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對于墨家與漢軍之間秘密的合作關系知之甚詳。
因此,在禽滑厘報出墨家俠客身份之後,他並未繼續發動攻擊,而是穩穩地持戟站立,宛如一尊不可動搖的守護神,堅定地擋在了禽滑厘與伍興之間。
伍興對于當前的局勢有著深刻的了解。
目前倭人的騎兵部隊已經嚴密地封鎖了鵝丘通往外界的所有重要通道。
這不僅極大地限制了漢軍的行動自由,也使得任何試圖進出鵝丘傳遞消息的行動都變得異常艱難。
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便是漢軍目前所掌握的最隱蔽、最可靠的情報渠道,也難以確保信息的安全傳遞。
目前漢軍與墨家之間那隱秘的關系,應當還處在異族勢力的情報盲區之中,他們對此應該一無所知。
甚至就連墨家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學派本身,其存在也被很多異族人認為是虛無縹緲的傳說。
在紛擾的塵世中,知曉墨家真正底蘊與實力的人,更是屈指可數。
漢軍中也只有幾名高級將領知曉,伍興也有嚴令,不得隨意向外人透露。
禽滑厘既然自稱為墨者,其行為舉止間流露出的那份從容與堅定,無疑為他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伍興輕輕抬手,做了一個虛引的姿勢,面帶微笑,語氣溫和地說道。
“先生,請到帳中詳談,我們邊品茶邊敘。”
禽滑厘聞言,禮貌性地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隨後便邁著穩健的步伐,跟隨著伍興與呂布,一同步入了帥帳之中。
一落座,禽滑厘便開門見山,道出此行的目的。
“我此番前來,乃是受張議潮大人所托,特地前來為伍大人傳遞一份重要的消息。”
伍興一听是張議潮的名字,神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連忙追問,語氣中難掩急切。
“張議潮?他此刻身在何處?可有具體的消息傳來?”
禽滑厘緩緩點頭,目光中流露出對張議潮深深的敬意,說道。
“張議潮大人目睹華人百姓長期遭受異族欺凌,心中悲憤交加,毅然決然地在上饒之地舉起了反抗的大旗。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戰斗,他已成功攻佔了周邊的六個縣城,麾下兵馬已壯大至數萬之眾,聲勢浩大,令人振奮。”
從禽滑厘的話語間,伍興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對張議潮的崇敬之情。
听完這番話,伍興不禁有些發懵,心中暗道︰張議潮行事如此雷厲風行,竟有如此魄力和能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伍興轉念一想,又感到一絲尷尬與壓力。
“難怪他遲遲沒有前來報到,原來是自己單干,而且干得似乎比我這個名義上的老大還要出色幾分。”
禽滑厘見狀,繼續補充道。
“張議潮大人一直渴望能與伍大人建立聯系,共謀大事。然而,由于倭人勢力強大,控制了雙方往來的道路,致使張大人數次派出的使者都未能成功抵達。無奈之下,他才拜托我,利用我的游俠之道,將這份至關重要的消息傳遞給伍大人。”
听到這里,伍興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量︰難怪近期倭人的攻勢如此猛烈,原來他們的後院已經起火,不得不急于求成,企圖通過快速征服來穩定局勢。
禽滑厘見狀,繼續說道。
“張議潮大人已確切得知伍大人在前線正與倭人主力陷入膠著之戰,形勢雖緊,但他已決定不顧一切,將于近日整備兵馬,揮師南下,誓要與伍大人並肩作戰,共克時艱。”
伍興听聞此言,心中一驚,隨即一陣後怕,他情不自禁地緊緊握住禽滑厘的手。
“先生此來,無異于拯救了數萬英勇的華人戰士生命!”
的確,兩軍各自為戰,缺乏協同,歷來是兵家之大忌,極易被敵方利用,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從而化整為零,逐一消滅。
在龍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戰役證明了這一點,即便是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兵力,一旦分散開來,也會陷入被動,甚至遭遇覆滅的命運。
明朝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彼時,明軍號稱四十七萬大軍,實則也有近十萬之眾兵力,而後金兵力不足六萬,處于絕對的數量劣勢。
然而,明軍卻因指揮不當,將兵力分散為四路,正中兵家大忌。
反觀後金,努爾哈赤采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集中兵力,逐個擊破,以少勝多,獲得了大勝。
反觀當下,上杉謙信麾下擁兵十余萬,本就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
若漢軍與張議潮的軍隊之間信息不暢,各自為營。
那麼上杉謙信完全有可能利用其兵力優勢,巧妙布局,實施分而治之的策略,將兩支華人軍隊逐一消滅。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上杉謙信會派遣如此龐大的兵力去封鎖交通要道,其真正目的,恐怕在于切斷兩支華人軍隊之間的聯系,使之無法形成合力,從而為其逐個擊破創造有利條件。
禽滑厘與伍興商定好了聯絡方法,之後就匆匆離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一旁靜靜觀察的呂布,目光深邃地目送禽滑厘那漸行漸遠的背影,直至其完全消失在視線之中。
伍興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轉頭向呂布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的意味。
“奉先,你對這位禽滑厘,是否有著想要親自下場與他一較高下的戰意呢?”
呂布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
“禽滑厘所走的,是一條游俠之道,那是他內心深處所堅守的道義與信念。而我呂布,所奉行的乃是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武將之道,我們的道路,本就截然不同。”
伍興听後,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感到困惑,于是進一步追問道。
“這游俠之道與武將之道,究竟有何本質的區別?”
呂布深吸一口氣,目光變得堅定而深邃,耐心地解釋起來。
“游俠之道,講求的是個人心中的道義與正義,他們戰斗是為心中的道義而戰。”
“而武將之道,則更為直接且殘酷,追求的是在戰場上取得勝利,殺死敵人,每一場戰斗都直面生死存亡。”
伍興听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即又提出了一個更為直接的問題,語氣中充滿了對呂布實力的好奇與期待。
“那麼,若是在戰場上真的與禽滑厘交手,奉先你認為你與他相比,誰會更勝一籌呢?”
呂布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眼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傲然說道。
“若真是在戰場之上,生死相搏,我呂布有信心在三招之內,便將他斬于馬下。”
伍興了然,俠客雖然也有武力,但練的卻不是戰場上硬踫硬殺敵的招數。
而是包括了很多輾轉騰挪的技巧。
這些技巧戰場廝殺無用,但卻極為適合突破潛入。
如果讓呂布去送信,恐怕他也只會騎上赤兔馬破陣而出。
俠客卻可以悄無聲息的穿過層層封鎖隱蔽潛入。
算是各有擅長吧。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