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怪不得山本宗會感到如此驚愕。
在夜晚的戰場上,騎兵的戰斗力會受到極大的削弱,尤其是速度方面。
戰馬實際是一種嬌貴的生物,在夜晚的視線受限和地形復雜的情況下,奔跑的速度往往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夜晚的黑暗,讓戰馬難以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況,即使是最微小的障礙物,也可能成為它們奔跑時的致命陷阱。
一旦戰馬在高速奔跑中踢到這些障礙物,就有可能失去平衡而摔倒。
而戰馬一旦摔倒,尤其是摔斷了腿,那麼對于騎兵來說,這匹戰馬就基本上等于廢了。
因為戰馬在戰場上是騎兵的生命線,失去了戰馬,騎兵的戰斗力將大打折扣。
因此,出于對戰馬的保護和戰斗力的考慮,騎兵在夜晚通常都會謹慎行事,避免快速飛奔。
他們更多地會依靠地形和夜色進行隱蔽和突襲,而不是像白天那樣依靠速度和沖擊力來取得優勢。
然而,呂布和他的騎兵隊卻似乎並不受這些限制。
他們不僅在夜晚敢于快速飛奔,而且速度之快,攻擊力之強,都讓山本中和他的倭人騎兵感到震驚和恐懼。
這得益于呂布所擁有的一項極為罕見的特殊屬性——【飛將】。
【特殊屬性一︰飛將率領騎兵部隊移動速度增加40,地形阻礙降低50)】
這個特殊屬性其實是由兩方面的卓越能力共同構成的。
首先,是呂布本身具備的超乎常人的視力。
他的雙眼仿佛能夠穿透夜色的迷霧,即使在夜晚光線昏暗、視線受阻的情況下,也能對奔跑前方的路況和障礙物看得一清二楚。
這種視力上的優勢,讓呂布在夜晚率領騎兵作戰時,能夠準確地判斷前方的情況,從而避免了許多潛在的危機。
其次,是呂布創造出的一套與其他騎兵快速溝通的獨特方法。
他不僅能夠迅速地將自己觀察到的路況和障礙物信息分享給其他騎兵,還能夠通過一系列簡潔明了的指令和手勢,指揮騎兵們靈活地規避這些障礙。
這種高效的溝通方式,使得呂布的騎兵隊能夠在夜晚保持高度的協同性和靈活性,從而以更快的速度奔跑,並在戰場上佔據先機。
在率領其他騎兵飛奔的途中,呂布就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領航員,他憑借著自己超凡的視力和高效的溝通能力,帶領騎兵們以驚人的速度穿越戰場,無論是崎嶇的山路還是復雜的平原,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呂布親自率領的精銳騎兵,在夜幕的掩護之下,猶如一群潛行于黑暗中的幽靈,其戰斗力在這一刻展現得令人難以置信。
月黑風高,蹄聲隆隆,呂布的騎兵部隊在夜色中仿佛被賦予了無邊的勇氣與力量,他們如同暗夜中的利刃,無聲卻致命。
此時,漢軍的騎兵部隊猶如一只饑餓已久的猛獸,緊緊咬住倭人騎兵的尾巴,毫不放松。
他們不僅速度快如閃電,而且攻勢凶猛,每一次沖鋒都如同野獸的撕咬,直取敵人要害。
倭人騎兵在這股如潮水般的攻勢面前顯得笨拙而無助,就像是草原上一只體型龐大卻行動遲緩的食草動物,面對靈活且凶猛的小型猛獸的攻擊,只能徒勞地掙扎,毫無招架之力。
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馬槊這一古老而強大的騎兵武器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馬槊,這種專為騎兵設計的武器,刃長1尺5寸,尖端兩面開刃,丙和壬雖然使用了成分不同的鋼材,但卻是一體鑄造而成,既鋒利又堅固。
既能進行迅猛的劈砍,又能實施致命的捅刺。
因為兩面開刃,劈出去之後不需要收刀再砍,左右橫掃就可以造成恐怖的殺傷。
是古代戰場上騎兵手中的終極殺戮機器。
如此強大的武器要說弱點的話,也就只有唯一的弱點——造價昂貴。
它的制造不僅需要技藝高超的鐵匠,還需大量的珍稀礦產作為原料,使得每一把馬槊都顯得尤為珍貴。
經過近一個月的辛勤勞作,上百名頂尖鐵匠才勉強打造出百余把這樣的武器,足見其制造難度之大,價值之高。
相比之下,倭人騎兵手中的武器就顯得遜色不少。
他們主要依賴長槍和馬刀進行作戰,這些武器在馬槊面前顯得非常無力。
長槍雖然在長度上佔有優勢,但在攻擊方式上卻過于單一,缺乏靈活性,很容易被漢軍騎兵利用速度和技巧進行格擋或規避。
而馬刀雖然靈活,但在馬槊這種重型武器的壓制下,更是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寸長一寸強,在戰場上才是絕對真理。
漢軍騎兵利用馬槊的長度優勢和從後方攻擊的戰術優勢,對倭人騎兵形成了完全的碾壓之勢。
他們的每一次沖鋒都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無情,倭人騎兵的防線在漢軍騎兵的猛攻下迅速崩潰。
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原本還試圖抵抗的倭人騎兵就已經完全失去了斗志,開始四散奔逃,整個戰場變得一片混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騎兵之間那激烈而殘酷的戰斗,不僅吸引了戰場上每一雙緊盯戰局的眼楮,更被處于中軍位置的上杉謙信敏銳地注意到了。
夜幕之下,倭人騎兵隊伍最初為了照亮前路,點燃了一些火把,使得他們的行動軌跡在黑暗中若隱若現,尚可辨認。
然而,隨著戰斗的白熱化,這些火把如同流星劃過夜空般逐一熄滅,戰斗的現場逐漸被濃厚的夜色吞噬,變得影影綽綽,難以窺清全貌。
目睹此景,上杉謙信不禁眉頭緊鎖,神情嚴峻。
他原本依據雙方兵力懸殊,自信滿滿地認為漢軍騎兵即便勇猛,也不敢輕易挑釁這十倍于己的敵人,只會采取游擊戰術,小規模騷擾。
然而,事實卻與他的預判大相徑庭,漢軍騎兵展現出了超乎想象的強悍與決心,不僅對數量上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倭人騎兵發起了毫不畏懼的沖鋒,而且攻勢凌厲,直指要害,大有要一舉擊潰10倍于己倭人騎兵的架勢。
上杉謙信,這位以武為痴、一生追求極致武藝的櫻花國傳奇名將,此刻面具下的雙眼閃爍著異樣的光芒,那是對強大對手的渴望,同時也帶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異樣情緒。
他口中不由自主地喃喃低語,仿佛在確認那個名字。
“呂……奉先!”
然而,身為三軍統帥,上杉謙信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不能僅憑一己之勇行事。
他必須坐鎮中軍,保持冷靜與鎮定,以穩定軍心,確保整體戰局的調度有序。
因此,盡管內心熱血沸騰,他仍克制著沖動,堅守中軍。
不久,局勢的惡化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被漢軍騎兵擊潰的倭人騎兵,如同驚弓之鳥,紛紛逃回本陣,他們的到來伴隨著令人沮喪的消息——騎兵隊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上杉謙信的臉色愈發陰沉,他深知,如果不出意外,由呂布親自指揮的漢軍騎兵隊,很快就會如同鋒利的刀刃,切入行軍中的倭人本陣,展開更加猛烈的襲擾與攻擊。
在這樣寂靜無聲、月色朦朧的深夜之中,一支行進中的軍隊若是突然間遭到了敵方騎兵迅猛而出其不意的打擊,其結果無疑將會是極其災難性的,可能會出現無數不可預知的狀況。
面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上杉謙信果斷抬起手臂,命令全軍立即停止前進,並迅速就地展開防御態勢。
上杉謙信的頭腦在飛速思考,在電光火石間默默地進行著各種可能性的推演與計算,權衡利弊。
片刻後,他迅速而精準地指揮著麾下的倭人軍隊,調整陣型。
即便是身為全軍統帥的上杉謙信本人,也毫不遲疑地取出了隨身攜帶的弓箭,緊緊握在手中。
並在數十名精銳護衛緊緊簇擁之下,驅馬走到了重新排列的陣型靠前位置。
“應該就是這里了吧?”
上山謙信銳利的目光望向深沉的黑暗之中,並舉起了手中精致的長弓。
上杉謙信的弓術確實非同凡響,他自幼便苦練此技,無數次地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對于自己的箭術,他有著無可動搖的自信。
喜歡國戰︰呂布拜我義父請大家收藏︰()國戰︰呂布拜我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