裝填裝置,射手無需起身即可完成再裝填。

    這種先進技術催生的散兵戰術,讓羅馬軍團的華麗橫隊成了死亡長廊。

    羅馬士兵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鮮血染紅了整個戰場。

    “這不是火槍!這是魔鬼的武器!”

    馬庫斯看到副官的腦袋像熟透的瓜般炸開,紅白漿液濺在他鍍金的胸甲上,驚恐地大喊起來。

    羅馬引以為傲的三段擊徹底失效,前排士兵尚未完成裝填,後排同袍已如鐮刀下的麥穗般成片倒下。

    羅馬軍隊的防線在秦軍的猛烈攻擊下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

    未時未至,戰場已呈現出一幅詭異的景象。

    秦軍陣前堆積的彈殼在陽光下閃爍如金鱗。

    而羅馬軍團整齊的橫隊如同被巨獸啃食,處處都是突兀的缺口,士兵們的尸體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慘不忍睹。

    幸存的羅馬士兵們驚恐地發現,即便僥幸沖過死亡地帶,等待他們的是更恐怖的鏈彈風暴。四零銃霰彈模式發射的彈幕,能在100步距離打穿三層橡木盾,所到之處,羅馬士兵紛紛倒下,沒有任何人能夠擋住這如潮水般的攻擊。

    羅馬戰術本質上是冷兵器時代“接觸面最大化”思維的延續,他們試圖通過密集的隊形,在單位空間內形成最大的火力密度,從而壓制敵人。

    而秦軍散兵線則體現了熱兵器時代“殺傷面最優化”的新邏輯,他們追求在單位時間內實現最大的殺傷效率。

    燧發槍時代5  8分鐘才能完成十輪齊射,秦軍卻能在相同時間傾瀉五十輪火力。

    這種非線性增長源于定裝彈帶來的裝填革命,如同冷兵器到自動武器的代差,讓羅馬軍隊根本無法招架。

    五連銃的肘托設計和四零銃的膛線後坐力緩沖裝置,標志著戰爭機器從“人適應武器”到“武器適應人”的轉變。

    當羅馬士兵還在為站姿射擊的穩定性苦惱時,秦軍新兵已能在臥姿狀態進行精準點射。

    秦軍的火炮也更加優良,不管是命中率還是射程,都遠遠超過羅馬帝國。

    秦軍挖掘的戰壕也很好地防止了炮彈的殺傷,羅馬軍隊的炮火攻擊對秦軍造成的威脅微乎其微。

    戰後清理戰場時,秦軍工匠在羅馬統帥馬庫斯的尸體旁發現了一本《兵法綱要》,羊皮紙上赫然寫著︰“密集隊形是紀律的體現”。

    白起將其投入熔爐時冷笑道︰“用活人當紀律的祭品,不如用青銅鑄就更精密的撞針。”

    這一戰,秦軍以先進的火器技術和卓越的戰術,徹底擊敗了羅馬帝國。

    伍興和他的親衛隊也跟隨秦軍踏入了亞平寧半島。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方便以後閱讀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537章 排隊槍斃的末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537章 排隊槍斃的末日並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