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呂布拜我義父

第431章 定三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神在此 本章︰第431章 定三郡

    殘冬時節,贛江上最後一抹薄冰在陽光的溫暖擁抱下悄然融化,宣告著嚴冬的退卻。

    在長沙城南的演武場上,八千鐵甲士兵身著閃亮的鎧甲,宛如鏡面般反射著春日里初升朝陽的金色光輝,甲具閃亮軍容整齊。

    伍興手按長劍,步伐堅定地走過排列得如同堅不可摧壁壘的方陣。

    他的玄色戰袍輕輕拂過新夯實、還散發著泥土芬芳的黃土,這片土地,曾見證了長沙城外那場慘烈戰役,三十萬敵軍的血染紅了它,而今,這片被鮮血浸透的土壤卻奇跡般地孕育著龍國新生的希望,經過20天的血戰,龍國已經掃平了第1個外族。

    “僅用二十日,我們收復了四郡之地。”

    岳飛的聲音沉穩有力,當他緩緩展開那張泛黃的羊皮輿圖時,指尖沿著湘水流域滑動,仿佛在回顧那段輝煌的歷史。

    帳中諸將的記憶瞬間被拉回到半個月前的那場震驚天下的戰役︰六萬漢軍在岳飛的指揮下,奇跡般地在二十日內全殲了五十萬菲佣國大軍,並成功擊退了八萬草原精銳騎兵,這一戰,無疑成為了龍國軍事史上的一座豐碑。

    此刻,在刺史府門前,懸掛著的不僅是勝利的象征,更是龍國長沙太守的金印,它靜靜地展示著龍國的榮耀與力量。

    小小一方金印本身並無任何力量,它的所有力量都來自于他所代表的國家。

    與此同時,新任長沙太守陳元禮正面向滿堂士子,高聲宣讀《募賢令》,言辭懇切,廣納賢才。

    “凡是在農桑、刑名、算術等方面有所專長者,無論出身貴賤,皆可報名參加選拔。”

    廊下,一群身著葛衣布鞋的寒門學子滿懷期待,其中一位瘸腿老吏更是顫巍巍地獻上了自家祖傳的《水經注疏》,當日便被慧眼識珠的陳太守聘為郡丞。

    這些新招募的官吏,均為當地漢人中的佼佼者,他們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地方治理的力量,也並未削弱伍興原有的人才隊伍,畢竟,在龍國人才匱乏的當下,從地方征召賢能之士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江夏城外,屯田營的炊煙裊裊升起,標志著新的一天開始。

    張議潮,這位治軍有方的將領,正在校場上嚴格操練新軍。

    三萬農夫放下鋤頭,拿起長矛,雖然他們出身農家,但列出的陣勢卻比那些世家私兵更加整齊劃一。

    這一切,得益于伍興推行的《均田令》,該法令規定,每戶軍屬可額外分得兩畝永業田,這一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民眾參軍的熱情,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

    當十七歲的新兵王二狗刺出他那標準的一槍時,他的瞎眼老母正在家中撫摸著剛分到的地契,上面鮮紅的“漢”字印戳散發著淡淡的朱砂香氣,那是她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精銳之師不可分散。”

    伍興的話語堅定有力,他的劍鞘輕輕點在新關要塞的沙盤上,目光如炬。

    “新招募的士兵負責守衛本土,而那些身經百戰的精銳則隨我出征。”

    他的手指輕輕劃過四郡之地,最終緊握成拳,鎏金的兵符在掌心閃耀,象征著他對戰爭主動權的牢牢掌握。

    伍興深知,只有將最精銳的部隊集中起來,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手,只有捏成拳頭才有最大的殺傷力。

    戚繼光在一旁注視著正在裝載的八百輛武剛車,心中不禁回想起三日前伍興的私語。

    “我們追求的不是安于現狀的守城之犬,而是能夠燎原的熊熊烈火。”

    這句話,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激勵著他不斷前行。

    谷雨時節,岳陽樓前的賑災粥棚前排起了長龍,從江陵逃難而來的劉老漢捧著熱騰騰的粥,老淚縱橫。

    他清楚地記得,去年正是這個時節,被菲佣國的征糧隊殘忍的殺死了他的孫子。

    而今,粥桶上的狼頭紋已被“漢”字徽記覆蓋,滾燙的米粥里沉著飽滿的粟米,那是龍國對百姓的承諾與關懷。

    “漢軍不納隔夜糧!”

    孩童的童謠伴隨著商隊的駝鈴聲,傳遍了長江兩岸,成為龍國軍隊高效、廉潔的象征。

    押運軍械的狄青沿途所見,農戶們自發在界碑旁栽下青松,系著紅綢的樹苗在春風中搖曳生姿,恰似伍興新政帶來的生機與希望。

    當他的坐騎踏過汨羅江的石橋時,兩岸突然響起了《無衣》的古調,那撐船老叟雖嗓音沙啞,卻唱出了金石般的鏗鏘之音,那是對龍國未來的無限憧憬。

    暮春時節,滕王閣的飛檐下,十二面新鑄的戰鼓蒙著珍貴的犀牛皮,靜待戰時的轟鳴。

    伍興解下佩劍,將其莊嚴地插入演武場中央,那一刻,十萬軍民屏息以待。

    伍興緩緩開口。

    “此劍名‘破虜’,曾斬過敵酋,飲過奸臣之血。”

    他的聲音與贛江的濤聲交織在一起,傳遍三軍。

    “今我立于此劍之下,願諸君共同努力,待到鑄劍為犁之日,便是四海清平之時!”

    台下軍民振臂高呼。

    “龍國必勝!漢軍必勝!”

    岳飛輕輕摩挲著新領的虎符,心中暗自思量著昨夜軍議時伍興的布局︰鄱陽湖的戰船數量已增至三百艘,荊襄要道上新建了十二座烽火台,而他們真正的精銳部隊,正在豫章鐵坊中接受最後的淬煉——那三萬重裝甲士,他們的甲片原材料來自于菲佣國兵器熔鑄而成的精鐵,使用了墨家最新研制的復合裝甲工藝,堅不可摧。

    當最後一抹晚霞將紅梅嶺染成絢爛的紅色時,南昌城頭升起了一面高達七丈的龍 ,它在晚風中獵獵作響,宣告著龍國的威嚴與力量。

    與此同時,四郡之地的萬千炊煙同時裊裊升起,宛如大地向蒼穹書寫的壯麗詩行,每一縷炊煙都蘊含著新生的銳氣與不屈的意志。

    江風送來了對岸悠揚的漁歌,那歌聲中依稀唱出了“漢家旌幟滿江東”的新調。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方便以後閱讀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431章 定三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431章 定三郡並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