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呂布拜我義父

第377章 狄青三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神在此 本章︰第377章 狄青三問

    伍興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尚未完成的行為藝術,心中暗自思量,試圖從這半成品的形態中捕捉其背後的深意。

    這,莫非就是歷史上令人聞風喪膽卻又充滿神秘色彩的“京觀”之再現?

    他的思緒不禁飄向了遙遠的過去,與歷史上那位傳奇將領狄青的身影交織在一起。

    狄青的故事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讓人心生敬畏。

    因天生容顏俊美,卻意外地成為了他威懾敵人的障礙。

    于是,每逢戰事,狄青都會佩戴一副青面獠牙的銅面具,以此掩蓋自己的容貌,威懾敵人,化身為戰場上令人膽寒的戰神,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

    在連年征戰中,狄青憑借著自己的英勇與智慧,從小兵一步步積功升遷,直至樞密使的高位。

    在宋朝,樞密使一職,相當于現代的國防部長,是武將中的巔峰存在,即便是放眼整個宋朝歷史,狄青也是數一數二的武將,其成就與榮耀,足以載入史冊,光耀千秋。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位功勛卓著的英雄,也無法逃脫宋朝重文輕武的偏見與桎梏。

    當時的所謂名臣韓琦,竟以“東華門外唱名者,才是好男兒,區區一介武夫,也配叫做好男兒?”的言論,對狄青進行了無情的貶低與排斥。

    而另一位名臣歐陽修,更是以一篇名為《上仁宗乞罷狄青樞密之任》的奏折,對狄青的戰功輕描淡寫,甚至不惜編造諸如“狄青家犬生角,彗星劃過天際象征不祥”等荒誕不經的言論,持續攻擊狄青,最終迫使這位一代名將含冤罷官,抑郁而終。

    反觀韓琦、歐陽修等人,盡管他們對狄青進行了如此不公的對待,。,卻仍被史書美化成名臣名相,流芳百世,這其中的諷刺意味,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伍興凝視著狄青,那張歷史長河中依然俊朗的面容此刻與眼前的面容逐漸重合。

    狄青雙目中寒光閃爍,顯然在等待著伍興給出一個答案。

    狄青的姿態,那是一種等待,一種飽經滄桑後依然渴望被理解、被認同的等待。

    伍興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陣驚悸,他意識到,眼前的狄青,恐怕是一位具有歷史記憶的名將。

    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中還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怨氣——那是一種為國征戰、出生入死,最終卻換來黨爭排擠、功績被貶的深深無奈與憤怒。

    狄青,這位曾在平定儂智高叛亂中立下不朽功勛的將領,為了震懾敵人,曾用叛賊的尸體修築京觀。

    這本是戰爭中的一種策略,一種對敵人的警示,卻在文官們的筆下被扭曲成了殘忍暴虐的象征。

    那些本應是他榮耀的見證,卻最終成為了攻擊他的武器,這讓他怎能不心生怨氣?

    面對這樣的狄青,伍興深知,簡單的安慰或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

    他必須找到一個能夠觸及狄青靈魂深處的方法,一個能夠讓他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方式。

    伍興思索了一陣,才開口說道。

    “蠻夷之族,性本嗜殺,不知禮義,不畏王化,唯以力勝。彼等視仁德為懦弱,以寬容為可欺。故與之交,若徒懷德而不示威,則彼必輕我而無忌憚,侵擾益甚,龍國永無寧日矣。”

    “京觀,聚敵尸而築之高台,以示我武勇之勝,敵寇之敗。彼見吾軍之威猛,喪膽落魄,知我不可輕侮,而後畏威懷德,不敢復萌侵犯之心。此乃兵法之上策,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用京觀以震懾敵人,非殘忍好殺之舉,乃保民衛國之大善。敵人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此乃其天性使然。吾輩當審時度勢,運用兵法,以威德兼施,方能抵御蠻夷,保我龍國之安寧。”

    狄青听完伍興的回應,緊繃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隨即眉頭又緊緊蹙起,似乎對這個話題依舊心存不甘,于是追問道。

    “那麼,在大人眼中,究竟何為真正的好男兒呢?”

    伍興見狀,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無奈,顯然,狄青對于“好男兒”這個梗的執著與怨念超乎尋常。

    伍興稍作沉思,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開口。

    “世人皆有血脈傳承,即便個別人沒有直系後代,但同族同宗之中,總有人延續香火。”

    狄青聞言,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抹疑惑,顯然未能立即理解伍興話中的深意。

    伍興見狀,進一步闡釋道。

    “所謂好男兒,應當是那些致力于讓自己的後代,乃至整個家族、族群能夠在更加優越的環境中生活的人。他們通過正當的努力與奮斗,為後代鋪設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讓後世子孫能夠享有更好的生活,這便是好男兒。”

    狄青听後,臉上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反駁道。

    “若依大人所言,那豈不是那些巨貪大盜,只要能留下豐厚家財給子孫,也都能算作好男兒了嗎?這豈不是荒謬至極?”

    伍興輕輕搖頭,耐心地解釋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巨貪大盜之輩,雖看似為子孫積累了大量財富,但實際上,他們的行為敗壞了社會風氣,擾亂了社會治安,使得子孫後代生活在更加惡劣的社會環境中。這樣的‘遺產’,又如何能稱之為好呢?”

    見狄青仍似有所疑慮,伍興決定用歷史典故來進一步說明。

    “比如春秋時期的晉國大臣叔鮒,他貪婪無度,不惜濫用職權,向外國勒索賄賂。雖然短期內看似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最終不僅自己身敗名裂,更讓子孫後代蒙羞。即便時至今日,他的後代恐怕仍要以他為恥,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這便是反面教材。”

    伍興深知狄青對《左氏春秋》等古籍頗為熟悉,因此特意引用其中的事例,希望能借此點醒狄青。

    狄青听了伍興的話,微微頷首,似乎在仔細咀嚼其中的意味,隨後他目光堅定地問道。

    “大人言之鑿鑿,那麼依大人之見,韓琦、歐陽修等人,又是否可稱得上好男兒呢?”

    伍興聞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心中暗自思量︰這狄青,對歷史之事顯然心有千千結啊。

    韓琦、歐陽修,這兩位在後世被尊為名臣名相的人物,若按狄青心中的標準來評判,恐怕難以讓他滿意。

    但伍興對此早有準備,他不僅沒有被這個問題難住,反而更加確信狄青已經覺醒了歷史記憶。

    伍興神色莊重地繼續點評道。

    “韓琦、歐陽修之輩,雖經後世文人一番粉飾,得以流傳下不俗的名聲,但細究其行為,實則令人難以恭維。他們置國家大局于不顧,沉迷于黨爭內斗,肆意排擠武人,導致大宋重文輕武之風加劇,軍備廢弛,國防空虛。此舉不僅削弱了國家的實力,更為數十年後的靖康之恥埋下了禍根,使無數漢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難之中。如此作為,當然稱不得好男兒!”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方便以後閱讀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377章 狄青三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第377章 狄青三問並對國戰︰呂布拜我義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