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將士們雄赳赳氣昂昂地押解著眾多俘虜,繞城緩緩行走了一周,以此彰顯著赫赫戰功與無上的榮耀。
整個城池內外,勝利的歡慶之聲不絕于耳,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百姓們紛紛走上街頭,載歌載舞,共同慶祝這一來之不易的勝利,這樣的歡慶氛圍整整持續了兩天兩夜,到處洋溢著喜悅。
當慶祝活動的熱烈逐漸平息,伍興終于得以從連日的忙碌與興奮中抽身,他深感疲憊不堪,于是狠狠地睡了一個安穩覺,直到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欞,溫柔地喚醒了他。
剛洗漱完畢,尚未及用膳,便聞訊文天祥與韓非兩位已在外求見。
伍興心中不禁略感詫異,心想他們二人此時來訪,定有要事相商。
畢竟,在這國家動蕩、戰事頻仍之際,事情可謂千頭萬緒。
不過,伍興自己也正有幾件大事亟待找人商議,故而這兩位的到來,倒是正中下懷,讓他覺得既意外又及時。
伍興迅速整理好衣冠,帶著幾分期待與好奇,步出房門,迎接這兩位不速之客,準備一同商量一些決策。
互相行了禮節後,伍興熱情地邀請文天祥與韓非兩人在寬敞明亮的飯桌旁落了座。
伍興輕輕擺了擺手,示意一旁的親兵們迅速行動起來,為每位客人打了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粥。
隨後,伍興面帶和煦的笑容,關切地問道。
“兩位大人,可曾用過早餐?不論吃與沒吃,都請務必與我一起品嘗這碗熱粥,共度這簡單的晨光。”
文天祥與韓非聞言,相互交換了一個微妙的眼神,似乎在無聲地交流著彼此的想法。
最終,由文天祥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
“大人,關于我軍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戰略規劃,您可曾有過什麼深遠的考量或是具體的方略?”
伍興聞言一愣,敏銳地察覺到這兩人似乎有更為重要的事情想要談論,于是放下手中的碗筷,認真地問道。
“兩位大人可是有什麼建議想要提出?”
文天祥見狀,神色變得更為莊重,他拱手行禮,言辭懇切地說。
“大人,自古以來,行王道者,必先正其名,而後言順。我軍雖勇猛善戰,卻至今尚未有一個明確且響亮的名號,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我們在道義與號召力上略顯不足,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順的意味。”
伍興聞言,不禁呆住了,他未曾料到對方會提出如此深刻的見解,一時之間竟有些語塞︰
“這……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文天祥見狀,不再繞彎子,直接而堅定地說道︰
“因此,我們懇請大人能夠審時度勢,及早立下國號,以凝聚人心,彰顯我軍之正義與使命。”
這時,就連一向沉穩的韓非也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伍興听後,臉上露出了吃驚的神色,心中暗想,目前僅有一郡之地,離真正立國的標準似乎還相差甚遠。
伍興面露猶豫之色,緩緩說道。
“以我們目前的實力與地盤,談及立國之事,是否還為時過早了些?在我看來,至少需佔領數州之地,有了更為穩固的根基之後,再考慮立國之事方為妥當。”
韓非見伍興仍有顧慮,不禁有些焦急。
文天祥見狀,連忙接過話頭,語氣堅定的說道。
“大人,眼下的漢人百姓正處于群龍無首、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之中,他們迫切需要一根強有力的主心骨來引領前行。因此,我們更應把握時機,鮮明地亮出龍國的旗幟,以正王師之名,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共襄義舉,共謀大業。”
說完,文天祥目光炯炯地望向伍興伍興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一直以來,伍興所秉持的戰略思想都是“廣積糧,緩稱王”。
伍興原本以為,在實力尚未足夠強大之前,應當低調行事,避免過早地暴露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畢竟,槍打出頭鳥,一旦過早地宣布稱王,很可能會引來更多敵人的圍攻,使得本就艱難的抗爭之路雪上加霜。
然而,此刻在文天祥的提醒下,伍興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策略。
他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緩稱王的前提,確實是在沒有成為更多敵人攻擊目標的情況下,才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自身的風險。
但如今,漢軍所處的環境已然是四面楚歌,所有的敵人都在虎視眈眈,欲除之而後快。
在這樣的局勢下,哪里還有“緩稱王”的余地呢?
伍興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或許過于保守,甚至有些不切實際。
在這個龍國天命者已經成為五老聯盟的眼中釘肉中刺的國戰中,過于低調反而可能讓自己失去先機,陷入被動。
相反,如果能夠盡快樹立起一面鮮明的旗幟,不僅能夠凝聚人心,增強內部的向心力,還能夠向外界展示出自己的決心與實力,從而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震懾那些潛在的敵人,更可以讓流落民間的龍國英雄們找到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比如狄青,就在听到龍國天命者消息的時候就選擇了前來投奔。
想到這里,伍興不禁點了點頭,對文天祥的提議表示了贊同。
不過,立國之事非同小可,需要慎重考慮。
但與此同時,伍興也明白,現在龍國的形勢需要的是當機立斷。
“立國之事,確實是一個關乎國家未來走向的基石,需要我等深思熟慮,好好議一議。”
伍興沉吟了片刻,語氣鄭重的說道。
“這樣吧,為了集思廣益,我們可以即刻召集各將領前來,共同商討這一決策。畢竟,立國之事,不僅關乎眼前的穩定,更關乎長遠的繁榮與發展,實在事關重大,不容絲毫馬虎。”
文天祥與韓非聞言,皆是面色凝重地點頭表示贊同,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許。
伍興稍作停頓,目光在兩人之間流轉,似乎在衡量著什麼,接著又說道。
“此外,還有一件同樣重要,卻稍顯敏感的事情,我想先與你們二位商議一番。”
初步商定了立國的意向後,文天祥與韓非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難得的輕松與欣慰之色。
文天祥迫不及待地接口道。
“伍大人請盡管說,我等洗耳恭听。”
伍興神色變得更為嚴肅。
“將士們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英勇事跡與犧牲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絕不應被歷史的長河所遺忘。因此,我提議,我們應當為那些陣亡的將士修建紀念碑,以銘記他們的犧牲,激勵後人。”
文天祥聞言,眉頭微皺,顯得有些疑惑,他試探性地問道。
“大人是準備為所有參與戰斗的士兵,包括最普通的士兵,都立碑紀念嗎?此事……恐怕……”顯然,文天祥對于這一提議的可行性持保留意見。
伍興听後,心中不禁輕輕一嘆,他知道自己的提議可能會遭遇一些阻力,文天祥終究是大宋的文官……
這時,一旁的韓非卻突然眼神一亮,似乎領悟到了一些什麼。
“好……好計!”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