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呂布拜我義父

第390章 論善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神在此 本章︰第390章 論善惡

    伍興臉上露出驚喜之色,連忙恭敬地說道。

    “先生請講,在下洗耳恭听。”

    王陽明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緩緩說道。

    “大人之所以對這些設計感到不滿意,其實是因為它們顯得過于拘謹,不夠大氣磅礡,缺乏長遠規劃與擴展的潛力。”

    伍興聞言,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的光芒。

    沉思片刻後,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如今我們不過剛剛佔據這一郡之地,未來的路途還很漫長,不知還要經歷多少場艱難險阻的大仗惡仗。我心中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將來所有為國捐軀、英勇犧牲的戰士們,都能名垂青史,列于這紀念碑之上。”

    王陽明聞言,輕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贊許的神色。

    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胡須,沉吟片刻後說道。

    “所以,大人,基于您的宏偉願景,我有一個初步的方案,或許能夠滿足您的需求……”

    听完王陽明的方案,伍興頓時覺得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

    伍興激動地站起身來,由衷地贊嘆道。

    “先生果然大才!此方案真乃神來之筆,定能讓紀念碑成為激勵後人的不朽之作!”

    商量好了紀念碑的基本設計方案後,伍興的心情格外舒暢,仿佛一塊壓在心頭的大石終于落地。

    伍興回想起前世在網絡上瀏覽到的那些關于心學的爭議與質疑,心中一動,決定借此機會向王陽明請教。

    “我對先生的心學理論深感欽佩,尤其是‘致良知’這一核心理念,讓我受益匪淺。不過,我曾听到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設一個人身處極度貧困之中,若不偷盜就面臨餓死的絕境,那麼他在此情境下偷竊,是否也能算作是‘致良知’呢?”

    王陽明聞言,微微頷首,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片刻後,緩緩開口,聲音平和而堅定。

    “若此人確已陷入絕境,偷竊以求生存,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確實是他內心良知在特定環境下的體現,可視為‘致良知’。”

    伍興本以為王陽明會有一番辯解或回避,沒想到他竟如此坦誠地承認了這一點,不禁心生好奇,追問道。

    “可是,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因貧困而偷竊,那豈不是會導致社會大亂,道德淪喪嗎?”

    王陽明依舊保持著那份從容不迫的態度,解釋道。

    “若真到了人人因饑餓而不得不偷的地步,那麼這個社會的基礎早已崩潰,秩序蕩然無存。偷竊所帶來的混亂,不過是整個社會崩潰狀態的冰山一角罷了。問題的根源在于社會的不公與貧困,而非個體的偷竊行為本身。”

    伍興听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但隨即又皺起了眉頭。

    “如此說來,善惡豈不是變得模糊不清,沒有了統一的標準?”

    王陽明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善惡確實沒有一個絕對的、固定的標準。正如自然界中老虎捕食牛犢,這是自然法則的一部分,無關道德評判,因此無善無惡。這便是‘無善無惡心之體’。只有當人的內心因立場、情感、欲望等因素而有所偏倚時,才會產生善惡之分,即‘有善有惡意之動’。”

    他繼續以老虎吃牛為例,深入淺出地闡述道。

    “若我們站在人類的立場,視牛為人類勞動的成果和生活的依靠,那麼老虎的行為便是對人類財產的侵犯,自然被視為惡。于是,打虎便成為了英勇的象征,老虎則被視為危害社會的猛獸。然而,若從老虎的視角出發,它不過是在遵循自然法則,捕食以維持生命,並無善惡之分。”

    伍興听後,眉頭緊鎖,似乎仍有所不解。

    “那麼,兩個國家之間發生戰爭,是否也意味著不存在絕對的善惡呢?”

    王陽明輕輕搖頭,又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深意。

    “戰爭本身確實沒有絕對的善惡,但參與戰爭的人、觀察戰爭的人都有各自的立場和利益。有了立場,自然就會產生善惡的判斷。因此,我們在處理事務時,必須充分考慮每個人的立場和利益,才能做出符合良知的決策。”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一個更具體的例證,但由于尚未恢復全部的歷史記憶,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例子。

    伍興卻深知,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比如秦滅六國,對于飽受戰亂之苦的普通百姓而言,結束分裂、實現統一無疑是善舉;但對于六國貴族來說,失去權力與地位,無疑是莫大的災難與惡行。

    秦始皇未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對六國貴族的處理不夠徹底,甚至任用他們為官員,使惡的力量得以增長,這無疑為秦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因此,二世而亡的結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伍興靜靜地坐在那里,目光深邃,仿佛正沉浸在王陽明的話語之中,細細品味,慢慢咀嚼。

    那些關于善惡、立場與良知的話語,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淌進他的心田,激起了層層漣漪。

    王陽明見狀,微微一笑,知道伍興已經有所感悟,便又補充道。

    “正如我剛才所說,立場與善惡之間存在著密切而微妙的聯系。我們既能從一個特定的立場出發,根據這個立場所代表的利益、價值觀和道德準則,推導出善惡的判斷;同時,我們也能從一個人所表現出的善惡行為中,反推出他所選擇的立場。因為人的行為,總是受其內心立場和信念的驅使。”

    王陽明頓了一頓,語氣更加堅定。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立場的人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立場上觀察世界,評價事物。立場決定了我們的視角,也決定了我們對善惡的認知。因此,在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善惡時,我們不能脫離他的立場和背景,孤立地去看待。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全面、客觀地理解人的行為,也才能更好地指導自己的行動。”

    伍興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恍然大悟的神色。

    仿佛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善惡不再是絕對的對立,而是與立場、情境緊密相連的動態過程。

    伍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與啟迪。

    “先生所言極是。”

    伍興由衷地贊嘆。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方便以後閱讀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390章 論善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390章 論善惡並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